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嘉兴  正文

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 海宁盐官打造城镇环境的小清新样本
2018-01-18 08:05:34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杨 茜 通讯员 沈小明

  冬日的清晨,充满暖意的阳光撒播大地。走进海宁市盐官镇,道路通畅有序,大街小巷清爽整洁,休闲绿地诗意盎然,年代久远的楼院独具风貌,一个清新、舒适、整洁的城镇图景跃然眼前。

  盐官镇是一个因工业而发展集聚起来的乡镇,镇域面积不大。2017年初以来,在全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大潮中,盐官镇立足自身特点,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街一巷抓起,从一店一厂管起,持续用力,久久为功,高标准、高效率、高水平推进当地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城镇基础设施得以提升、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管理机制不断优化、镇区形象焕然一新、经济发展步伐加快。“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打造城镇环境的小清新样本。”盐官镇党委书记査卫祥说,这是他们工作中的难点,也是他们工作中的亮点。如今,一个展现城镇工业发展历程的宜居、宜业、生态型小城镇已然缓缓走来。

  治出一个群众欢迎的“小清新”

  生活在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城镇,人人向往。群众这种最朴素、最简单的愿景,是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直接动力。盐官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视为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机遇。

  “整治范围1.09平方公里,整治项目21个。”盐官镇副镇长朱朔毅说,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盐官整治面积不算大,整治项目不算多,但始终坚持民意为先,注重产城融合,以“望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为整治要旨,着力为广大群众营造清新、舒适的生活环境。

  除在国家级卫生乡镇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环境卫生、公共秩序等整治,盐官还十分注重工业特色元素的融入,在城镇入镇口、街巷拐角、公园广场、雕塑景墙等节点,融入软磁、五金等产业特色元素,讲述盐官乡镇工业到特色产业的发展故事;注重建筑历史痕迹的保留和融入,对郭溪街临河老街区、老住宅加以改造,实施有机更新,体现“浙派民居”的特色。对市级历史文保“葛氏民宅”、“韩弄”老街区、镇中村进行修缮与提升,保留板搭门、五星下水管漏斗、绿色玻璃渣、马赛克等不同年代的历史建筑元素,以时间轴方式展现传统风貌,留住乡愁记忆;注重文化元素的融入,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把皮影戏、“盐官三把刀”、竹编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郭溪老街建筑中展示,在老建筑中焕发老传统的新活力。

  走在郭溪老街上,一旁是充满历史风貌的民居,一旁是清新漂亮的河道风景,微风吹过,颇让人有种岁月静好的味道。86岁的居民濮小波就住在这条街上。“我是土生土长的盐官人,退休后,一直在这里。”他告诉记者,整治后,家门口的环境越来越好了,这样的养老环境,他的子女也很羡慕,说要回来住。

  营造一个人人参与的“大环境”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目的是“为民”,关键还是建立有效机制,切实“靠民”,才能让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成果得以长期巩固,真正实现惠民利民。

  针对镇区临街商户越门经营、人行道乱停车等小城镇治理“顽疾”,以商户自律为突破口、以文明劝导为主要方式,2017年7月,盐官成功培育出嘉兴首支商户自律联盟。这支巡逻队由政府倡议、部门推动、商户自愿参加。截至目前,已经组织文明经营劝导活动10次,参与人员152人次,反馈问题42件。

  目前,盐官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21个项目,已经全部顺利完工。其间,群众配合度很高,而这绝对少不了当地“土专家工程顾问团”的功劳。这些“土专家”均是熟悉本地情况、掌握工程技术、热心公益事业的本地居民,2017年2月15日该顾问团成立以来,“土专家”们广泛参与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推进工作,发现问题123个,已经成为让群众信任的工程建设“第二甲方”。

  与此同时,盐官还建立起“红马甲服务志愿军”,开展“阳光六员”志愿服务行动,让志愿服务者成为政策法规宣传员、交通秩序劝导员、垃圾分类解说员、脏乱广告治理员、城镇建设示范员、扶贫帮困牵手员;建立起“朝夕携行安全先行队”,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安全行”活动等,家庭、学校、政府“三位一体”全力打造安全出行环境;实现“一店一策”,商家均自觉落实门前三包;获评2017年度“无违建乡镇(街道)”;群众对当地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满意度达99%……点滴行动和数字的背后,无不展现出群众对于盐官这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极大关注和用心支持,由此,也让盐官大步迈向了“通过创建改善城镇环境,通过环境改善提升居民素质,切实增强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创建和谐、文明、有序的小城镇人居环境”的目标。


标签: 群众;小清新;城镇环境;土专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编辑: 贾晓雯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