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的陶良根最近很忙。作为新仓供销合作社的一名退休员工,他领受着平湖市委市政府赋予的一项重要任务——编纂《“新仓经验”与时代的结合》一书。“大纲已经确定下来了,还有很多细节要推敲打磨。时间紧、任务重。明年就是毛主席批示‘新仓经验’65周年,在这之前要完成。”
1955年,毛泽东同志对《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书中摘录的《平湖县新仓乡订立结合合同的经验》一文作出重要批示:“供销合作社和农业生产合作社订立结合合同一事,应当普遍推行。”“新仓”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突然之间红遍大江南北。
60多年来,“新仓经验”不仅成为激励当地人锐意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动力,也走出平湖,成为浙江乃至全国的学习样本。
【画里景】
“新仓经验”是永不褪色的“金名片”
依水成街、沿水筑屋、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新仓老街便处处回响着历史的余音。
这里的建筑风貌大多属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步入老街犹如穿越回了“芳华”岁月。“新仓经验”是这个小镇永不褪色的“金名片”。当地科学编制了《新仓集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因地制宜的“1955小镇”整治总体定位充分展现颇具“年代感”的建筑历史风貌、文化元素。按照“修旧如旧,传承历史文化,重现原始风貌”的改造原则,添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活元素,新仓在集镇改造中,建设了1955节点、塘坊浜节点、金沙西路节点,留下浓浓乡愁,让老集镇的回忆成为新城区的风貌。
新仓老街还“身处”在一条精品绿道骑行线路上,很受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的喜爱。沿着芦川公园绿道、疏港公路绿道、盐船河绿道这一条线路,途中可以参观毛泽东同志新仓经验批示展示馆、感悟法华寺禅修文化,再到新庙特色街享受工厂店购物的快感,深度体验小镇的前世今生。
村村都有环村绿道,甚至通到了隔壁的上海。绿道不仅将新仓镇域内的景点连接起来,还发挥其经济功能,产生强大的“绿道效应”。新仓人的社交、休闲、生活方式、收入来源等都因此发生改变。这是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实践成果,也彰显了新仓加快建设“全面小康标杆镇”、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决心。
【话变化】
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步 以“经验”锻造“精神”
“土地流转了以后,我的那些老兄弟田都不用种了,空下来跳跳舞、钓钓鱼、走走绿道,每个月还有保障拿。现在农村环境好啊,房子都改造好的,没有危房了,河里的水也干净,河道边的绿化都统一弄起来,还建了长廊、凉亭,公共厕所都配上了高科技,还有音乐放的。我们村里还有一片草坪,常年绿油油的,现在是一个婚纱照拍摄基地。”尽管在城里买了房,但陶良根还是经常回镇上看看,“这样的日子才叫潇洒啊。”
陶良根是土生土长的新仓人,不仅是小镇荣光的见证者,也是创新与发展“新仓经验”的推动者之一。
1976年,陶良根从浙江商业学校毕业。同届的6个同学中只有他被分配到当时已经“走红”全国的新仓供销合作社。与开创“新仓经验”的前辈们一起共事,陶良根回想起来,激动之情仍溢于言表。
“他们的为农服务观念特别好,对我的影响很大。”陶良根举了一个例子,“大热天,蚕农来卖茧子,我们茧站的站长像迎接客人一样,给他们准备好毛巾、茶水,还搭了棚给蚕农休息。价格上也立在公正的角度,不是毛估估的,按照干壳计量。他经常说,我们麻烦一点不要紧,哪怕一点点,也要计量。我们是为农服务的,农民的事情,就是我们的事情。”在这样日常点滴的细节里,年轻的陶良根慢慢清晰了“新仓经验”为何能走向全国的原因。
新仓供销合作社成立于1950年,是当时平湖第一个基层供销社。在物资严重短缺的年代,为了扶持和推动农业生产发展,新仓供销社在全国供销社系统开先河,与农业生产合作社订立将农资供应和农产品收购结合起来的结合合同。
“头两年是实行订购单,农户有多少卖给我们多少,到了1952年底,开始签购销结合合同了,就是供给你多少,你要卖给我多少,你卖猪,我供给你饲料。当时细致到小农具也要签订合同。”这个经验,被当时下乡蹲点调研的浙江省供销社农资经营处的张德喜发现。他总结成文,发表在1955年3月4日出刊的《浙江农村工作通讯》49期上,标题是《平湖县新仓乡订立结合合同的经验》。
同年,毛泽东同志将此文编入《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将原文标题改为《供销合作社和农业生产合作社应当订立结合合同》,并作出批示,由此,“新仓经验”在全国产生强烈反响。
结合合同不是简单的一张纸,其背后是一颗懂农民的心。组建庄稼医院、引进外省市连锁超市、创办村级综合服务社、成立新农村资金互助社、成立农合联……以批示为动力,60多年来,新仓在为农服务的征途上不断拓展与深化“新仓经验”的内涵,形成了服务生产、供销、信用的全方位、立体式为农服务体系。
比如,借助“互联网+”,构建线上线下一体、仓储物流协同、田间餐桌直通的现代供销模式。
又如,在村级综合服务社,村民不仅可以获取充足的生产与生活资料,还能享受便利的医疗与文化服务,甚至依托综合服务社的进货网络,把自家的农产品销售出去。
“以前我们说服务‘三农’,现在说乡村振兴,不管以怎样的形式搭建了什么样的平台,‘新仓经验’锻造出的‘新仓精神’能够历久弥新,其根源在于始终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步。”陶良根说,“我们是亲历者也是受益者。”
【画外音】
乡村振兴先行区 阔步奔向全面小康
当下的新仓,正紧紧围绕“全面小康标杆镇”的总目标,以“产乡融合”作为创新发展“新仓经验”的着力方向,推动更高层次上的跨界融合,让小镇“实力更强、活力更显、农民更富、环境更美、治理更优”。
从2017年开始,一场针对环境“脏乱差”的全域整治全面升级了新仓的颜值与气质。环境的脱胎换骨成为小镇最大的吸引力。
杉青港临沪花卉产业园、嘉兴后花园农业生态园、欣奇小镇科技农业观光园等一大批项目纷至沓来;芦川文化节、石路桃花节、白鱼望娘节等民俗文化活动,又开辟出农旅文结合的新路径;以“农民学堂”为主阵地,扎实推进人才兴农行动计划,实现着为农服务的再升级……
今年3月,新仓被纳入浙沪“田园五镇”乡村振兴先行区建设,与广陈镇以及上海金山区廊下镇、吕巷镇、张堰镇共同签署了《长三角“田园五镇”乡村振兴先行区五镇联盟共建协议》。未来,“田园五镇”将共同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共同推进环境面貌新提升、共同营造文明和谐新风尚、共同构筑乡村治理新格局,携手打造高质量的乡村振兴先行区,阔步奔向全面小康。
68岁的陶良根最近很忙。作为新仓供销合作社的一名退休员工,他领受着平湖市委市政府赋予的一项重要任务——编纂《“新仓经验”与时代的结合》一书。“大纲已经确定下来了,还有很多细节要推敲打磨。时间紧、任务重。明年就是毛主席批示‘新仓经验’65周年,在这之前要完成。”
1955年,毛泽东同志对《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书中摘录的《平湖县新仓乡订立结合合同的经验》一文作出重要批示:“供销合作社和农业生产合作社订立结合合同一事,应当普遍推行。”“新仓”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突然之间红遍大江南北。
60多年来,“新仓经验”不仅成为激励当地人锐意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动力,也走出平湖,成为浙江乃至全国的学习样本。
【画里景】
“新仓经验”是永不褪色的“金名片”
依水成街、沿水筑屋、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新仓老街便处处回响着历史的余音。
这里的建筑风貌大多属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步入老街犹如穿越回了“芳华”岁月。“新仓经验”是这个小镇永不褪色的“金名片”。当地科学编制了《新仓集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因地制宜的“1955小镇”整治总体定位充分展现颇具“年代感”的建筑历史风貌、文化元素。按照“修旧如旧,传承历史文化,重现原始风貌”的改造原则,添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活元素,新仓在集镇改造中,建设了1955节点、塘坊浜节点、金沙西路节点,留下浓浓乡愁,让老集镇的回忆成为新城区的风貌。
新仓老街还“身处”在一条精品绿道骑行线路上,很受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的喜爱。沿着芦川公园绿道、疏港公路绿道、盐船河绿道这一条线路,途中可以参观毛泽东同志新仓经验批示展示馆、感悟法华寺禅修文化,再到新庙特色街享受工厂店购物的快感,深度体验小镇的前世今生。
村村都有环村绿道,甚至通到了隔壁的上海。绿道不仅将新仓镇域内的景点连接起来,还发挥其经济功能,产生强大的“绿道效应”。新仓人的社交、休闲、生活方式、收入来源等都因此发生改变。这是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实践成果,也彰显了新仓加快建设“全面小康标杆镇”、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决心。
【话变化】
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步 以“经验”锻造“精神”
“土地流转了以后,我的那些老兄弟田都不用种了,空下来跳跳舞、钓钓鱼、走走绿道,每个月还有保障拿。现在农村环境好啊,房子都改造好的,没有危房了,河里的水也干净,河道边的绿化都统一弄起来,还建了长廊、凉亭,公共厕所都配上了高科技,还有音乐放的。我们村里还有一片草坪,常年绿油油的,现在是一个婚纱照拍摄基地。”尽管在城里买了房,但陶良根还是经常回镇上看看,“这样的日子才叫潇洒啊。”
陶良根是土生土长的新仓人,不仅是小镇荣光的见证者,也是创新与发展“新仓经验”的推动者之一。
1976年,陶良根从浙江商业学校毕业。同届的6个同学中只有他被分配到当时已经“走红”全国的新仓供销合作社。与开创“新仓经验”的前辈们一起共事,陶良根回想起来,激动之情仍溢于言表。
“他们的为农服务观念特别好,对我的影响很大。”陶良根举了一个例子,“大热天,蚕农来卖茧子,我们茧站的站长像迎接客人一样,给他们准备好毛巾、茶水,还搭了棚给蚕农休息。价格上也立在公正的角度,不是毛估估的,按照干壳计量。他经常说,我们麻烦一点不要紧,哪怕一点点,也要计量。我们是为农服务的,农民的事情,就是我们的事情。”在这样日常点滴的细节里,年轻的陶良根慢慢清晰了“新仓经验”为何能走向全国的原因。
新仓供销合作社成立于1950年,是当时平湖第一个基层供销社。在物资严重短缺的年代,为了扶持和推动农业生产发展,新仓供销社在全国供销社系统开先河,与农业生产合作社订立将农资供应和农产品收购结合起来的结合合同。
“头两年是实行订购单,农户有多少卖给我们多少,到了1952年底,开始签购销结合合同了,就是供给你多少,你要卖给我多少,你卖猪,我供给你饲料。当时细致到小农具也要签订合同。”这个经验,被当时下乡蹲点调研的浙江省供销社农资经营处的张德喜发现。他总结成文,发表在1955年3月4日出刊的《浙江农村工作通讯》49期上,标题是《平湖县新仓乡订立结合合同的经验》。
同年,毛泽东同志将此文编入《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将原文标题改为《供销合作社和农业生产合作社应当订立结合合同》,并作出批示,由此,“新仓经验”在全国产生强烈反响。
结合合同不是简单的一张纸,其背后是一颗懂农民的心。组建庄稼医院、引进外省市连锁超市、创办村级综合服务社、成立新农村资金互助社、成立农合联……以批示为动力,60多年来,新仓在为农服务的征途上不断拓展与深化“新仓经验”的内涵,形成了服务生产、供销、信用的全方位、立体式为农服务体系。
比如,借助“互联网+”,构建线上线下一体、仓储物流协同、田间餐桌直通的现代供销模式。
又如,在村级综合服务社,村民不仅可以获取充足的生产与生活资料,还能享受便利的医疗与文化服务,甚至依托综合服务社的进货网络,把自家的农产品销售出去。
“以前我们说服务‘三农’,现在说乡村振兴,不管以怎样的形式搭建了什么样的平台,‘新仓经验’锻造出的‘新仓精神’能够历久弥新,其根源在于始终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步。”陶良根说,“我们是亲历者也是受益者。”
【画外音】
乡村振兴先行区 阔步奔向全面小康
当下的新仓,正紧紧围绕“全面小康标杆镇”的总目标,以“产乡融合”作为创新发展“新仓经验”的着力方向,推动更高层次上的跨界融合,让小镇“实力更强、活力更显、农民更富、环境更美、治理更优”。
从2017年开始,一场针对环境“脏乱差”的全域整治全面升级了新仓的颜值与气质。环境的脱胎换骨成为小镇最大的吸引力。
杉青港临沪花卉产业园、嘉兴后花园农业生态园、欣奇小镇科技农业观光园等一大批项目纷至沓来;芦川文化节、石路桃花节、白鱼望娘节等民俗文化活动,又开辟出农旅文结合的新路径;以“农民学堂”为主阵地,扎实推进人才兴农行动计划,实现着为农服务的再升级……
今年3月,新仓被纳入浙沪“田园五镇”乡村振兴先行区建设,与广陈镇以及上海金山区廊下镇、吕巷镇、张堰镇共同签署了《长三角“田园五镇”乡村振兴先行区五镇联盟共建协议》。未来,“田园五镇”将共同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共同推进环境面貌新提升、共同营造文明和谐新风尚、共同构筑乡村治理新格局,携手打造高质量的乡村振兴先行区,阔步奔向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