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闸没开通前,上游船上不去,我们的货都是在兰溪码头卸下,转到大货车上,现在可以直接开到目的地附近再卸货。”昨天,刚刚从衢州市龙游县桥头江返航的“船老大”张党棉告诉记者,这样不仅能节约时间,也省下了不少成本。在浙江境内从事货物运输10多年的她,感叹遇上了好时候。
钱塘江中上游航运恢复后 运力相当于一条复线铁路
张党棉是江苏泰州人,从事水上货物运输近30年了。“最早是在我们江苏那边跑,2000年前后,浙江经济发展快,这边更有市场,我就转到这边来了。”张党棉说,她的船主要是做煤炭运输。以这次为例,就是受客户委托,拉了一船煤从嘉兴乍浦过来,运到龙游。
“算起来应该是通航以后第三次过来了,我们的船在港航的系统里登记过,流程也熟悉,很顺利地通过了闸口。”张党棉说。在姚家枢纽的闸口控制室,记者看到巨大的电子显示屏被分成了6块,分别对着远处的江面、闸口、机房等重点管控领域。“现在都是电子化、无纸化操作,一般上游来的船在女埠服务区报港,下游来的船在洋港服务区报港,我们这边收到后就会做好接应准备。”分管运行的副总经理吴唯唯说,报船后系统会自动核对船只和货运信息,核对无误的话,半来个小时就能通过闸口。
据他介绍,钱塘江中上游航道作为一条黄金水道,最大的好处是有利于降低沿江企业的物流成本,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据不完全测算,钱塘江中上游航运恢复后,运力相当于一条复线铁路或两条四车道高速公路,每年可直接节约运费9亿元以上。
内河航运运输体系 重新担负起海洋经济时代
在枢纽站建成之前,沉寂多年的金华水运,无四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为此,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利好纷至沓来,“内河复兴计划”的号角再次吹响,金华拟通过实施衢江金华段航运开发工程、兰江航道五升四整治改造工程及兰溪三江口单项养护工程,着力构建“干线航道等级高,港口吞吐能力强,联合疏运效率好”的内河航运运输体系,重新担负起海洋经济时代,“三江之汇、七省通衢”的内河航运枢纽责任。
据统计,自今年1月2日衢江正式通航以来,金华市游埠、姚家两个船闸过闸总船舶数780艘次,载货船舶数436艘,空载船舶数344艘,重载211228吨,其中矿建4092吨,占1.94%。煤炭95412吨,占45.17%。钢材28438吨,占13.46%。农副产品7416吨,占3.56%。黄沙14396吨,占6.82%。石子5680吨,占2.69%。其他55694吨,占26.37% 。
衢江通航后,金华市也有了水上出海通道,运输船舶经衢江、兰江,东可达上海、宁波等国际性港口,北可通京杭大运河抵达济宁,西可上溯到宜宾,通达的航道网已初步成型,实现了“通江达海”的目标。
航道的疏浚、枢纽的建成 两岸群众迎来新一轮发展良机
作为钱塘江中上游航运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金华市“综合交通廊道”重大战略部署之一,两座枢纽在航运以外,还兼具发电、改善水环境、农田灌溉等多项综合功能。
以姚家枢纽为例,距离闸口550米的地方,矗立的灰色建筑就是变电房。正中央的盖板下,是一组灯泡式贯流机组,双机四台,单台发电量在3.2兆瓦。随着轰隆隆的水流冲击声,流进去的水,会变成股股电流,并入国家电网,输送到千家万户。“去年12月9日,姚家枢纽第一台发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目前四台机组处于满负荷发电状况,每小时可发出电量为12800千瓦时。”吴唯唯说,稍后并入电网的游埠船闸,也已完成发电3150万千瓦时。
在变电房的西侧,鲜花、绿植掩映的游步道,则成了周边村庄的一道美丽风景线,住在附近的村民晨间、傍晚,会三五成群地到整洁干净的堤岸上纳凉、散步。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建设之初,考虑到分列在两岸的游埠镇和上华街道群众,被宽阔的衢江阻隔,通行要绕道数十公里,很不便利,姚家枢纽就采用了桥坝结合的模式,连建设船闸和泄洪闸时的围堰都拿来填筑接线。随着它的建成,游埠镇和上华街道乃至金华洋埠、罗埠等两岸群众可以方便地通过坝桥互通,往来变得十分方便。
回看历史,这几个镇虽然分属不同的区域管辖,但都在衢江边,地域相连、人员相亲、文化相近。也都曾因水运而兴,近50年因航道没落而落于弱势。有了航道的疏浚、枢纽的建成,又携手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良机。
“城镇缘水而建,经济沿水而兴”, 内河航运具有成本低、能耗低、污染轻、效益高的比较优势,对流域经济发展有较强的带动作用。根据金华港航水路运输需求预测,若水路运输预测需求量转化为港口吞吐量,则水路运输到2020年可节约社会运输成本6.15亿元,对GDP的贡献约19.8亿元,创造近3.6万个就业岗位,环境成本可节约3.7亿~13.0亿元;到2030年可节约社会运输成本9.89亿元,对GDP的贡献约30.8亿元,创造近5.6万个就业岗位,环境成本可节约5.9亿~20.3亿元。这笔生态文明、集约发展的经济账,让金华人充满期待。
“船闸没开通前,上游船上不去,我们的货都是在兰溪码头卸下,转到大货车上,现在可以直接开到目的地附近再卸货。”昨天,刚刚从衢州市龙游县桥头江返航的“船老大”张党棉告诉记者,这样不仅能节约时间,也省下了不少成本。在浙江境内从事货物运输10多年的她,感叹遇上了好时候。
钱塘江中上游航运恢复后 运力相当于一条复线铁路
张党棉是江苏泰州人,从事水上货物运输近30年了。“最早是在我们江苏那边跑,2000年前后,浙江经济发展快,这边更有市场,我就转到这边来了。”张党棉说,她的船主要是做煤炭运输。以这次为例,就是受客户委托,拉了一船煤从嘉兴乍浦过来,运到龙游。
“算起来应该是通航以后第三次过来了,我们的船在港航的系统里登记过,流程也熟悉,很顺利地通过了闸口。”张党棉说。在姚家枢纽的闸口控制室,记者看到巨大的电子显示屏被分成了6块,分别对着远处的江面、闸口、机房等重点管控领域。“现在都是电子化、无纸化操作,一般上游来的船在女埠服务区报港,下游来的船在洋港服务区报港,我们这边收到后就会做好接应准备。”分管运行的副总经理吴唯唯说,报船后系统会自动核对船只和货运信息,核对无误的话,半来个小时就能通过闸口。
据他介绍,钱塘江中上游航道作为一条黄金水道,最大的好处是有利于降低沿江企业的物流成本,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据不完全测算,钱塘江中上游航运恢复后,运力相当于一条复线铁路或两条四车道高速公路,每年可直接节约运费9亿元以上。
内河航运运输体系 重新担负起海洋经济时代
在枢纽站建成之前,沉寂多年的金华水运,无四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为此,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利好纷至沓来,“内河复兴计划”的号角再次吹响,金华拟通过实施衢江金华段航运开发工程、兰江航道五升四整治改造工程及兰溪三江口单项养护工程,着力构建“干线航道等级高,港口吞吐能力强,联合疏运效率好”的内河航运运输体系,重新担负起海洋经济时代,“三江之汇、七省通衢”的内河航运枢纽责任。
据统计,自今年1月2日衢江正式通航以来,金华市游埠、姚家两个船闸过闸总船舶数780艘次,载货船舶数436艘,空载船舶数344艘,重载211228吨,其中矿建4092吨,占1.94%。煤炭95412吨,占45.17%。钢材28438吨,占13.46%。农副产品7416吨,占3.56%。黄沙14396吨,占6.82%。石子5680吨,占2.69%。其他55694吨,占26.37% 。
衢江通航后,金华市也有了水上出海通道,运输船舶经衢江、兰江,东可达上海、宁波等国际性港口,北可通京杭大运河抵达济宁,西可上溯到宜宾,通达的航道网已初步成型,实现了“通江达海”的目标。
航道的疏浚、枢纽的建成 两岸群众迎来新一轮发展良机
作为钱塘江中上游航运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金华市“综合交通廊道”重大战略部署之一,两座枢纽在航运以外,还兼具发电、改善水环境、农田灌溉等多项综合功能。
以姚家枢纽为例,距离闸口550米的地方,矗立的灰色建筑就是变电房。正中央的盖板下,是一组灯泡式贯流机组,双机四台,单台发电量在3.2兆瓦。随着轰隆隆的水流冲击声,流进去的水,会变成股股电流,并入国家电网,输送到千家万户。“去年12月9日,姚家枢纽第一台发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目前四台机组处于满负荷发电状况,每小时可发出电量为12800千瓦时。”吴唯唯说,稍后并入电网的游埠船闸,也已完成发电3150万千瓦时。
在变电房的西侧,鲜花、绿植掩映的游步道,则成了周边村庄的一道美丽风景线,住在附近的村民晨间、傍晚,会三五成群地到整洁干净的堤岸上纳凉、散步。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建设之初,考虑到分列在两岸的游埠镇和上华街道群众,被宽阔的衢江阻隔,通行要绕道数十公里,很不便利,姚家枢纽就采用了桥坝结合的模式,连建设船闸和泄洪闸时的围堰都拿来填筑接线。随着它的建成,游埠镇和上华街道乃至金华洋埠、罗埠等两岸群众可以方便地通过坝桥互通,往来变得十分方便。
回看历史,这几个镇虽然分属不同的区域管辖,但都在衢江边,地域相连、人员相亲、文化相近。也都曾因水运而兴,近50年因航道没落而落于弱势。有了航道的疏浚、枢纽的建成,又携手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良机。
“城镇缘水而建,经济沿水而兴”, 内河航运具有成本低、能耗低、污染轻、效益高的比较优势,对流域经济发展有较强的带动作用。根据金华港航水路运输需求预测,若水路运输预测需求量转化为港口吞吐量,则水路运输到2020年可节约社会运输成本6.15亿元,对GDP的贡献约19.8亿元,创造近3.6万个就业岗位,环境成本可节约3.7亿~13.0亿元;到2030年可节约社会运输成本9.89亿元,对GDP的贡献约30.8亿元,创造近5.6万个就业岗位,环境成本可节约5.9亿~20.3亿元。这笔生态文明、集约发展的经济账,让金华人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