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这些紫云英翻耕到土壤中,可以代替化肥增加土壤的肥力。”连日来,松阳县叶村乡岱头村村民们正忙着进行生态复垦,唤醒“沉睡”多年的土地。
近年来,松阳县大打生态农业牌,推出《松阳全县域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工作行动计划》,鼓励农民通过种养结合方式发展高品质的生态精品现代农业,许多本地农户和外地工商资本纷纷回归或走进田园乡村,重拾荒废了多年的土地,积极挖掘农耕文化,擦亮生态底色。
岱头村在前几年创办了松阳县玉穗水稻专业合作社,抓住人们对生态农产品需求的现状,将以往种植吊瓜的土地改种了高山生态水稻,不用化肥、农药、转基因种子。去年种植的15000公斤生态大米,以批发价每公斤24元和零售价每公斤40元的价格,被抢购一空。良好的销路让他们信心大增,将目光对准了村里荒废多年的闲置土地。
之前,由于外出务工村民多、交通不便等原因,许多田地和山林逐渐被人们遗忘,成了闲置荒地。去年年底,岱头村选取了50亩荒地,种上了紫云英等天然肥料用于恢复土壤肥力,到了今年耕种时节,这50亩土地已完全具备了种植条件。
“加上今年我们复垦的50亩闲置土地,现在一共有150亩高山生态水稻种植面积。”岱头村党支部书记叶周富说,目前全村常住的60多户农户通过土地入股等方式,已经全部参与到合作高山水稻种植中,接下来,村里会继续复垦更多的闲置土地。
在本地农户积极“复苏”闲置土地之余,外地工商资本也看准松阳的生态优势,扎根松阳乡土,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去年,来自杭州的郑国健看中了大东坝镇内大阴村独特的生态条件,800米海拔,气温比外面低5摄氏度左右,病虫害少。郑国健从农户手中流转了180亩已经荒废20多年的土地,计划分三期复垦,目前已经复垦了115亩土地。
在已经复垦的土地上,郑国健以种养结合的模式发展生态精品农业,种植五谷杂粮、中草药以及果苗,并养殖鸭、鹅等家禽,打造产销合一的生态农业基地。
对于未来的发展,郑国健充满信心:“除了继续复垦剩下的土地,我们还将和本地村民一起谋划民宿、餐厅等,打造一个游客与原住民共享的生态景区。”
据了解,截至目前,松阳县已新增新品油茶林4296亩、香榧林2000亩,今年计划新增中草药400亩、生态水稻4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