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的大地 流淌的精神 嘉兴农科人传好南繁“接力棒”
2019-04-10 09:34:53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孔 越  通讯员 宋 瑜 王润屹

  半个多世纪来,因为南繁,嘉兴的农业科研人员实现了从“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到“秋种万颗粟,春收一粒种”无缝衔接的育种加代,为打造“中国饭碗”最坚定的底座贡献“嘉兴力量”。而在成果频出的背后,是我市南繁育种团队几代人在“勇于创新,不断超越;百折不挠,永不懈怠;忠于职守,无私奉献”氛围中,马不停蹄、年复一年的聪明智慧和辛勤汗水。

  “只为求索一个个更好的水稻品种,孕育成一片片灿烂的丰收”

  超过30摄氏度的高温下,今年已经76岁的姚海根,同年轻人一样,每天都到田里进行观测、记载、选种。从1974年开始,他坚持南繁北育,像候鸟一样冬至春归,年复一年;每天踏碎晨露,迎送晚霞,像蜜蜂一样只争朝夕,日复一日,至今没有想过要中断水稻育种科研。他说:“只要身体条件许可,我就想继续为广大农民育种。”

  说自己的身体里流着农民血液的他,太了解粮食对于百姓的重要,也深知各种气象灾害、病虫危害对农民意味着什么,于是,不断培育优良水稻新品种成了他一生的承诺。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在寂寞中苦苦求索的6年,他的处女作“秀水48”于1979年面世,并很快成为浙江新一代当家品种。

  为了更快地研发新的优良水稻品种,从1974年开始,姚海根每年都赴海南岛进行南繁工作,连他自己都数不清有多少个春节远离家乡,在海南育种基地度过。就这样,他把自己活成了水稻——拒绝喧嚣与烦躁,选择淡泊与宁静,只为不断超越,求索一个个更好的水稻品种,孕育成一片片灿烂的丰收。至今,他已经亲手育成了103个水稻品种(组合),形成了粳、糯、籼配套,早、中、迟搭配,丰、优、抗兼顾的品种群体优势,被誉为“江南水稻育种大王”。

  一粒良种,要从几千甚至上万个材料中进行筛选,也意味着要经历成千上万次的失败。今年50岁的黄海祥1989年加入嘉兴市农科院水稻育种团队,那时年轻气盛、满怀希望的他,育种却未能旗开得胜,一次次南繁,结果都不理想。但在失败面前,他不气馁,不停步。

  2004年,成功虽姗姗来迟,却格外令人欣喜:“嘉禾212”通过审定,这一水稻中的“高富帅”成为全省第一个通过审定的长粒型优质晚粳新品种,先后获省农博会金奖、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会金奖等。近年来,黄海祥育成的品种(组合)每年在省内外推广面积30多万亩,为嘉兴乃至浙江水稻产业兴旺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近年来,除了让一个个水稻新品种诞生,嘉兴南繁育种团队还在科学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新成果。

  2018年5月7日,《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在线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该项研究发现了水稻与害虫对植株体内5-羟色胺生物合成的调控体现了水稻对害虫的抗性或感性,研究成果对水稻及其他作物的抗虫育种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这篇发表在顶级期刊上的论文,来自嘉兴市农科院的富昊伟是共同第一作者。

  高荣村所在的课题组,不仅在光身稻基因及相关机理研究方面独树一帜,还拥有国家发明专利——一年多代育种方法,这种方法让水稻育种实现“一年四代”,为团队在“育种竞赛”中创造了更高的效率,也大大提升了成功的概率。

  “老一辈功成名就还在坚持,我们年轻人有什么理由不去埋头干”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在南繁精神的指引下,一代又一代育种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农业科研的高峰,也为下一个高峰铺垫了基石,埋下了种子,激励着年轻一辈不断奋斗。

  在海南省陵水县椰林镇的大漾试验田里,蔡金洋带着“90后”杨海龙忙碌着。而几年前,这一画面中的人物是老一辈育种人杨尧城带着蔡金洋。

  蔡金洋2006年研究生毕业后到嘉兴市农科院工作,当时正是“双抢”季节,他在报到的次日就下田了,此后两个月没休息一天,身上被晒脱了皮。“虽然辛苦,但你不觉得水稻育种很有意思吗?”蔡金洋憨厚地一笑,“我不敢说能追上前辈的脚步,但想在这个领域做出一些自己的成绩来。”如今,蔡金洋已经成为嘉兴市农科院其中一个水稻育种课题组的组长,除了承接前辈的研究,他还带领团队在“功能稻”的应用研究上努力开辟属于自己的新道路。

  “说苦?在海南确实寂寞,也会想念家人,但老师就是我们的榜样,他们几乎天天在田间地头。以前水稻抽穗扬花,从早到晚没一口水喝,而现在有饼干和矿泉水,我们的条件已经比他们那时候好很多了。”育种前辈们的身影激励着年轻人。“80后”付习说,“老一辈育种专家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南繁,是我学习和追赶的榜样。”

  在杨海龙的宿舍门上贴着一张特别的纸条:“恭祝我院来琼南繁的育种家们在此楼眠食吉祥、工作如意。——傅其江2007年5月14日。”前辈的祝福,让去年7月才加入南繁育种团队的杨海龙倍感温暖,每天看到这张10多年前留下的字条,他就更加坚定了育种的信念。年轻的他,一边认真跟着课题组的老师起早摸黑下田实践学习,一边积极申报市农科院设立的青年科技创新基金,希望能在科研道路上放飞属于自己的梦想。

  去年,嘉兴市农科院制定出台了退休高级专家返聘管理办法,充分发挥退休高级专家丰富的科研、管理经验,同时积极引进“新鲜血液”,上半年新引进博士1名、硕士3名,下半年公开招聘引进硕士以上人才6名。

  “水稻的一生历经磨难,而最后的选择是奉献”

  “昨日因成今日果,前人栽树后人凉。志士不愁生短暂,壮意留与待来人。”为育种奉献自己的青春,甚至奉献自己的一生,是南繁人的共同坚守的选择。

  3、4月的海南陵水已是夏季,已经退休的来乐春依旧埋头在稻田里,临近正午,军绿色外套早就湿透,他自诩为“自由育种者”。

  虽然已经育成了一批水稻品种,但他依旧有着自己的梦想——通过密穗型籼稻不育系的研究,让籼稻的产量再提高。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已经坚持了10多年,如今依旧在坚持。即便已经退休,他还是来到海南,夜晚10点也不放下手中的稻穗,妻子不放心他,就跟着来做“后勤”。“水稻育种是不能停的,一旦中断,就意味着前功尽弃,意味着一个梦想的破灭。”他说。

  下午,灼人的阳光白晃晃的,在椰林和槟榔林的包围中,一方田垄稻香浓郁。科辅工马兴华在田间忙碌。科辅工,和普通的农民一样,春种秋收,风吹日晒,农忙时熬夜是常态;但和普通农民不一样的是,他收获的每一粒果实都需经过科学的筛选,他洒下的每一滴汗水里,都肩负着科研的使命。

  “可别小看科辅工,我们做实验过程中,有大量的农活,选种、播种、收割、脱粒、分拣、包装……每一样工作都离不开科辅工。”市农科院相关负责人说,马兴华做事责任心强,踏实认真,任劳任怨,这么多年来默默无闻地从事科研辅助工作,配合一线科研人员圆满完成各项课题,目前还是市农科院南繁育种基地管理员,堪称团队里的“第一科辅工”。

  “看着院里的育种家们成功育成一个个水稻新品种,而且其中也有我的一部分‘功劳’,别提多有成就感了!”马兴华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辅助育种,他不仅利用空闲的时间看书学习,还去嘉职院进修了农学。最让他得意的是,因为在田间走得多,还帮课题组发现过差点被错过的好材料。

  “在太阳下捧出果实,在风雨中带来希望。”嘉兴市农科院相关负责人动情地说,对农业科研人员来说,在漫长的科研过程中,需要耐得住枯燥寂寞,顶得住蚊虫叮咬,经得起风吹雨打,扛得住心理煎熬,这也是水稻的一生。

标签:育种;水稻;团队;嘉兴市;农业科研人员;水稻品种;农科院;金洋;繁育;秋收
编辑:吴越
精彩推荐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版权所有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嘉兴  正文

丰收的大地 流淌的精神 嘉兴农科人传好南繁“接力棒”
2019-04-10 09:34:53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孔 越  通讯员 宋 瑜 王润屹

  半个多世纪来,因为南繁,嘉兴的农业科研人员实现了从“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到“秋种万颗粟,春收一粒种”无缝衔接的育种加代,为打造“中国饭碗”最坚定的底座贡献“嘉兴力量”。而在成果频出的背后,是我市南繁育种团队几代人在“勇于创新,不断超越;百折不挠,永不懈怠;忠于职守,无私奉献”氛围中,马不停蹄、年复一年的聪明智慧和辛勤汗水。

  “只为求索一个个更好的水稻品种,孕育成一片片灿烂的丰收”

  超过30摄氏度的高温下,今年已经76岁的姚海根,同年轻人一样,每天都到田里进行观测、记载、选种。从1974年开始,他坚持南繁北育,像候鸟一样冬至春归,年复一年;每天踏碎晨露,迎送晚霞,像蜜蜂一样只争朝夕,日复一日,至今没有想过要中断水稻育种科研。他说:“只要身体条件许可,我就想继续为广大农民育种。”

  说自己的身体里流着农民血液的他,太了解粮食对于百姓的重要,也深知各种气象灾害、病虫危害对农民意味着什么,于是,不断培育优良水稻新品种成了他一生的承诺。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在寂寞中苦苦求索的6年,他的处女作“秀水48”于1979年面世,并很快成为浙江新一代当家品种。

  为了更快地研发新的优良水稻品种,从1974年开始,姚海根每年都赴海南岛进行南繁工作,连他自己都数不清有多少个春节远离家乡,在海南育种基地度过。就这样,他把自己活成了水稻——拒绝喧嚣与烦躁,选择淡泊与宁静,只为不断超越,求索一个个更好的水稻品种,孕育成一片片灿烂的丰收。至今,他已经亲手育成了103个水稻品种(组合),形成了粳、糯、籼配套,早、中、迟搭配,丰、优、抗兼顾的品种群体优势,被誉为“江南水稻育种大王”。

  一粒良种,要从几千甚至上万个材料中进行筛选,也意味着要经历成千上万次的失败。今年50岁的黄海祥1989年加入嘉兴市农科院水稻育种团队,那时年轻气盛、满怀希望的他,育种却未能旗开得胜,一次次南繁,结果都不理想。但在失败面前,他不气馁,不停步。

  2004年,成功虽姗姗来迟,却格外令人欣喜:“嘉禾212”通过审定,这一水稻中的“高富帅”成为全省第一个通过审定的长粒型优质晚粳新品种,先后获省农博会金奖、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会金奖等。近年来,黄海祥育成的品种(组合)每年在省内外推广面积30多万亩,为嘉兴乃至浙江水稻产业兴旺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近年来,除了让一个个水稻新品种诞生,嘉兴南繁育种团队还在科学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新成果。

  2018年5月7日,《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在线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该项研究发现了水稻与害虫对植株体内5-羟色胺生物合成的调控体现了水稻对害虫的抗性或感性,研究成果对水稻及其他作物的抗虫育种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这篇发表在顶级期刊上的论文,来自嘉兴市农科院的富昊伟是共同第一作者。

  高荣村所在的课题组,不仅在光身稻基因及相关机理研究方面独树一帜,还拥有国家发明专利——一年多代育种方法,这种方法让水稻育种实现“一年四代”,为团队在“育种竞赛”中创造了更高的效率,也大大提升了成功的概率。

  “老一辈功成名就还在坚持,我们年轻人有什么理由不去埋头干”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在南繁精神的指引下,一代又一代育种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农业科研的高峰,也为下一个高峰铺垫了基石,埋下了种子,激励着年轻一辈不断奋斗。

  在海南省陵水县椰林镇的大漾试验田里,蔡金洋带着“90后”杨海龙忙碌着。而几年前,这一画面中的人物是老一辈育种人杨尧城带着蔡金洋。

  蔡金洋2006年研究生毕业后到嘉兴市农科院工作,当时正是“双抢”季节,他在报到的次日就下田了,此后两个月没休息一天,身上被晒脱了皮。“虽然辛苦,但你不觉得水稻育种很有意思吗?”蔡金洋憨厚地一笑,“我不敢说能追上前辈的脚步,但想在这个领域做出一些自己的成绩来。”如今,蔡金洋已经成为嘉兴市农科院其中一个水稻育种课题组的组长,除了承接前辈的研究,他还带领团队在“功能稻”的应用研究上努力开辟属于自己的新道路。

  “说苦?在海南确实寂寞,也会想念家人,但老师就是我们的榜样,他们几乎天天在田间地头。以前水稻抽穗扬花,从早到晚没一口水喝,而现在有饼干和矿泉水,我们的条件已经比他们那时候好很多了。”育种前辈们的身影激励着年轻人。“80后”付习说,“老一辈育种专家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南繁,是我学习和追赶的榜样。”

  在杨海龙的宿舍门上贴着一张特别的纸条:“恭祝我院来琼南繁的育种家们在此楼眠食吉祥、工作如意。——傅其江2007年5月14日。”前辈的祝福,让去年7月才加入南繁育种团队的杨海龙倍感温暖,每天看到这张10多年前留下的字条,他就更加坚定了育种的信念。年轻的他,一边认真跟着课题组的老师起早摸黑下田实践学习,一边积极申报市农科院设立的青年科技创新基金,希望能在科研道路上放飞属于自己的梦想。

  去年,嘉兴市农科院制定出台了退休高级专家返聘管理办法,充分发挥退休高级专家丰富的科研、管理经验,同时积极引进“新鲜血液”,上半年新引进博士1名、硕士3名,下半年公开招聘引进硕士以上人才6名。

  “水稻的一生历经磨难,而最后的选择是奉献”

  “昨日因成今日果,前人栽树后人凉。志士不愁生短暂,壮意留与待来人。”为育种奉献自己的青春,甚至奉献自己的一生,是南繁人的共同坚守的选择。

  3、4月的海南陵水已是夏季,已经退休的来乐春依旧埋头在稻田里,临近正午,军绿色外套早就湿透,他自诩为“自由育种者”。

  虽然已经育成了一批水稻品种,但他依旧有着自己的梦想——通过密穗型籼稻不育系的研究,让籼稻的产量再提高。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已经坚持了10多年,如今依旧在坚持。即便已经退休,他还是来到海南,夜晚10点也不放下手中的稻穗,妻子不放心他,就跟着来做“后勤”。“水稻育种是不能停的,一旦中断,就意味着前功尽弃,意味着一个梦想的破灭。”他说。

  下午,灼人的阳光白晃晃的,在椰林和槟榔林的包围中,一方田垄稻香浓郁。科辅工马兴华在田间忙碌。科辅工,和普通的农民一样,春种秋收,风吹日晒,农忙时熬夜是常态;但和普通农民不一样的是,他收获的每一粒果实都需经过科学的筛选,他洒下的每一滴汗水里,都肩负着科研的使命。

  “可别小看科辅工,我们做实验过程中,有大量的农活,选种、播种、收割、脱粒、分拣、包装……每一样工作都离不开科辅工。”市农科院相关负责人说,马兴华做事责任心强,踏实认真,任劳任怨,这么多年来默默无闻地从事科研辅助工作,配合一线科研人员圆满完成各项课题,目前还是市农科院南繁育种基地管理员,堪称团队里的“第一科辅工”。

  “看着院里的育种家们成功育成一个个水稻新品种,而且其中也有我的一部分‘功劳’,别提多有成就感了!”马兴华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辅助育种,他不仅利用空闲的时间看书学习,还去嘉职院进修了农学。最让他得意的是,因为在田间走得多,还帮课题组发现过差点被错过的好材料。

  “在太阳下捧出果实,在风雨中带来希望。”嘉兴市农科院相关负责人动情地说,对农业科研人员来说,在漫长的科研过程中,需要耐得住枯燥寂寞,顶得住蚊虫叮咬,经得起风吹雨打,扛得住心理煎熬,这也是水稻的一生。

标签: 育种;水稻;团队;嘉兴市;农业科研人员;水稻品种;农科院;金洋;繁育;秋收
编辑: 吴越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