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为期近两个月的第十一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落下帷幕,宁波队取得33金、41银、21铜的骄人战绩,金牌榜位列全国第2(与山东并列),继续高位突破,续写辉煌。
高度重视,彰显综合实力
大赛点亮人生,技能成就梦想。宁波在2003年就开始举办全市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确定了“理念引领,崇尚技能,面向人人,赛训结合,全面提高”的指导思想。宁波作为计划单列市单独组队,与其它30多个省级、直辖市、自治区代表队同台竞技,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彰显了宁波职业教育的综合实力。
我市对这一赛事高度重视,今年大赛期间,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朱达出席了在我市举办的工业产品设计与创客实践赛项开幕式并讲话,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局长黄志明,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副局长张建国专程前往天津赛场指导观摩。在市教育局职教处和职成教教研室的统筹下,各参赛队伍之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构筑了扎实的保障体系。
面向人人,凸显价值引领
2018年的大赛共设天津主赛区和吉林、江苏、宁波等22个分赛区,中、高职共设常规赛项74个大项、行业特色赛项8个,参赛选手逾万人。宁波中职军团选派了24所学校191名学生参加了10大类32个项目的比赛,比赛呈现出宁波特色。
突出面向人人,扩大参与面。参赛学校覆盖了所有区、县(市),宁波中职学校学校参与率达80%,金牌覆盖率近80%,在宁波队参加的101个赛项中共获得了95块奖牌,获奖率高达94%。
突出“工匠精神”,强调过程育人。在每一个方案的制定、每一个产品的完善、每一个动作细节的揣摩上,指导教师和选手们共同研讨,反复斟酌,确保分毫不差。
突出统筹协调,提高竞争力。充分发挥“学-赛-训”互促机制,筑本强基,强化大赛对学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引领作用;调整战略布局,从市赛——省赛——国赛,层层选拔,强化研训,不断提高参赛选手的综合素养,在积累优势的基础上培育新的增长点。
多方联动,构筑质量体系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也是区域职业教育质量的综合比拼。宁波通过学-赛-研-训的互促机制,形成了富有宁波地方特色的专业技能教学体系,盘活了技能大赛和课程改革整局“棋”,有效达成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的同步提高。近年来,依托国家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试验区建设,我市初步形成了集行政统筹、教研指导、行业参与、学校推进、学生实施、技术保障于一体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体系“宁波样本”。
为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宁波职业教育紧贴地方产业需求,服务区域“智能制造”。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大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打造了一支有本事、有情怀、有胸怀的教师队伍,喊响了“今天考不上北大、清华,明天照样是国家栋梁”的时代口号,努力为国家和地方培育时代工匠、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