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嘉兴  正文

从风里去、春暖花开 看山湾渔家40年生活幸福变迁
2018-11-30 09:36:05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罗晓君 通讯员 陈正其

  【一名讲述人】

  洪军,44岁,乍浦镇山湾社区居民,海角客栈老板 

  【一种获得感】

  我16岁开始风里雨里浪里的捕鱼生涯,不分白天黑夜,可谓艰辛。风大浪急的时候,更是提着脑袋在讨生活。那时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头?

  2014年11月,村里的最后一艘渔船被拆解了;2015年1月,由村民入股的嘉兴市山湾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昔日的小渔村成了一个海鲜特色餐饮“海滨渔村”;我经营的海角客栈生意红火,通过网络平台,坐在家里手指点点,客源不断。这样惬意的生活是村里人几百年来都不曾有过的。

  在渔民上岸、转产转业的富民政策支持下,尽管山湾人依旧是靠海吃海,但是山湾人的生活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山湾的未来发展拧成了一股绳,山湾人正编织着一张因地制宜、创业创新奔小康的幸福之网,在实现富民强村的“新航线”上扬帆远航!  

  【一个小故事】

  1990年,洪军才满16岁,正值壮年的父亲雄心勃勃,用多年的积蓄买了一艘小型机帆船,他俩干起了“父子档”。当年的少年大概还意识不到,自己“下海”,赶上的正是改革开放的大潮。20多年后,山湾渔民告别了大海。

  “现在不捕鱼了,收入却越来越多了!以前全家一年才几百块,现在是一人一年十几万,这样的幸福日子以前想都没想过。”说到这些变化,洪军父子都一脸的幸福和自豪。让洪军最为得意的是,“改革开放40年,我家三代人文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了!父亲读了小学,我也只念过初中,我儿子今年去日本留学了!”

  改革开放40年,变化就在我们身边。洪军一家生活的幸福变迁,正是改革开放40年来千家万户变化的一个缩影。  

  洪军讲述:

  生活在山湾渔村的人,世世代代以打鱼为生。我父亲小学毕业就在山湾海蜇厂帮忙。1970年,父亲23岁,正式到渔业队参加工作,上了机帆船。当时,山湾的渔业队已经有了平湖最早的两艘机帆船,开始远洋渔业机械化作业。南下猫头洋、舟山群岛,北上吕泗洋,远征长江口外花鸟岛东200海里的中央渔场,捕捞的有带鱼、大黄鱼、小黄鱼、墨鱼、黄婆鱼、鳗鱼、鱿鱼、梭子蟹、红虾等。

  1977年,是山湾渔业队海上捕捞最辉煌的时候。全队拥有机动船9艘、木帆船及木船14艘,渔业劳动力93人。那时候,山湾渔业是大集体生产,吃的是“大锅饭”。虽然鱼捕得不少,渔民的收入却不多,但是靠海吃海,肚皮是饿不着的。

  我清晰地记得,父亲最早上船时1天才2.5个工分,1个月工资6元,后来慢慢增加,最高时每月30元。那段日子,家里有吃不完的海鲜。每次渔船回来,孩子们都会去滩涂上捡拾搬运过程中从箩筐里漏下来的小鱼小虾,晒了腌了,很下饭。那时候最馋的是过年时妈妈烧的一碗“节节高”,就是笋烧肉。这半斤猪肉要花掉父亲5块钱,一般都是烧来孝敬老人的,小孩子总是偷着吃。

  1982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山湾,随着渔业体制的改革,渔村的机帆船先后转让。渔业队要解散了,渔民要单干,老一辈的人有点想不通,“说散就散了?现在这样旱涝保收不是挺好,换了小船也不安全啊。”可父亲一下子看到了希望,他说:“船小好调头!有了自主权,多劳多得,以后肯定能吃得起肉了!”

  实践证明,生产责任制的实行让大家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和父亲开着机帆船,一年干下来收入就超万元,不要说过年吃“节节高”,天天吃都行。

  在风里浪里的日子一过就是20多年,父亲年逾古稀,我也过了不惑之年。出海捕鱼要看潮汐,这20多年里,每天起早贪黑是常态,即使过年,赶回来吃了年夜饭,大年初一中午就又得出发了,365天一天都不能歇着,放着的网天天要清理。

  因为是替自己干,苦点累点,干劲是有的。每年12月到次年的5月是鳗苗捕捞期,也是每年捕鱼收入的大头。随着环境的变化,鳗苗越来越值钱,家里有了积蓄,花了20多万元盖起了四层小楼。

  然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山湾这个被称为“浙北最后一个渔村”的地方也悄悄起了变化。渔民捕鱼成本不断增加,捕鱼数量不断减少,收支严重不平衡。再加上海岸滩涂越来越高,淤泥积厚,出海时间延长,每次捕鱼必须等2到3个小时才能出海;捕鱼回来后必须等2个小时左右才能进港,山湾渔业的衰落成大势所趋。2014年,嘉兴港区结合山湾海洋渔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开始大力推进渔民转产转业。

  听说政府要让渔民上岸,比上次机帆船转让、渔民单干的争论还要激烈,渔民都有各自的忧虑。“我现在雇着这几条船,一年不敢说多,十万总有的,你这叫我停下来,一家人干什么去啊?喝西北风啊?”“从我爷爷开始,一辈子都靠着这片海,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就这么扔了?”中年渔民则担心,在海上漂了半辈子,除了捕鱼也没其他技能,用完政府补贴后要怎么生活呢?青年渔民则说,海上捕捞自由惯了,上岸后不知道能否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

  2014年10月11日,是我与57岁的老刘最后一次出海的日子。这天,近海已看不到渔船,只有货轮、油轮庞大的身躯缓缓经过。我们布在近海的虾笼里,捞起的有白虾,更多的是杂物和海草。

  3个月时间,山湾98条渔船完成了转产、报废拆解签约工作。2015年,村里成立了旅游服务公司,渔民上岸转产转业成为了山湾渔村又一次发展的机遇,渔民有了全新的生活。

  父母这一辈是渔民转产转业最得实惠的。以前,70多岁的老渔民还要去海上冒风险赚点养老钱,由于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饮食不规律,落得一身职业病。现在,老两口有了养老金和医保,没有了后顾之忧。

  这两年,政府出钱对山湾周边的环境进行了提升改造,渔村的旅游业渐成气候,村里先后办起了5家客栈和12家海鲜酒家。我用政府出资回收渔船时所得的补偿资金,转让了伯父的房子,投资60万元办起了海角客栈。

  我的渔家乐有三层楼9个套间,卫生设施、电视、麻将配套齐全。这里最大的特色是“门朝大海、春暖花开”。平时,入住率有个七八成,都是一些上海周边的老客户。逢年过节、小长假,客满。这些年,靠着开民宿,生活就不错了,比起以前出海捕鱼的日子可舒服多了!

  由于生意红火,前不久我将客栈改造提升,扩大营业。依靠经营民宿的收入,家里又重新盖起了三层楼房,还在平湖市买了商品房,老婆开了家小五金厂,儿子也出国留学了,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一段手记】

  渔民与海为伴,靠海为生。

  从渔具的“鸟枪换炮”,到船只的升级换代,再到生产体制的变化,最终实现“渔民上岸”……山湾渔民的生活在改革开放40年里发生了巨大改变。在气象万千的大时代里,他们既是海上的“瞭望者”“弄潮儿”,也是时代进步的见证者。

  让渔民上岸,终于告别了风里去、浪里钻的艰辛海上生活。靠海吃海,怎么吃?政府出资收购了山湾渔民的渔船,为630名渔村居民办理养老保险,全力扶助渔民再就业和创业,但是要做到稳得住、能致富,关键还是要靠产业发展。

标签: 渔民;渔村;海角;改革开放;机帆船;捕鱼;父亲;渔业;渔船;客栈
编辑: 吴越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