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作坊到租赁标准厂房,再到拥有自己的厂房,温州人章传国经过十多年的打拼,今年终于在浦江东部挂锁产业园圆了企业“家”的梦。
首付20%就能拥有自己的厂房;安保、消防、保洁一概不用操心;员工能免费住宿,上下班只隔一条街……目前,已经有160多家企业在园区内安了“家”。一座汇聚了挂锁行业小微企业的产业新城正在浦江东部崛起。
园区为企业圆梦
小微企业有“家”踏实
章传国在义乌生产经营锁具十多年,由于租赁厂房的不固定性,一次次的搬迁让他不堪其烦。“厂房买不买,在哪里买?”这个想法在他的脑子里转了多年。
经过细致地考察对比,前不久,他连人带设备从义乌搬进了浦江东部挂锁产业园。“大货车整整搬了20多车。”入驻园区后他如释重负,“企业有了家,我才真正感觉到自己是企业家。”
浦江东部挂锁产业园是2018年4月投产开园的工业地产项目,可以分割产权,分层、分栋销售厂房。此外,还能为企业提供担保并向银行按揭贷款,帮助小微企业自购厂房。
“算下来,我之前每年50万元的房租刚好能还购房贷款。再付10年,这2600平方米的厂房就是我自己的。”章传国说,“入驻园区后,再也不用担心房东说不租了、涨价了,可以安心生产运营,实现每年营业额递增30%的目标。”
相较于章传国的信心满满,作为首批入园企业,浩天锁业的老板郑齐海已经在稳健起航的路上。
今年是郑齐海办厂的第20个年头,以生产挂锁配件和钥匙为主。“做梦都想要一个固定的厂房。”一年前,他从破旧的老厂房搬入崭新的挂锁园区,工人从50人减少到10人,产值却翻了一番。能实现这样的跨越,郑齐海总结说,“有了厂房,办事就踏实。”
技术出身的郑齐海很明白,企业要发展,“机器换人”是必经之路,在减少人工成本的同时,还能有效避免员工管理的掣肘。但是,困于没有自己的厂房,他一直不敢大量购置机器设备。
在了解了浦江东部挂锁产业园的产权分割机制后,郑齐海果断支付了70万元的首付,买下1100平方米的厂房,“剩下的可以慢慢按揭,帮我渡过资金难关。”此后,他陆续购买了洗槽机、压花机、冲牙花机等近30台机器设备,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一个员工可以同时看管16台机器,一天能生产2吨产品。买了新厂房,上了新设备,发展顺理成章。
郑齐海在给企业安家的同时,还给员工购买了宿舍。来自贵州的周礼富夫妇是厂里十多年的老员工。“新厂的工作环境好多了,宽敞干净,住着老板提供的宿舍舒服安全。”去年夫妻俩攒下十余万元的存款,讲起当下的生活,周礼富很满意。
业主产生凝聚力
为园区发展共谋对策
挂锁是浦江的一大传统行业。经过近40年的发展,行业规模不断壮大,工艺技术和产品类别持续更新拓展。产品远销全球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年产量超13亿把,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5%以上。
然而,大体量下却一直是长期以来低成本加工的初级阶段,同质化、无序化竞争现象普遍。浦江从2016年开始全面开展挂锁产业规范整治,并引进万洋集团,共同开发建设东部挂锁产业园。
园区占地455亩,一期厂房已满额入住,整合了钻孔、锁体、钥匙、弹簧、喷漆、拉丝等挂锁行业的上下游全产业链,不仅免除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运输成本,还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
厂房沿街的40余间营业房,包含了食堂、诊所、超市、银行、面馆和水果店等多种业态,便利厂区员工的日常生活。
园区带动挂锁行业向产业集群升级,也让业主们凝心聚力。“每年春节后企业都会迎来招工高峰期,园区可以规划设置集中招工区域,只要来应聘的都管午饭,增加吸引力。”郑齐海爱和园区管理员拉家常,像个社区老业主一样关心园区建设,常常给园区发展献计献策。
在采访中,留人和招工是目前企业主集中关心的问题。黄体松的企业自去年7月搬入园区,在高效能机器的带动下,年产值很快就实现了翻番。“现在,解决留人问题是企业面临最大的挑战。”他说,有老员工由于孩子上学问题提出了辞职,“免费公寓、升职加薪这些办法都不能弥补外地员工对孩子陪伴的缺失,希望园区周边能够多一些民工子弟学校,帮助解决子女教育问题才能真正留住老员工。”
黄体松说,如今的外地年轻员工和老一辈打工者大不相同,在工资待遇之外,还要尽量满足他们的精神生活和未来规划。“员工有了被尊重的感觉,才能激发他们的工匠精神。”在人才问题上,企业主傅化旺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公司主营出口业务,从义乌搬入园区后,正急需外贸人才共同开拓国外市场,“由于园区地段较偏,招聘高层次人才还有些困难,期待园区周边能尽快完善人才配套设施。”
目前,园区二期正在建设中。据园区负责人介绍,建成后将有品牌运营中心、产品研发中心、审批服务中心、人才公寓、电影院、大型超市等配套生产、生活设施。届时整个园区能容纳300家企业,提供12000个就业岗位。
从小作坊到租赁标准厂房,再到拥有自己的厂房,温州人章传国经过十多年的打拼,今年终于在浦江东部挂锁产业园圆了企业“家”的梦。
首付20%就能拥有自己的厂房;安保、消防、保洁一概不用操心;员工能免费住宿,上下班只隔一条街……目前,已经有160多家企业在园区内安了“家”。一座汇聚了挂锁行业小微企业的产业新城正在浦江东部崛起。
园区为企业圆梦
小微企业有“家”踏实
章传国在义乌生产经营锁具十多年,由于租赁厂房的不固定性,一次次的搬迁让他不堪其烦。“厂房买不买,在哪里买?”这个想法在他的脑子里转了多年。
经过细致地考察对比,前不久,他连人带设备从义乌搬进了浦江东部挂锁产业园。“大货车整整搬了20多车。”入驻园区后他如释重负,“企业有了家,我才真正感觉到自己是企业家。”
浦江东部挂锁产业园是2018年4月投产开园的工业地产项目,可以分割产权,分层、分栋销售厂房。此外,还能为企业提供担保并向银行按揭贷款,帮助小微企业自购厂房。
“算下来,我之前每年50万元的房租刚好能还购房贷款。再付10年,这2600平方米的厂房就是我自己的。”章传国说,“入驻园区后,再也不用担心房东说不租了、涨价了,可以安心生产运营,实现每年营业额递增30%的目标。”
相较于章传国的信心满满,作为首批入园企业,浩天锁业的老板郑齐海已经在稳健起航的路上。
今年是郑齐海办厂的第20个年头,以生产挂锁配件和钥匙为主。“做梦都想要一个固定的厂房。”一年前,他从破旧的老厂房搬入崭新的挂锁园区,工人从50人减少到10人,产值却翻了一番。能实现这样的跨越,郑齐海总结说,“有了厂房,办事就踏实。”
技术出身的郑齐海很明白,企业要发展,“机器换人”是必经之路,在减少人工成本的同时,还能有效避免员工管理的掣肘。但是,困于没有自己的厂房,他一直不敢大量购置机器设备。
在了解了浦江东部挂锁产业园的产权分割机制后,郑齐海果断支付了70万元的首付,买下1100平方米的厂房,“剩下的可以慢慢按揭,帮我渡过资金难关。”此后,他陆续购买了洗槽机、压花机、冲牙花机等近30台机器设备,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一个员工可以同时看管16台机器,一天能生产2吨产品。买了新厂房,上了新设备,发展顺理成章。
郑齐海在给企业安家的同时,还给员工购买了宿舍。来自贵州的周礼富夫妇是厂里十多年的老员工。“新厂的工作环境好多了,宽敞干净,住着老板提供的宿舍舒服安全。”去年夫妻俩攒下十余万元的存款,讲起当下的生活,周礼富很满意。
业主产生凝聚力
为园区发展共谋对策
挂锁是浦江的一大传统行业。经过近40年的发展,行业规模不断壮大,工艺技术和产品类别持续更新拓展。产品远销全球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年产量超13亿把,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5%以上。
然而,大体量下却一直是长期以来低成本加工的初级阶段,同质化、无序化竞争现象普遍。浦江从2016年开始全面开展挂锁产业规范整治,并引进万洋集团,共同开发建设东部挂锁产业园。
园区占地455亩,一期厂房已满额入住,整合了钻孔、锁体、钥匙、弹簧、喷漆、拉丝等挂锁行业的上下游全产业链,不仅免除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运输成本,还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
厂房沿街的40余间营业房,包含了食堂、诊所、超市、银行、面馆和水果店等多种业态,便利厂区员工的日常生活。
园区带动挂锁行业向产业集群升级,也让业主们凝心聚力。“每年春节后企业都会迎来招工高峰期,园区可以规划设置集中招工区域,只要来应聘的都管午饭,增加吸引力。”郑齐海爱和园区管理员拉家常,像个社区老业主一样关心园区建设,常常给园区发展献计献策。
在采访中,留人和招工是目前企业主集中关心的问题。黄体松的企业自去年7月搬入园区,在高效能机器的带动下,年产值很快就实现了翻番。“现在,解决留人问题是企业面临最大的挑战。”他说,有老员工由于孩子上学问题提出了辞职,“免费公寓、升职加薪这些办法都不能弥补外地员工对孩子陪伴的缺失,希望园区周边能够多一些民工子弟学校,帮助解决子女教育问题才能真正留住老员工。”
黄体松说,如今的外地年轻员工和老一辈打工者大不相同,在工资待遇之外,还要尽量满足他们的精神生活和未来规划。“员工有了被尊重的感觉,才能激发他们的工匠精神。”在人才问题上,企业主傅化旺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公司主营出口业务,从义乌搬入园区后,正急需外贸人才共同开拓国外市场,“由于园区地段较偏,招聘高层次人才还有些困难,期待园区周边能尽快完善人才配套设施。”
目前,园区二期正在建设中。据园区负责人介绍,建成后将有品牌运营中心、产品研发中心、审批服务中心、人才公寓、电影院、大型超市等配套生产、生活设施。届时整个园区能容纳300家企业,提供12000个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