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嘉兴  正文

杭海新城加快迈向大都市区 海宁许村绘就融杭新蓝图
2018-12-14 08:02:19 来源: 嘉兴日报 沈哲韬 沙智萍 沈 鑫

  公路上,来来往往满载着布匹的集装箱车川流不息;工厂车间里,到处是工人忙碌工作的身影。穿梭在镇区道路上,迎面而来的是干净整洁的街道、赏心悦目的绿化、鳞次栉比的居民小区……

  地处海宁市西部的许村镇,西接杭州余杭区,南邻杭州江干区,优越的地理位置让其成为海宁融杭名副其实的桥头堡。然而,多年来家纺产业发展中形成的一部分家庭工业违建和“低散乱”企业,影响着这座“中国布艺名镇”的发展速度。

  今年以来,一场以拆违为重点的“全域提升、全面发展”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两全”行动)在当地展开,为高质量融杭和建设杭海新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破立结合 重塑空间焕出城市姿态

  许村社区是许村的老镇区,这里道路窄小,十字路口经常出现交通堵塞。2017年,许村镇针对道路小、路网结构差、断头路、瓶颈路多的问题,全面启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从“拆、建、管”三方面入手,打造品质生活。

  历时一年整治,许村镇区道路宽阔,面貌焕然一新。旧厂房、旧公房被拆除,变身美丽公厕,变身每隔百米就配建的停车场。路旁建筑采用新中式风格,外立面改造极具当地传统历史文化特点,营造出布艺名镇的别样风情。

  今年3月,许村加速融杭,大力开展“全域提升、全面发展”专项行动,以“两违”整治为突破口,重点对家庭工业违建和违规村民建房、“低散乱”、出租私房、安全生产与消防、工业园区、全域土地等六个方面开展分类整治。截至11月底,全镇拆除家庭工业违建户5519户,累计拆除违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

  拆违之后,原来的家庭作坊何去何从?许村又准备如何“破而后立”?记者了解到,对于一部分有潜力的企业,许村鼓励其进入工业园区或“两创”园区,为其提供标准厂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拆违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整村整治、农房集聚,科学布局生产、生活功能分区,释放出更多的发展空间。”许村镇党委书记杜莹池说。如今,杭海新城正以看得见的速度拔地而起,高档小区、龙渡湖公园、海宁五中、万朵城、中国家纺城等一批商业和配套已经呈现,沪杭人才也纷至沓来,置业就业创业。

  许村正沿着高质量融杭的道路,高速转动着高质量发展的轮子,加快迈向城市化和现代化,以城市的新姿态推动一体化融杭。

  产城融合 新城市化带动新工业化

  在永福村家纺陈列室中,还被保留着一台最古老的木质家纺织布机,这台织布机见证了许村近40年来家纺产业的发展。

  “家家织机响,户户织布忙。”许村家纺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家庭纺织作坊,这句俗语也是许村家家户户的写照。

  改革开放以来,从家庭作坊到专业化运作,许村家纺实现了从起步形成、快速发展到提升跨越的大飞跃,目前已构筑起了原料生产、织造、印染印花、成品缝制一条龙的生产协作配套体系。作为许村家纺发展的成果之一,海宁中国家纺城早已成为中国具有较高行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家纺布艺专业市场。海宁中国家纺城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殷晓红说,许村的城市活力还体现在许村的创新,许村拥有非常强大的创新基因,许村的企业家经常走南闯北,将国际最前沿的时尚带到许村。比如目前许村新城区块,政府正在建设的艺创中心项目,也将为许村创新力提供不竭动力。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家纺新路又在何方?“要深刻把握‘从镇到城的蜕变’与‘从布到家的转变’这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在许村镇镇长朱燕刚看来,以建设杭海新城为契机,就是要通过软硬环境的优化布局,着力以新城市化带动新工业化,集聚人才、资源、资本等城市要素,推动家纺产业“从一块布到一个家”的深刻转型。

  “艺创中心”就是这样一个“以新城市化带动新工业化”的产业转型新平台,到今年底,南区主体建设将结顶。在工地现场,许村镇人民政府镇长朱燕刚描绘着这样一幅可期愿景:届时它将以产业为核心,以艺术、创意为主线,打造家纺流行趋势发布中心、家纺时尚文化传播中心、家纺综合性人才集成中心,成为杭海新城的“地标”和产城融合的“节点”。

  “未来,海宁将形成东部以市区为核心,西部以杭海新城为核心的双核驱动、哑铃型发展布局,后者的发展前景将有可能比肩城区。”在奔向大都市区的新征程上,许村镇党委书记杜莹池信心满满。

标签: 许村镇;海宁;集装箱车;城市化;工业化;工厂车间;家庭工业;镇区道路;布匹;布艺
编辑: 方涛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