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嘉兴  正文

五年盘活土地25983亩 海宁以“亩均论英雄”倒逼品质发展
2018-06-05 08:03:30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应丽斋 杨 茜 海宁市委报道组 沈 鑫

  5月30日,火星人厨具股份有限公司董秘、财务总监毛伟平得知海宁市政府即将推出《关于深化工业“亩均论英雄”的实施意见》,禁不住竖起了大拇指点赞:“这套工业企业评价体系坚持6年了,每年都有修改完善,但目标不变,只是措施越来越实,评价针对性越来越强。不得不佩服海宁市委市政府做事有韧性,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一届接着一届干,一锤接着一锤敲!”

  这家位于海宁尖山新区新城路366号的企业,得益于海宁2013年在全省率先推行的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频频通过“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的实绩优先获得发展要素的关键保障,销售收入从2014年的1亿多元跃升到2017年的7.06亿元,税收年均增长103.25%,亩均税收更是增长了3倍多。

  火星人的发展轨迹,是海宁“亩均论英雄”改革倒逼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过去五年,海宁以“亩产效益”为核心,以市场化配置为导向,以差别化措施为手段,倒逼出一条高质量的发展之路。从2013年至2017年,该市总计盘活土地25983亩,规上企业亩均税收从13.96万元/亩提升到18.7万元/亩,增长33.9%;单位能耗增加值从1.31万元/吨标煤提高到1.52万元/吨标煤,增长16%;全员劳动生产率从15.79万元/人提升到19.34万元/人,增长22.48%。

  6年,“亩均考核”的经济质量体检越来越全面

  “2018年,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们进一步修改完善了评价办法和差别化措施。”多年奋斗在工业战线,海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姚晓东亲历了海宁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全过程,感受了个中的酸甜苦辣,也见证了“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从以提高资源要素产出率为导向,向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导向升级的全过程。

  据介绍,今年,海宁这套坚持了5年的综合评价体系又将进一步调整指标权重。比如,规上指标中,亩均税收、单位能耗增加值、科技创新的权重都将提高,更体现发展结果的质量导向。同时,还将增加末档企业的比例。被综合评价为C类的规上企业中,末档定义由以前的行业内排名末2%(含)改为行业内排名末5%(含),规下企业则由排名末3%(含)调整为8%(含)。小小几个百分点的改变,表明了海宁向低效低产宣战、加快转型升级的决心。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启动于2013年的海宁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这6年来在评价指标大稳定的基础上,年年都有小调整,“亩均考核”这张经济质量体检报表也越来越全面、越来越精准:

  相比2013年评价体系,2014年的评价范围把租赁企业也纳入其中,新增了出租混合型工业企业分类,倒逼房东出租厂房时不仅要看租金的高低,更要掂量入驻企业的“成色”。

  2015年,规上企业的评价指标由6个增加到7个,并首次提出对“新进规上”和“个转企”企业当年和次年暂不评价,给予企业一定的成长和稳定期;同时,在对拥有土地使用权的所有规上工业企业评价同时,率先对规下1亩以上工业企业设置亩均税收、亩均销售收入、单位电耗税收3项指标,分纺织、皮革、机械电子、其他4大行业进行评价。正是这一年,火星人搬进了原本属于南大华科的117亩闲置厂房,完成了年新增15万套集成灶和10万套集成水槽技改项目,当年实现产值21944万元,上缴税收1418万元,从而实现了其发展三级跳中的关键一跳。

  2016年,“科技投入占比”指标从上一年的3%跃升到10%,推动科技创新的利剑从此高高举起。

  2017年,整合设置科技创新指标,其中包括R&D经费支出、发明专利、省级新产品3个二级指标,进一步强化“创新论英雄”。

  2018年,建立立体式评价机制。在对工业评价的基础上,将以各镇、工业平台为评价主体,进行亩产效益的综合评价。

  6年来,海宁市委、市政府以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不断研究思考,一步步寻找“海宁方案”,不断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从规上工业企业向规上规下工业企业乃至服务业全覆盖,从单位资源要素指标向创新要素指标拓展,从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制深化,并日益形成鲜明的“组合拳”效应。

  6年“亩均论英雄” 论出海宁三种气势

  有人问,海宁坚持了6年的“亩均论英雄”改革,到底给海宁带来了什么?

  海宁人说,至少论出了三种效应:

  首先,海宁全域范围内形成了强大的改革气势。“亩均论英雄”改革本质上是一场经济领域的效能革命。它以亩产效益为核心,通过资源差别化措施、要素科学化配置、政府精细化治理,形成强有力的绩效杠杆。它全面挤压了低效产能的生存空间,挤出了一度被错配、劣配、低效配的资源要素。5年间,海宁盘活供应存量土地12666亩、收回低效闲置土地6202亩、转让腾退土地7115亩。重点行业规模以上工业水重复利用率从2013年的36.96%上升至2017年的51.97%;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从2013年的27.56立方米/万元下降至23.91立方米/万元;单位GDP能耗从0.50吨标煤/万元下降到0.45吨标煤/万元。5年间,海宁共削减COD286.64吨、氨氮13.925吨、二氧化硫618.85吨、氮氧化物135.74吨。与此同时,要素交易中心承接的土地、排污权、用能权等要素交易日益活跃,有效实现了资源要素的合理配、高效配、优质配。

  其次,激发了海宁企业议创新、谋创新、勇创新,纷纷谋求发展动能转换的生动局面。5年间,海宁企业年技改项目从2013年的410个增加到2017年的800个,技改企业数量由374家增加到701家。A类企业亩均税收由2013年的8.69万元增长到2017年的19.01万元。自改革实施至2017年底,海宁全市已完成兼并重组企业76家。浙江显昱纤维织染制衣有限公司曾连续两年被评为C类企业,企业生存压力较大。为提高亩产效益,企业积极主动寻求合作,在海宁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引荐下,被浙江多元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并购重组。之后,企业又加大投入、扩建厂房,淘汰原有落后工艺设备,添置先进设备改进产品工艺。2014年以来,又先后实施总投资4365万元、4262万元、1250万美元的技改项目。仅两年时间,企业产值就较并购重组前增长265%,亩均税收增长61.2%,亩均销售增长440%。

  再次,形成了良鸟择木而栖的引商聚才效应。安正是一家集研发、营销、信息、物流、生产于一体的女装知名品牌集团公司。2015年,连续实施两年的海宁“亩均论英雄”考核,让公司高层毅然决定把设在上海的总部搬到海宁。公司董秘谭才年回想当时的情景深有感触:“我们是观察了一段时间才搬的。2013年11月,海宁公布规上A类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排行榜,我们以亩均税收570.82万元位列第一。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从政府优先得到要素保障,为此我们提出再要193亩工业用地扩大再生产,很快得到了落实,我们的安正文化创意产业园一期得以落成。海宁能对我们企业如此重视垂青,我们为什么不在这里扎根壮大呢?”目前,总部回迁海宁的安正时尚,已经完成了上市,借力资本市场实现企业发展的“撑竿跳”。过去五年,一批优质项目得到及时有效的要素供给,海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的占比,从2013年占海宁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8.04%、19.18%、15.79%分别提升至2017年的33.5%、50.2%和28.7%,大大优化了当地工业经济结构。

  上周,浙江省召开了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再一次吹响了改革集结号。有人问:作为先行区的海宁将以怎样的姿态再深化、再出发?海宁市委书记朱建军说:“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在推进海宁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今年我们亩均评价体系的优化,更加突出调动企业积极性,进一步推动扶优扶强。我们会以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为契机,继续以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深入研究思考,全面深化改革,找出海宁方案!”


标签: 海宁;亩均论英雄;工业企业;税收;资源要素;经济质量;火星人
编辑: 贾晓雯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