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嘉兴  正文

创新驱动谱华章 —改革开放40年嘉兴科技创新综述
2018-12-07 10:50:46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耿俪洳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作为红船起航地的嘉兴,创新是城市肌理里的血脉,是城市骨骼中的基因。改革开放40年来,这座城市,将创新作为走在全省前列的核心驱动力,作为实现发展目标最为倚重的矢量推进器。

  从最初的引入“星期天工程师”,到后来的院校共建创新载体,再到当前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嘉兴用科技创新解决着问题、挖掘着潜力、培植着实力、开拓着境界。

  寓自身发展于国家战略之中,科技创新引擎全速发动,调结构、转方式、促改革持续深入发力,并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 

  数读发展   

  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7年全市R&D经费支出达122.87亿元,是2000年的43.1倍,年均增长24.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82%,仅次于杭州市,位列全省第二位,比2000年提高了2.28个百分点。

  人才资源总量不断扩大。2017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114.6万人,是2000年12.1万人的9.4倍,年均增长14.1%;每万人中人才资源数由2000年的366.6人提高到2017年的2472.5人,提高了5.7倍。

  科技产出成果日益丰厚。2017年,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9493件和1850件,获得市级以上各类科技成果114项,经认定登记技术交易金额25.04亿元,交易合同数121项。

  工业新产品产值快速增长。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为3546.32亿元,是1998年的104.8倍,新产品产值率为40.8%,是1998年的3.4倍。

  时代回眸   

  千方百计引人才

  40年前的嘉兴,仅有农科院和农机所两家科研单位。1979年,35岁的姚海根推出“秀水48”这一水稻新品种,打破了当时育种界“丰产不抗病、抗病不丰产”的定论,很快成为浙江新一代水稻当家品种,成功获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6年,72岁的姚海根凭借又一育种项目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在农业与生物技术领域获得的科技进步最高奖。

  荣誉的获得,源于艰辛的探索。改革开放40年来,嘉兴科技创新脚步从未停歇。

  上世纪80年代初,收获创业喜悦的嘉兴第一批乡镇企业家,随即迎来了成长的关口:技术人员缺乏、产品开发乏力。现实需求催生新鲜事物。“星期天工程师”应运而生。在弥补了乡镇企业成长发展的“短板”的同时,嘉兴也清醒意识到自身科技实力的不足。

  1984年,全省第一家科学技术咨询中心成立,寻找“星期天工程师”有了“娘家”。1985年,嘉兴市委批准若干新规定,以促进人才流动,适应对外开放;次年,从外地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9名。嘉兴人才、智力大流动和科技、经济双腾飞的生动局面逐步形成。

  从应对需求到主动出击,再到确定战略,岁月见证变迁。1990年,科技首次作为嘉兴城市发展战略来实施。两年后,嘉兴“科技兴市”号角正式吹响。

  当此时,在海盐县还有件“新鲜事”。一家饲料厂与浙江农业大学饲料研究所合作,以厂校联姻方式开发新产品。不经意间的选择,成为上世纪90年代初嘉兴产学研合作的开路先锋。与科研院所合作,在企业间渐成风气。嘉兴“接轨上海”步伐迈出,更让“引入外来技术力量”的窗口全面打开。

  1996年,嘉兴接轨上海大型系列活动举办。两天时间里,6个合作项目签约,达成合作意向38项。自此,科技接轨上海成为嘉兴发展常态,既是嘉兴提高科研实力的契机,也为广大企业带来明显的科技成果和经济效益。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千方百计引人才。如今的嘉兴,仍在行动。2018年,嘉兴将每年的4月8日确定为“城市人才日”。“585”人才工程扎实推进,全力优化人才生态,60多个人才政策陆续出台,累计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73家,引进合作院士专家91人,引育“国千”251人、“省千”166人。2016年人才净流入率跻身全国十强。同时,嘉兴还在海外布局建立8个海纳孵化器,着力引进海外人才项目。

  大刀阔斧筑平台

  历史的车轮进入21世纪,“星期天工程师”“与科研院所联姻”等方式已满足不了嘉兴对科技的需求。要掌握时代主动权,必须拥有自己的创新“发动机”。

  2002年,嘉兴开始思索并谋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建嘉兴科技城的设想得以迅速实施。3.65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嘉兴创新发展的新源头。筑巢引凤栖。2003年,当浙江省政府与清华大学将签约共建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时,已有准备的嘉兴科技城成为院址最终选择地。

  打破思维常规,隆起创新高地。由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谋篇布局的这一创新平台,开启了嘉兴打造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的新纪元。2004年,嘉兴科技城与中国科学院合作,8家研究所进驻嘉兴。

  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截至目前,全市已先后引进50多家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世界500强企业的研发机构,并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科技交流合作,全市2000多家企业与国内外3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政、产、学、研、金、介、用”联动的七位一体创新模式也已形成。

  2014年5月,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建院十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他指出,10年来的探索实践证明,省校合作是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技与经济融合的有效模式。希望总结经验,再接再厉,不断巩固省校合作成果,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努力把研究院建设成为具有先进水平的新型创新载体,为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牢记嘱托,奋力前行。嘉禾大地上,创新的火种持续蔓延。

  2018年1月,浙江未来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围绕未来媒体、未来智能、未来生命三个方向,研究院致力于关键技术应用研发、新型创新产业孵化等,在立体影视产业、精准医疗产业、智能制造产业等领域开展科研成果产业转化工作,培育新经济新动能的产业集群。

  点上着墨,面上添彩。科技创新既需注重平台建设,更需谋定空间布局。近日,《嘉兴市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行动方案(2018—2022年)》出台。在抢占科技创新下一个“超级风口”:新一代人工智能中,嘉兴思路清晰——

  以秀洲国家高新区和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新技术特色小镇等为创新载体,以桐乡乌镇科创大道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平台和重点区域,以柔性电子技术产业为核心,加快人工智能专业园区的战略性、全局性布局,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推动人工智能集聚发展,构筑全球人工智能创新创业高地。

  浓墨重彩绘时代

  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我国进入经济结构深度调整、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新阶段的当下,想要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升级,关键是看能否依靠科技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新动力。

  2017年1月,作为全省唯一获批的地级市,嘉兴启动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具体实施方案随即“出炉”,并明确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目标,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开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南湖区深入实施遴选机制,分类建立培育库,遵循培育发展链条要求,整合体制内外资源优势,强化“帮扶式+精准化”实地指导,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攀高”。秀洲区全面构建“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创投基金+”等孵化器建设模式,强化四大功能,建立四项机制,构筑三个支撑,打造“科技企业孵化之城”的典型样板。

  嘉善县,省内首创推出的企业研究开发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加计扣除政策的网络化管理、项目化归结和自动化核算,全面解决项目鉴定难、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平湖市,覆盖基层科技人才服务体系组建,科技人才统筹抓工作格局形成,有效解决了“两张皮”问题,大力提升人才、科技服务质量,为和谐政商关系营造良好氛围。

  海盐县,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金建立的产业资本生态体系形成,推进资本向创新领域集聚,并在核电、智能装备、集成家居等领域探索组建专业特色子基金。海宁市,以名校为依托,鹃湖国际科技城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和新材料三大产业,推进国际产业技术转移拓展、创新经济蓬勃发展、城市文化魅力招展。桐乡市,以乌镇大道为主轴,以乌镇和高桥为核心,包括四大功能区的空间布局已形成,并明确聚集互联网创新创业人才数量目标和区内地区生产总值占比目标。

  2017年7月,一份三方协议的签订,确定嘉兴为浙沪科技创新券跨区域使用试点。以全国首创举措引入上海创新资源。截至目前,上海已有621家机构的9824台套大型仪器可为嘉兴企业提供1.2万项技术创新服务。今年1至10月,全市科技创新券确认使用额度为2217.55万元,列全省第三位,同比增长78.81%。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深化改革,全面打通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的发展路径,如今的嘉兴,有关创新驱动的顶层设计日臻完善,围绕体制机制的改革举措成效初显。

  嘉禾大地,释放出提速发展的新动能。

标签: 嘉兴;创新;科技;科技创新;改革开放;人才;人工智能;科研院所;科技城;星期天工程师
编辑: 吴越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