本周,有两起少年离家出走事件,牵动了宁波市民的心,寻人信息也一度霸占朋友圈。所幸经历波折后,两个男孩都平安回家。事情虽已平息,但很多人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
家是港湾,应该是最不愿意分离的地方。是什么让年少的孩子离了家?是什么让美满的家庭失了色?面对潜在的“危险信号”,父母又该如何与孩子对话?昨天下午,记者邀请多名专家探讨此事,他们在学生心理、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等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他们同样为人父母,一样在与孩子的“不完美”关系中纠结、学习和进步。
在专家们看来,孩子离家出走,各方面都需要深刻反思,唯独不能责怪孩子。
事件回顾
开学不久 两名少年先后离家出走
事件A
9月16日早上6点半,家住鄞州某小区的一对夫妇惊觉,13岁的儿子不见了踪影。小区监控显示,孩子于当日凌晨5点半离开了小区,随身只带了一个黑色的小包。这对夫妇回忆,15日晚上,孩子拿着手机看小说,未能按时完成作业,便批评了他,但并未骂他,更没打他。
18日上午10点多,经过多方的努力,离家少年在海曙青林湾附近被找到。在外逗留了两天两夜后,孩子终于平安回了家。
事件B
9月17日早上,镇海一名14岁学生不知去向。校门口监控显示,这个男孩被父亲送到校门口后,并未进入学校,而是离开了。
孩子的父亲称,儿子学习成绩不太理想,有点厌学,平日喊他起床就得叫十几遍。17日早上,儿子又拖拖拉拉,父亲有些心急,便骂了几句,又打了一下儿子的肩膀。
19日早上,孩子的母亲通过QQ里的一款游戏联系上了儿子。一个小时后,父母在鄞州天童北路附近找到了儿子,幸好平安。
专家热议
与青春期孩子相处,“三种话”应该这么说
接受记者采访时,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研究室主任史耀芳恰好在忙一项青春期孩子的心理调研。
他说,当下整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宁波同样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研究、普及这方面的内容。目前,教师培训有所加强,每年都有大量教师接受专业的心理学通识教育。然而,家庭教育依然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
史主任认为,孩子离家出走的事件虽为偶发,但存在不少共性。在时间上,多发生在开学前后、期末测试前后;从根源上,多与学校、家长有关,主要矛盾集中在学习方面。
依照权威解读,有些女孩在10周岁左右(小学高段)便进入青春期,男孩多为初中阶段。青春期的典型情绪是冲动。史主任说,家长已不再适合用“骂”的方式与青春期孩子沟通,更不能动手打人。
孩子为什么会出走?换句话说,为何会有偏激的行为?史主任说,大量的案例显示,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父母自身性情欠佳,脾气不好,本身存在一定的心理缺陷,从而导致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二是亲子关系紧张,亲子沟通基本上处于割裂状态,尤其是父亲和孩子的关系;三是有些家长对孩子提出了不适当的要求,若孩子无法达到,立马横加指责。
与青春期孩子相处,史主任的沟通诀窍是:“重”话少说;批评的话当作建议(鼓励)来说;“都是为了你好”这种话不说。
没有“突然”的离家出走,要学会“真正看见”孩子
家长可能会疑惑,孩子一直都好好的,为何“突然”就离家出走了呢?
宁波市心理援助协会副会长周维一开口就否定了这种说法。在她看来,孩子表现出来的异常,从来都是有一个积累过程的,是人际关系冲突处理不恰当积累而成的“果”。
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对立,有些孩子用“离家出走”来表达,有些用“不愿上学”来表达,有的还会用“身体不适”来直接表现。换一个说法,当学校、家庭的功能无法满足孩子的需求时,他/她所选择的方式就是逃离,并选择新的可支撑、包容他/她的港湾。从这个角度讲,或许不能说是孩子离家出走,而是“家先离了孩子”。
周维副会长举例说,不少进行心理咨询的孩子在填写“在家的状态”时,往往描述为“经常一个人在家”。事实上,父母明明都在家,明明都对孩子很好,但孩子心中却感到一种孤岛般的寂寞。有孩子说,父母看不到自己,动不动就“把天聊死了”,久而久之,家便成了冷寂之地。
针对这种“断链”,周维的建议是陪伴和倾听,最重要的是真正去“看见”和“听见”孩子。比如孩子成绩下滑,他在进家门前,内心早已责备了自己的无能,渴望家人能“看到”自己的心情,并支持和包容。然而,孩子碰到的往往是家长的进一步指责,这对孩子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从学校和家庭都感受不到温暖。
周维还提到了家长的集体焦虑,她举了自己的例子。周末带着读高三的孩子出门散步,走着走着她就觉得挺浪费学习时间,便对孩子说,“下午放松过了,晚上要抓紧做作业。”直到孩子提醒她,这已是短时间内她第二遍说起了,她才发现自己下意识焦虑了。所以,周维也以母亲的身份建议家长,自己能承受多少喜怒哀乐(涵容能力有多强),孩子亦同。
我们工作、学习如此优秀,为何不去钻研如何当好父母?
如今离家出走的孩子,家庭未必破碎,父母可能优秀,教育一贯重视。为什么还要离家出走?和周维的观点一致,宁波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校长陆琦认为,孩子们的身边缺乏认真听他们说话的人。
在学校里,每一个老师要关注太多的孩子,确实会管不过来。以新城第一实验学校为例,全校有近千名学生,每天都有20多个学生去心理咨询室找老师聊天,很多时候他们只是有点小情绪,纯粹想找能够“听懂”他们的人聊聊。
而一些父母在家里扮演的是老师的角色,家作为港湾的特性由此被削弱了。不少家长觉得,不管还好,一管孩子就出事,“那是因为他们不会正确地去管。”陆琦校长说,很多成年人在自己的工作、学习方面都很投入,表现也很优秀,却不愿意静下心来钻研家庭教育,去学习如何当好父母,“学开车都要两三个月,何况是当家长?”家庭教育早就是一门专业的学科,却鲜有人去钻研。
对孩子的教育,陆琦认为现在的成年人普遍存在三个误区:常感慨“养出了”,事实上是在习惯上放手过晚,在精神上放手过早,孩子在不同阶段有变化,自己却没能给予相应的精神呵护;常感慨“当年勇”,事实上祖辈养育自己的教育观念早已陈旧不堪,跟不上时代的需求;常感慨“世道太坏,环境太烂”,事实上大环境不过是增加了人改变的难度,但并不代表不用去改变。
陆琦说,孩子离家出走,学校、家长、社会、制度都需要反思,唯独不能责怪的,就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