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培育种养循环体系打造绿色农业 获得点赞连连
2019-08-22 11:02:17
来源: 金华日报 记者 童阗韬 余菡

  近年来,婺城区全面落实农牧对接“一场一策”,大力推广“猪—沼—作物”“牛—沼—牧草”等生态循环模式,解决沼液使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从而打造绿色农业。

  生态循环模式让水果供不应求

  “供不应求,真的供不应求,今年光给黄桃套袋就已经超过了11万个,没想到还是不够。”谈及自己刚种没几年的锦绣黄桃,华源牧业农牧对接绿色循环体基地负责人吴启成直呼意想不到。

  在婺城区竹马乡向李村华源牧业农牧对接绿色循环体基地,120亩的土地上种植着锦绣黄桃、红美人柑橘以及少量的套种杂粮。说起锦绣黄桃独特的口感,吴启成认为有机肥立了大功。“早期蔬果种植采用化肥,但是化肥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低下,有机肥正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吴启成说。

  吴启成口中的有机肥,就来源于现有存栏生猪数千头的华源牧业有限公司。原来,该牧场猪粪在用于沼气发电后,可以产生50多吨的沼液、沼渣,成为基地和附近苗木庄稼种植户的有机肥。吴启成表示,自己在向李村的黄坞庵山上建设了可容纳600立方米的沼液储存池,并建有完善的管网体系,通过管道增压系统能将沼液输送至农场每棵果树,附近种植户有需要自己也会免费为他们提供有机肥。

  “往日人见人嫌的畜禽废弃物,如今通过农牧融合资源化利用派上大用场——基地不仅消纳了养猪场的排泄物,还可产生一笔不小的收益。”吴启成粗粗算过一笔账,以基地附近的水稻种植户为例,“猪-沼-作物”的生态循环模式可以帮他们每亩节约肥料成本280元左右。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自从建设了“猪-沼-作物”生态循环模式对沼液进行综合利用,农场里几乎已见不到化肥的身影。

  绿色生态农业让多方受益

  在婺城区蒋堂镇下汪村一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牧场,不少订单农业所需的农作物正茂盛生长。公司负责人阮水明表示,牧场订单农业离不开牧场自身提供的有机肥。

  一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牧场现有存栏奶牛1300余头,每天对所产生的粪污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的固体部分作为加工有机肥的原料,经厌氧发酵后沼液生态消纳处理,每年产生的2万吨沼液。“如果一次性将牧场全年处理的沼液倾倒在牧场种植瓜果蔬菜的土地上,算算足有12厘米深。”阮水明说。

  一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牧场自产的有机肥,着实降低了阮水明养殖的成本。“通过‘牛—沼—牧草’生态循环模式收获的牧草,价格成本比外面购买优质牧草低了200余元。”阮水明说。有机肥不仅使阮水明获益,让在牧场承包土地种植的种植户也收益颇丰,在牧场里,沼液对种植户们免费提供。阮水明说:“农户帮助牧场消纳沼液,解决了发展的后顾之忧,我们是互利互惠、共赢共享。”在一康的牧场里,有不少来自温岭的瓜农承包了田地种植西瓜。一名瓜农说:“牧场不仅免费为我们提供沼液,承包田地的价格也比外面低了不少,今年靠西瓜赚了十多万元呢。”

  在婺城区白龙桥镇腾跃生猪养殖场,养殖场每天产生的沼液全部都供给合作家庭农场和苗木基地。“这些全部都是养殖场自备沼液车上门提供服务的。”养殖场负责人王欢娜表示,为推动变废为宝,养殖场自备沼液车为农场提供上门服务,从收集沼液至运输到位,全程由养殖场负责,既为养殖场解除排污的后顾之忧,又帮助农场及周边农户提高土壤肥力,使养殖业走上绿色循环发展道路。

  事实上,婺城区对种养循环体系的构建,不仅提升了各种作物的品质,也改善了土质,获得点赞连连。

  培育绿色循环体

  培育建设农牧对接绿色循环体是深化推进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有效举措,也是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最经济有效、可持续运行的根本途径。

  据婺城区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婺城全区已建设农牧对接绿色循环体4家,全区40家养殖场已与百余家种植大户签订沼液消纳协议,为这些农业基地提供沼液配送。在解决畜禽排泄物污染的同时,预计每年为参与农牧对接的近百个农业基地节省化肥费用300余万元,增加经济效益近1000万元。

  据了解,婺城区畜牧兽医局每月2次深入养殖场指导养殖废弃物高水平综合利用工作,落实沼液规范使用导则,每个养殖场制定农牧对接“一场一策”方案,养殖场与种植大户签订协议,按照使用量点对点、量对量、时对时有效对接,现已基本实现养殖污染物全收集、全处理、全利用。

  此外,婺城还加强对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的日常维护、沼液贮运、沼液施用等专业户服务,每辆沼液车安装GPS定位系统,通过电子信息跟踪建立车辆运行监控系统。并通过出台政策,对购置槽罐车等设施按总投资的50%进行补助,提高养殖户积极性,降低资金压力。

  不仅如此,婺城区结合规模养殖场排泄物治理,以槽罐车为纽带,积极建立“内部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县域大循环” 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格局。内部小循环即一个养殖场将种养结合,进行配套计划、循环发展;园区中循环则为在同一产业园区内,不同业主间将种植业和养殖业无缝对接;区域大循环则以区为单位通过沼液配送车,将沼液按需配送至各农作物基地。生态循环畜牧业的发展,不仅环境得到改善,还为畜禽养殖拓展了空间,增加了种植业有机肥的使用量,起到环境治理、土壤改善、效益增加的三赢效果。  

标签:沼液;农牧;婺城区;对接;循环模式;牧场;养殖场;有机肥;生态;供不应求
编辑:白璐
精彩推荐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版权所有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金华  正文

婺城培育种养循环体系打造绿色农业 获得点赞连连
2019-08-22 11:02:17 来源: 金华日报 记者 童阗韬 余菡

  近年来,婺城区全面落实农牧对接“一场一策”,大力推广“猪—沼—作物”“牛—沼—牧草”等生态循环模式,解决沼液使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从而打造绿色农业。

  生态循环模式让水果供不应求

  “供不应求,真的供不应求,今年光给黄桃套袋就已经超过了11万个,没想到还是不够。”谈及自己刚种没几年的锦绣黄桃,华源牧业农牧对接绿色循环体基地负责人吴启成直呼意想不到。

  在婺城区竹马乡向李村华源牧业农牧对接绿色循环体基地,120亩的土地上种植着锦绣黄桃、红美人柑橘以及少量的套种杂粮。说起锦绣黄桃独特的口感,吴启成认为有机肥立了大功。“早期蔬果种植采用化肥,但是化肥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低下,有机肥正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吴启成说。

  吴启成口中的有机肥,就来源于现有存栏生猪数千头的华源牧业有限公司。原来,该牧场猪粪在用于沼气发电后,可以产生50多吨的沼液、沼渣,成为基地和附近苗木庄稼种植户的有机肥。吴启成表示,自己在向李村的黄坞庵山上建设了可容纳600立方米的沼液储存池,并建有完善的管网体系,通过管道增压系统能将沼液输送至农场每棵果树,附近种植户有需要自己也会免费为他们提供有机肥。

  “往日人见人嫌的畜禽废弃物,如今通过农牧融合资源化利用派上大用场——基地不仅消纳了养猪场的排泄物,还可产生一笔不小的收益。”吴启成粗粗算过一笔账,以基地附近的水稻种植户为例,“猪-沼-作物”的生态循环模式可以帮他们每亩节约肥料成本280元左右。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自从建设了“猪-沼-作物”生态循环模式对沼液进行综合利用,农场里几乎已见不到化肥的身影。

  绿色生态农业让多方受益

  在婺城区蒋堂镇下汪村一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牧场,不少订单农业所需的农作物正茂盛生长。公司负责人阮水明表示,牧场订单农业离不开牧场自身提供的有机肥。

  一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牧场现有存栏奶牛1300余头,每天对所产生的粪污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的固体部分作为加工有机肥的原料,经厌氧发酵后沼液生态消纳处理,每年产生的2万吨沼液。“如果一次性将牧场全年处理的沼液倾倒在牧场种植瓜果蔬菜的土地上,算算足有12厘米深。”阮水明说。

  一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牧场自产的有机肥,着实降低了阮水明养殖的成本。“通过‘牛—沼—牧草’生态循环模式收获的牧草,价格成本比外面购买优质牧草低了200余元。”阮水明说。有机肥不仅使阮水明获益,让在牧场承包土地种植的种植户也收益颇丰,在牧场里,沼液对种植户们免费提供。阮水明说:“农户帮助牧场消纳沼液,解决了发展的后顾之忧,我们是互利互惠、共赢共享。”在一康的牧场里,有不少来自温岭的瓜农承包了田地种植西瓜。一名瓜农说:“牧场不仅免费为我们提供沼液,承包田地的价格也比外面低了不少,今年靠西瓜赚了十多万元呢。”

  在婺城区白龙桥镇腾跃生猪养殖场,养殖场每天产生的沼液全部都供给合作家庭农场和苗木基地。“这些全部都是养殖场自备沼液车上门提供服务的。”养殖场负责人王欢娜表示,为推动变废为宝,养殖场自备沼液车为农场提供上门服务,从收集沼液至运输到位,全程由养殖场负责,既为养殖场解除排污的后顾之忧,又帮助农场及周边农户提高土壤肥力,使养殖业走上绿色循环发展道路。

  事实上,婺城区对种养循环体系的构建,不仅提升了各种作物的品质,也改善了土质,获得点赞连连。

  培育绿色循环体

  培育建设农牧对接绿色循环体是深化推进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有效举措,也是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最经济有效、可持续运行的根本途径。

  据婺城区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婺城全区已建设农牧对接绿色循环体4家,全区40家养殖场已与百余家种植大户签订沼液消纳协议,为这些农业基地提供沼液配送。在解决畜禽排泄物污染的同时,预计每年为参与农牧对接的近百个农业基地节省化肥费用300余万元,增加经济效益近1000万元。

  据了解,婺城区畜牧兽医局每月2次深入养殖场指导养殖废弃物高水平综合利用工作,落实沼液规范使用导则,每个养殖场制定农牧对接“一场一策”方案,养殖场与种植大户签订协议,按照使用量点对点、量对量、时对时有效对接,现已基本实现养殖污染物全收集、全处理、全利用。

  此外,婺城还加强对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的日常维护、沼液贮运、沼液施用等专业户服务,每辆沼液车安装GPS定位系统,通过电子信息跟踪建立车辆运行监控系统。并通过出台政策,对购置槽罐车等设施按总投资的50%进行补助,提高养殖户积极性,降低资金压力。

  不仅如此,婺城区结合规模养殖场排泄物治理,以槽罐车为纽带,积极建立“内部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县域大循环” 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格局。内部小循环即一个养殖场将种养结合,进行配套计划、循环发展;园区中循环则为在同一产业园区内,不同业主间将种植业和养殖业无缝对接;区域大循环则以区为单位通过沼液配送车,将沼液按需配送至各农作物基地。生态循环畜牧业的发展,不仅环境得到改善,还为畜禽养殖拓展了空间,增加了种植业有机肥的使用量,起到环境治理、土壤改善、效益增加的三赢效果。  

标签: 沼液;农牧;婺城区;对接;循环模式;牧场;养殖场;有机肥;生态;供不应求
编辑: 白璐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