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吴钩看了,断鸿声里,到处刀光剑影;应栏杆倚遍,古树林中,几度雪月风花。”这副对联正是永康市西溪影视基地的真实写照。
地处永康、东阳、磐安、缙云交界的西溪镇,自然风景如画,发源于该镇的西溪、东溪、棠溪,分别流向婺江和瓯江。其中东溪主流长17.6公里,先向西南流向镇区,再转向东北流入东阳江汇入婺江。三大水系如一条条丝带,缠绕着这个曾经深藏闺中,如今风情万种、名声远扬的影视小镇,为村民带来美好和希望。
启梦:一片树林的“蝴蝶效应”
8月8日,永康市西溪镇寺口村古樟树林内。
“各单位准备,演员到位,摄影、灯光到位,《倩女》第38场第一镜第一次,预备——咔”。
“每天都有剧组到西溪影视基地取景拍摄,最多时,单日接待达12个组。像今年拍摄的大戏《南烟斋笔录》剧组,一来就是一百多辆车,二三百人,场面真热闹。”西溪镇影视办主任陈德宝说。
“多亏当年溪滩改田的时候留下了这片樟树林,才有了今天的影视基地。”一旁的寺口村党支部书记董良彪感慨不已,这片近百亩的樟树林,里面有大小樟树3000多棵,其中百年以上的古樟树200多棵。清澈的东溪水缓缓穿林而过,两岸古树倒映水面,随波摇曳。置身林中,宛若仙境。
时间回到2014年7月,在横店拍摄抗战主题片的《游击英雄》剧组,急着寻找一处环境优美、有树林有小溪的外景地。多方寻找后,寺口村的樟树林走进横店剧组的视野。
原本是一次平常的取景拍摄,却深深触动了西溪镇党委政府。“当时镇班子经过与横店的对接和多次专题会议研究,决定主动接轨横店影视城,用自然风光激活经济,建立西溪影视基地,开拓影视文化产业发展之路。”西溪镇党委书记施志华介绍。
说干就干!寺口村立即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吸收自愿入股66多户村民,众筹1048万元成立影视文化公司,并相继开发秦汉军营、铁血战壕、大通客栈等室外拍摄景点。现在,西溪已建成24个室内外影视拍摄点,年接待剧组200个以上,仅寺口村樟树林一年的取景费收入就超百万元。
留下绿水青山,赢得金山银山。寺口村的发展,对于2014年全镇人均收入不到当时永康生活水平一半的西溪镇来说,无疑像一只蝴蝶扇动了西溪“美丽经济”的翅膀:
位于西溪镇东溪下游的石江村,曾经是闻名华东的“纺配之乡”。近年来,石江村走转型之路,陆续关停了纺配厂,在守护东溪水、创建村级美丽乡村上做文章,去年成功创建省3A级景区村;西溪村通过引进资本,打造集马术运动、婚纱摄影、影视拍摄于一体的跑马场;西山村发挥地理优势,开发高空玻璃桥、丛林探险、滑草体验等亲子类的休闲旅游景区。今年“五一”开园,一时爆红:4天游客量超过15万人次……
如今,到西溪影视基地去赏美景、尝美食、看拍戏、探剧组、访明星、当演员成为一种新的休闲旅游时尚。
新闻链接:5年来,西溪影视基地累计投入1亿多元,逐步形成“以寺口为核心,辐射桐塘、上坛、西山村等10多个行政村及周边乡镇”的20多个影视外景拍摄点,吸引了1000多部影视剧在此取景拍摄。2015年以来,西溪镇先后获评浙江十大旅游风情小镇、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文化小镇等,擦亮了西溪绿色生态金名片。
圆梦:“影视小镇”的幸福时光
“我这里有上万件道具,剧组有什么需要,基本都能满足。”
梅振华是土生土长的西溪人,已经年过半百的他从没想到,有一天会把影视产业作为自己的事业。六年前的一天,有个剧组找到他,希望帮忙找一批群众演员时,他嗅到了商机。
从最初的几个人,到现在的近万人,梅振华一手组建了当地的群演队伍。在他的手机里,有200多个演员群、8000多名群演资源,“就西溪这边,上到80岁、下到2岁的群演都有,而且保证2小时内到达片场!”
现在,近万名群演为前来西溪取景拍摄的剧组提供服务。不光是村民当起了群众演员,农户家里的鸡、狗、牛、羊等动物也参与拍摄,出场费从50~1000元/天不等,西溪的明星狗“豆豆”,在参与拍摄《神犬奇兵》时,出场费达到每天5000元。
影视产业,让村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变化。
西溪镇青山口村就上演了一出全村自编自导自演的“大戏”——《情系红军洞》:有着700多年历史的青山口村,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根据村里的老人回忆,在抗日战争时期,村郊荷塘坑驼头岩的红军洞曾藏过受伤的红军战士。
“我就想通过拍摄微电影的形式,宣传一下我们村。”青山口村党支部书记程浩峰说,既宣传了村,自己也过了一把演戏的瘾,这个片子后来还参赛得了奖。
为了鼓励村民参与影视旅游发展,享受影视产业带来的红利,西溪镇还专门出台政策,积极扶持村民创办民宿、农家乐等68家。在西溪开办农家乐的村民张宁说:“一个剧组进驻,基本都是几百人用餐,两三个剧组一来,就需要上千份餐食,生意更好了,收入更多了。”
更幸福的还有西溪镇的果农们。寨口村拥有3000亩蜜梨基地。以往村民都会为蜜梨的销售发愁,现在,客商“不请自来”了。西溪村村民任笑蓉夫妇,为此专门引进优良的香榧品种种植,一年增加收入十几万元。“环境好,有人来玩,产品就不愁卖了。”任笑蓉说,今年,要争取再扩种100亩,形成规模种植。
新闻链接:5年来,西溪影视基地累计吸引游客200多万人次,直接或间接拉动西溪美丽乡村发展,带动影视旅游产业从业人员超过1万人次,拉动消费近亿元。全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4600元提高到2018年的1.56万元,实现了村强民富的目标。
追梦:“二线一带”的西溪风情
“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路,符合西溪的实际,也是西溪的必然选择。”西溪镇党委书记施志华说,丰富的山水资源是西溪人民最宝贵的财富。全镇森林覆盖率65.9%,林木绿化率69.7%,常年气温比城区低3℃—5℃,被誉为“天然氧吧”。
近三年来,西溪镇每年接待的游客人数达到四五十万人次,今年西山景区开放后,预计西溪全年游客量将突破一百万人次,具备后发优势。但总体来看,西溪目前还处于比较初级的拍摄点建设上,特别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配套服务还远远不够。
如何破局?未来五年,西溪镇将以打造“二线一带”为主要内容,做好“影视+产业+旅游”的后半篇文章。
以寺口影视基地为起点,将金园民宿集聚村、石江3A景区村、西山景区串点成线,融入陈亮文化,打造“自然山水+人文资源”为一体的影视旅游风景线。今年3月,寺口村的影视旅游商业街区项目已启动,将成为西溪镇的影视、文化、旅游、经济中心。
以寨口千亩蜜梨、下赵蜜桃为核心打造精品水果采摘线。寨口村是“中国蜜梨之乡”,其周边的柏岩村千亩观光梯田、下赵村百亩蜜桃、西溪村百亩香榧已成为西溪实现农业产业振兴、强村富民的保障。
从棠溪到义门、百念秤到上马,四个村子一溪相连,古建筑成片,海拔400多米,空气清新,气温适宜,将成为休闲旅游与养生新的选择,为西溪镇带来上千万元的消费产值。
新闻链接:5年来,西溪镇累计植树造林、绿化2030亩。投入1410万元完成柏岩溪小流域整治,境内三大主要河流水质均达到Ⅲ类,最大化保存、发展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未来,西溪镇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致力打造“生态影视基地、休闲养生福地”,实现“影视引人、旅游留客”的目标,完善影视旅游全产业链,努力实现乡村振兴。
“把吴钩看了,断鸿声里,到处刀光剑影;应栏杆倚遍,古树林中,几度雪月风花。”这副对联正是永康市西溪影视基地的真实写照。
地处永康、东阳、磐安、缙云交界的西溪镇,自然风景如画,发源于该镇的西溪、东溪、棠溪,分别流向婺江和瓯江。其中东溪主流长17.6公里,先向西南流向镇区,再转向东北流入东阳江汇入婺江。三大水系如一条条丝带,缠绕着这个曾经深藏闺中,如今风情万种、名声远扬的影视小镇,为村民带来美好和希望。
启梦:一片树林的“蝴蝶效应”
8月8日,永康市西溪镇寺口村古樟树林内。
“各单位准备,演员到位,摄影、灯光到位,《倩女》第38场第一镜第一次,预备——咔”。
“每天都有剧组到西溪影视基地取景拍摄,最多时,单日接待达12个组。像今年拍摄的大戏《南烟斋笔录》剧组,一来就是一百多辆车,二三百人,场面真热闹。”西溪镇影视办主任陈德宝说。
“多亏当年溪滩改田的时候留下了这片樟树林,才有了今天的影视基地。”一旁的寺口村党支部书记董良彪感慨不已,这片近百亩的樟树林,里面有大小樟树3000多棵,其中百年以上的古樟树200多棵。清澈的东溪水缓缓穿林而过,两岸古树倒映水面,随波摇曳。置身林中,宛若仙境。
时间回到2014年7月,在横店拍摄抗战主题片的《游击英雄》剧组,急着寻找一处环境优美、有树林有小溪的外景地。多方寻找后,寺口村的樟树林走进横店剧组的视野。
原本是一次平常的取景拍摄,却深深触动了西溪镇党委政府。“当时镇班子经过与横店的对接和多次专题会议研究,决定主动接轨横店影视城,用自然风光激活经济,建立西溪影视基地,开拓影视文化产业发展之路。”西溪镇党委书记施志华介绍。
说干就干!寺口村立即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吸收自愿入股66多户村民,众筹1048万元成立影视文化公司,并相继开发秦汉军营、铁血战壕、大通客栈等室外拍摄景点。现在,西溪已建成24个室内外影视拍摄点,年接待剧组200个以上,仅寺口村樟树林一年的取景费收入就超百万元。
留下绿水青山,赢得金山银山。寺口村的发展,对于2014年全镇人均收入不到当时永康生活水平一半的西溪镇来说,无疑像一只蝴蝶扇动了西溪“美丽经济”的翅膀:
位于西溪镇东溪下游的石江村,曾经是闻名华东的“纺配之乡”。近年来,石江村走转型之路,陆续关停了纺配厂,在守护东溪水、创建村级美丽乡村上做文章,去年成功创建省3A级景区村;西溪村通过引进资本,打造集马术运动、婚纱摄影、影视拍摄于一体的跑马场;西山村发挥地理优势,开发高空玻璃桥、丛林探险、滑草体验等亲子类的休闲旅游景区。今年“五一”开园,一时爆红:4天游客量超过15万人次……
如今,到西溪影视基地去赏美景、尝美食、看拍戏、探剧组、访明星、当演员成为一种新的休闲旅游时尚。
新闻链接:5年来,西溪影视基地累计投入1亿多元,逐步形成“以寺口为核心,辐射桐塘、上坛、西山村等10多个行政村及周边乡镇”的20多个影视外景拍摄点,吸引了1000多部影视剧在此取景拍摄。2015年以来,西溪镇先后获评浙江十大旅游风情小镇、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文化小镇等,擦亮了西溪绿色生态金名片。
圆梦:“影视小镇”的幸福时光
“我这里有上万件道具,剧组有什么需要,基本都能满足。”
梅振华是土生土长的西溪人,已经年过半百的他从没想到,有一天会把影视产业作为自己的事业。六年前的一天,有个剧组找到他,希望帮忙找一批群众演员时,他嗅到了商机。
从最初的几个人,到现在的近万人,梅振华一手组建了当地的群演队伍。在他的手机里,有200多个演员群、8000多名群演资源,“就西溪这边,上到80岁、下到2岁的群演都有,而且保证2小时内到达片场!”
现在,近万名群演为前来西溪取景拍摄的剧组提供服务。不光是村民当起了群众演员,农户家里的鸡、狗、牛、羊等动物也参与拍摄,出场费从50~1000元/天不等,西溪的明星狗“豆豆”,在参与拍摄《神犬奇兵》时,出场费达到每天5000元。
影视产业,让村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变化。
西溪镇青山口村就上演了一出全村自编自导自演的“大戏”——《情系红军洞》:有着700多年历史的青山口村,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根据村里的老人回忆,在抗日战争时期,村郊荷塘坑驼头岩的红军洞曾藏过受伤的红军战士。
“我就想通过拍摄微电影的形式,宣传一下我们村。”青山口村党支部书记程浩峰说,既宣传了村,自己也过了一把演戏的瘾,这个片子后来还参赛得了奖。
为了鼓励村民参与影视旅游发展,享受影视产业带来的红利,西溪镇还专门出台政策,积极扶持村民创办民宿、农家乐等68家。在西溪开办农家乐的村民张宁说:“一个剧组进驻,基本都是几百人用餐,两三个剧组一来,就需要上千份餐食,生意更好了,收入更多了。”
更幸福的还有西溪镇的果农们。寨口村拥有3000亩蜜梨基地。以往村民都会为蜜梨的销售发愁,现在,客商“不请自来”了。西溪村村民任笑蓉夫妇,为此专门引进优良的香榧品种种植,一年增加收入十几万元。“环境好,有人来玩,产品就不愁卖了。”任笑蓉说,今年,要争取再扩种100亩,形成规模种植。
新闻链接:5年来,西溪影视基地累计吸引游客200多万人次,直接或间接拉动西溪美丽乡村发展,带动影视旅游产业从业人员超过1万人次,拉动消费近亿元。全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4600元提高到2018年的1.56万元,实现了村强民富的目标。
追梦:“二线一带”的西溪风情
“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路,符合西溪的实际,也是西溪的必然选择。”西溪镇党委书记施志华说,丰富的山水资源是西溪人民最宝贵的财富。全镇森林覆盖率65.9%,林木绿化率69.7%,常年气温比城区低3℃—5℃,被誉为“天然氧吧”。
近三年来,西溪镇每年接待的游客人数达到四五十万人次,今年西山景区开放后,预计西溪全年游客量将突破一百万人次,具备后发优势。但总体来看,西溪目前还处于比较初级的拍摄点建设上,特别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配套服务还远远不够。
如何破局?未来五年,西溪镇将以打造“二线一带”为主要内容,做好“影视+产业+旅游”的后半篇文章。
以寺口影视基地为起点,将金园民宿集聚村、石江3A景区村、西山景区串点成线,融入陈亮文化,打造“自然山水+人文资源”为一体的影视旅游风景线。今年3月,寺口村的影视旅游商业街区项目已启动,将成为西溪镇的影视、文化、旅游、经济中心。
以寨口千亩蜜梨、下赵蜜桃为核心打造精品水果采摘线。寨口村是“中国蜜梨之乡”,其周边的柏岩村千亩观光梯田、下赵村百亩蜜桃、西溪村百亩香榧已成为西溪实现农业产业振兴、强村富民的保障。
从棠溪到义门、百念秤到上马,四个村子一溪相连,古建筑成片,海拔400多米,空气清新,气温适宜,将成为休闲旅游与养生新的选择,为西溪镇带来上千万元的消费产值。
新闻链接:5年来,西溪镇累计植树造林、绿化2030亩。投入1410万元完成柏岩溪小流域整治,境内三大主要河流水质均达到Ⅲ类,最大化保存、发展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未来,西溪镇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致力打造“生态影视基地、休闲养生福地”,实现“影视引人、旅游留客”的目标,完善影视旅游全产业链,努力实现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