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变废为宝” 海盐绿能环保项目“落成记”
2019-06-14 07:50:23
来源: 嘉兴日报 丁 辉

  6月中旬的海盐经济开发区,海风习习、天朗气清。依城傍海处,一座现代化的美丽工厂赫然矗立,其内绿树成荫、流水潺潺。这座美丽工厂,便是近期建成投产的海盐绿能环保项目。

  “垃圾焚烧厂也可以建设得很生态、很环保!”5月7日,在实地走访考察海盐绿能环保项目后,嘉兴市委书记张兵为这一项目的集成化、协同化、资源化、生态化的特点频频“点赞”。

  “如此看来,垃圾真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5月28日,在海盐绿能环保项目采风时,来自中央、省、市媒体采访团的记者们表示叹为观止、耳目一新。

  一期项目每天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800吨,对工厂内外空气质量“零”影响,基本解决海盐生活垃圾处理问题……这些,便是海盐绿能环保项目的成绩单,更是海盐县委县政府向50万海盐人民交出的“民生答卷”。

  “无处安放”的生活垃圾

  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然而,就在这日复一日的垃圾制造过程中,许多城市已经不堪垃圾重负。

  将时间的指针回拨,过去多年来,海盐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尴尬困境。数据显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海盐的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2007年,海盐全县生活垃圾日产生量是212.78吨。这一数字到2016年,已经增长到494.59吨。10年时间,垃圾产生量已然翻倍!

  生活垃圾产生量越来越大,而垃圾处置的“出路”却越来越窄。此前,海盐处置生活垃圾的方式主要有垃圾减量、外运焚烧和卫生填埋三种。

  垃圾减量方面,2017年年初,海盐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分类,虽然减少了20%的垃圾量,但每天仍有400吨左右的垃圾需要处理,垃圾减量仅仅是减缓了垃圾增长量,对全县生活垃圾处置来说还是“治标不治本”。

  外运焚烧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海盐周边县(市、区)自身产生的生活垃圾也逐渐增多,各地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处置能力“告急”。海盐外运生活垃圾的难度越来越大,不得不面对生活垃圾无处可去的艰难处境。

  而卫生填埋这种处理方式,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且渗滤风险很大,极易造成二次污染。而海盐阁老山垃圾应急填埋场的处置能力已接近饱和,已无法承受逐年增长的垃圾产生量。随着城市的发展,再建设新的填埋场基本不可能,推动垃圾无害化处置迫在眉睫。

  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去年6月,海盐县委县政府痛定思痛,启动了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即今天的海盐绿能环保项目。

  项目“背后”的群众路线

  “民生项目,自然要以民为本。”在海盐绿能环保项目上马前,海盐县委有关负责人就下达了如此“指令”,要求在项目立项、建设、后续监管等各个方面,让海盐市民百姓全程参与,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事实上,项目启动之初,为了海盐的发展大局,大部分群众支持该项目的建设,但同时也有不少“不明真相”的群众,对项目提出了各种担忧和质疑:“真的是环保无污染?”“对空气质量会不会有影响?”“项目后续监管能否达到要求?”

  面对质疑和不解,海盐县委县政府初心不改,通过召开一场场项目座谈会,开展一次次走村入户,组织一批批群众外出实地参观,消解群众的疑虑,争取群众对该项目的支持和理解。

  在重大民生项目座谈会上,海盐四套班子领导分别在下班时间,来到海盐经济开发区的会议室,与当地群众面对面,答疑解惑、坦诚交流。通过县领导33场座谈会的耐心解答和坦诚交流,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到项目建设的“支持方阵”之中。

  在开展党员干部走村入户时,海盐县四套班子、部门、镇(街道)的领导干部,分别带队,一次次走进群众家中,宣传项目建设初衷、答复百姓疑虑,使群众看到了政府为民办事的诚意,也深刻理解了项目建设是“为了谁”。

  “垃圾肯定是要产生的,一定要处理好,老百姓也是理解和支持的。”“我们认识到‘垃圾围城’的现状,垃圾处置是为民实事工程。我相信依靠现代技术确实能够科学、高效地处理垃圾,关键是政府一定要落实好监督管理,确保不污染环境。”“海盐人的垃圾要海盐自己解决,建造垃圾焚烧厂是为人民做的事。”……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走访座谈之后,海盐还先后组织27批次群众代表共7175人次,远赴江苏常州,到光大环保能源(常州)有限公司了解垃圾运输、密封发酵、燃烧发电等垃圾焚烧发电全过程,以及项目建设、生产工艺、处理成本以及炉渣、烟气、渗滤液、飞灰处理等情况。

  在实地参观后,海盐百姓对垃圾焚烧发电有了更多的认识。

  “我看常州的垃圾焚烧项目,像公园一样,不冒烟,无臭味,而且它还建在城市中心,附近有10万居民。如果这样的话,海盐造这个项目肯定也没问题,关键是项目的质量一定要保证。”

  “之前对垃圾焚烧不了解,参观常州项目后发现四周环境这么好,对边上老百姓生活也没有影响。海盐要建垃圾焚烧厂,希望政府能够多听听群众意见,组织我们多看看,建立好的监督机制。”

  一年后的今天,海盐绿能环保项目建成运行,印证了县四套班子领导当时的承诺,完成了进村入户党员干部描绘的愿景,也让海盐从“学习者”变身为“传道者”。

  神奇的“变废为宝”法

  走进已建成投产的海盐绿能环保项目,几座海洋馆般的建筑映入眼帘,这与想象中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相去甚远。再走进去,可以看到工厂院墙内绿树成荫、流水潺潺,几眼喷泉射向蓝天,散落的水雾轻拂脸上,使人感到一丝初夏的凉爽。

  在该项目中央控制室,墙上的监控终端大型LED显示屏,让人惊叹于科学技术的神奇魅力——正在焚烧垃圾的锅炉内烈火熊熊,从垃圾仓、投料口到出渣口的实时状况在这里均一览无遗。在该项目垃圾吊控制室,只见几台大八爪鱼似的机械手正在忙忙碌碌,有节奏地将成吨的生活垃圾填入高温焚化炉中,负压环境下,现场没有一丝异味。

  “每个机械手一次性抓投,就可以处理掉5吨的生活垃圾。”项目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称,在完全密闭的空间内,机械手将生活垃圾抓投至焚烧锅炉内,然后经焚烧转化为电能,可以说是“‘吃’进去的是垃圾,‘吐’出来的是电”,从而实现“变废为宝”。此外,垃圾经过处理后,20%作为水过滤,20%变成炉渣,经过综合处理后,还可被用作建筑材料。

  据了解,该项目包含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配套飞灰填埋和餐厨垃圾综合处理三部分内容,规划占地面积189亩,总投资6.8亿元。项目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一期工程、餐厨垃圾综合处理一期工程已投入运行。当前,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日处理规模为800吨,平均每吨垃圾可产出绿色电能500千瓦时左右,每年可消耗生活垃圾约29万吨,发电约1.5亿千瓦时,所发电量可供7万余户家庭使用。

  生活垃圾成分复杂,高温焚烧往往会产生臭气。而在海盐绿能环保项目现场,却闻不到一丝异味,原因何在?“关键就在于我们采用的负压环境。”该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使垃圾储存仓臭气不外溢,垃圾坑采用全密闭式设计,并使垃圾坑和卸料大厅处于负压状态,“如此一来,臭气就不会外泄。”

  据介绍,目前该项目运行良好,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排放指标均达到设计标准,高于欧盟(2010)标准和国标(2014)标准。而在项目入口处,一块LED电子显示屏实时更新着项目及周边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炉温等指标数据,项目周边当前的空气质量如何,老百姓一目了然。


标签:海盐;环保项目;垃圾;生活垃圾;经济开发区;群众;变废为宝
编辑:方涛
精彩推荐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版权所有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嘉兴  正文

生活垃圾“变废为宝” 海盐绿能环保项目“落成记”
2019-06-14 07:50:23 来源: 嘉兴日报 丁 辉

  6月中旬的海盐经济开发区,海风习习、天朗气清。依城傍海处,一座现代化的美丽工厂赫然矗立,其内绿树成荫、流水潺潺。这座美丽工厂,便是近期建成投产的海盐绿能环保项目。

  “垃圾焚烧厂也可以建设得很生态、很环保!”5月7日,在实地走访考察海盐绿能环保项目后,嘉兴市委书记张兵为这一项目的集成化、协同化、资源化、生态化的特点频频“点赞”。

  “如此看来,垃圾真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5月28日,在海盐绿能环保项目采风时,来自中央、省、市媒体采访团的记者们表示叹为观止、耳目一新。

  一期项目每天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800吨,对工厂内外空气质量“零”影响,基本解决海盐生活垃圾处理问题……这些,便是海盐绿能环保项目的成绩单,更是海盐县委县政府向50万海盐人民交出的“民生答卷”。

  “无处安放”的生活垃圾

  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然而,就在这日复一日的垃圾制造过程中,许多城市已经不堪垃圾重负。

  将时间的指针回拨,过去多年来,海盐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尴尬困境。数据显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海盐的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2007年,海盐全县生活垃圾日产生量是212.78吨。这一数字到2016年,已经增长到494.59吨。10年时间,垃圾产生量已然翻倍!

  生活垃圾产生量越来越大,而垃圾处置的“出路”却越来越窄。此前,海盐处置生活垃圾的方式主要有垃圾减量、外运焚烧和卫生填埋三种。

  垃圾减量方面,2017年年初,海盐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分类,虽然减少了20%的垃圾量,但每天仍有400吨左右的垃圾需要处理,垃圾减量仅仅是减缓了垃圾增长量,对全县生活垃圾处置来说还是“治标不治本”。

  外运焚烧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海盐周边县(市、区)自身产生的生活垃圾也逐渐增多,各地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处置能力“告急”。海盐外运生活垃圾的难度越来越大,不得不面对生活垃圾无处可去的艰难处境。

  而卫生填埋这种处理方式,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且渗滤风险很大,极易造成二次污染。而海盐阁老山垃圾应急填埋场的处置能力已接近饱和,已无法承受逐年增长的垃圾产生量。随着城市的发展,再建设新的填埋场基本不可能,推动垃圾无害化处置迫在眉睫。

  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去年6月,海盐县委县政府痛定思痛,启动了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即今天的海盐绿能环保项目。

  项目“背后”的群众路线

  “民生项目,自然要以民为本。”在海盐绿能环保项目上马前,海盐县委有关负责人就下达了如此“指令”,要求在项目立项、建设、后续监管等各个方面,让海盐市民百姓全程参与,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事实上,项目启动之初,为了海盐的发展大局,大部分群众支持该项目的建设,但同时也有不少“不明真相”的群众,对项目提出了各种担忧和质疑:“真的是环保无污染?”“对空气质量会不会有影响?”“项目后续监管能否达到要求?”

  面对质疑和不解,海盐县委县政府初心不改,通过召开一场场项目座谈会,开展一次次走村入户,组织一批批群众外出实地参观,消解群众的疑虑,争取群众对该项目的支持和理解。

  在重大民生项目座谈会上,海盐四套班子领导分别在下班时间,来到海盐经济开发区的会议室,与当地群众面对面,答疑解惑、坦诚交流。通过县领导33场座谈会的耐心解答和坦诚交流,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到项目建设的“支持方阵”之中。

  在开展党员干部走村入户时,海盐县四套班子、部门、镇(街道)的领导干部,分别带队,一次次走进群众家中,宣传项目建设初衷、答复百姓疑虑,使群众看到了政府为民办事的诚意,也深刻理解了项目建设是“为了谁”。

  “垃圾肯定是要产生的,一定要处理好,老百姓也是理解和支持的。”“我们认识到‘垃圾围城’的现状,垃圾处置是为民实事工程。我相信依靠现代技术确实能够科学、高效地处理垃圾,关键是政府一定要落实好监督管理,确保不污染环境。”“海盐人的垃圾要海盐自己解决,建造垃圾焚烧厂是为人民做的事。”……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走访座谈之后,海盐还先后组织27批次群众代表共7175人次,远赴江苏常州,到光大环保能源(常州)有限公司了解垃圾运输、密封发酵、燃烧发电等垃圾焚烧发电全过程,以及项目建设、生产工艺、处理成本以及炉渣、烟气、渗滤液、飞灰处理等情况。

  在实地参观后,海盐百姓对垃圾焚烧发电有了更多的认识。

  “我看常州的垃圾焚烧项目,像公园一样,不冒烟,无臭味,而且它还建在城市中心,附近有10万居民。如果这样的话,海盐造这个项目肯定也没问题,关键是项目的质量一定要保证。”

  “之前对垃圾焚烧不了解,参观常州项目后发现四周环境这么好,对边上老百姓生活也没有影响。海盐要建垃圾焚烧厂,希望政府能够多听听群众意见,组织我们多看看,建立好的监督机制。”

  一年后的今天,海盐绿能环保项目建成运行,印证了县四套班子领导当时的承诺,完成了进村入户党员干部描绘的愿景,也让海盐从“学习者”变身为“传道者”。

  神奇的“变废为宝”法

  走进已建成投产的海盐绿能环保项目,几座海洋馆般的建筑映入眼帘,这与想象中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相去甚远。再走进去,可以看到工厂院墙内绿树成荫、流水潺潺,几眼喷泉射向蓝天,散落的水雾轻拂脸上,使人感到一丝初夏的凉爽。

  在该项目中央控制室,墙上的监控终端大型LED显示屏,让人惊叹于科学技术的神奇魅力——正在焚烧垃圾的锅炉内烈火熊熊,从垃圾仓、投料口到出渣口的实时状况在这里均一览无遗。在该项目垃圾吊控制室,只见几台大八爪鱼似的机械手正在忙忙碌碌,有节奏地将成吨的生活垃圾填入高温焚化炉中,负压环境下,现场没有一丝异味。

  “每个机械手一次性抓投,就可以处理掉5吨的生活垃圾。”项目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称,在完全密闭的空间内,机械手将生活垃圾抓投至焚烧锅炉内,然后经焚烧转化为电能,可以说是“‘吃’进去的是垃圾,‘吐’出来的是电”,从而实现“变废为宝”。此外,垃圾经过处理后,20%作为水过滤,20%变成炉渣,经过综合处理后,还可被用作建筑材料。

  据了解,该项目包含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配套飞灰填埋和餐厨垃圾综合处理三部分内容,规划占地面积189亩,总投资6.8亿元。项目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一期工程、餐厨垃圾综合处理一期工程已投入运行。当前,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日处理规模为800吨,平均每吨垃圾可产出绿色电能500千瓦时左右,每年可消耗生活垃圾约29万吨,发电约1.5亿千瓦时,所发电量可供7万余户家庭使用。

  生活垃圾成分复杂,高温焚烧往往会产生臭气。而在海盐绿能环保项目现场,却闻不到一丝异味,原因何在?“关键就在于我们采用的负压环境。”该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使垃圾储存仓臭气不外溢,垃圾坑采用全密闭式设计,并使垃圾坑和卸料大厅处于负压状态,“如此一来,臭气就不会外泄。”

  据介绍,目前该项目运行良好,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排放指标均达到设计标准,高于欧盟(2010)标准和国标(2014)标准。而在项目入口处,一块LED电子显示屏实时更新着项目及周边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炉温等指标数据,项目周边当前的空气质量如何,老百姓一目了然。


标签: 海盐;环保项目;垃圾;生活垃圾;经济开发区;群众;变废为宝
编辑: 方涛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