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文风浓郁之地 红色基因永传承
2019-04-26 16:17:49
来源: 金华晚报 赵如芳 施强忠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在金华城的东大门,金东区开发的前沿,有一个名中带孝的街道——东孝街道。走进一个个村庄,几百年的参天大树、雕花精美的老宅、文化礼堂里的名人事迹,无不彰显着这里的深厚底蕴。北山四先生之一金履祥的后人迁居于此,获建“乐善好施”坊的善士金律居住在此,两度在家中接待秋瑾的金南山成长在此,较早成立地下党支部的施坤炉教书在此……数百年来,这一片文风浓郁之地,走出了一个个革命先驱,留下了闪光的足迹,激励着后人。

  宋元时期,金华学派诞生了四位著名学者: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时称“北山四先生”。“仁山先生”金履祥居住在兰溪,元致和年间,他的第三孙金若龙从临海过道金华回兰溪,途经东藕塘(湖),见湖中荷花与岸边杨柳相映成辉,景色宜人,遂从兰溪迁居于此。那是一场700多年前的乔迁。

  大约400年后,东藕塘金氏出了一位名叫金律的后辈,以乐善好施之名光宗耀祖。金律从过政,“恩例监贡,考职侯选州同,例膺州司马”。但后人猜测,他积聚大量田产和财富,应该还是经商所得,估计开过钱庄。

  金律一生修路造桥建亭无数,如湖林桥、白云桥、亲恩亭、乐善亭等。金华的通济桥修到一半,因为缺乏资金停了下来,他慷慨解囊,捐修一个桥洞。此外,他还接济族中贫穷孤寡之人。《藕湖金氏宗谱》记载:“凡有饥寒困苦及不能嫁娶者,效文正公义田法助之;佃户则减除积例重秤,田银田工有累欠租谷者,免之……遇荒辙两眉蹙皱,公币施济外更独行捐赠;遇有贫困者求助,即资以谷若干、银若干……”

  金律还热衷办学,他在自家七进厅后花园中建起奎光阁作为书院,聘请知名学者讲学,曾经主讲过金华丽正书院的经师王崇炳也来此担任主讲。七进厅里的许多房舍成了学生的宿舍,供远道求学的学生居住。

  作为“北山四先生”的后人,金律还求购四先生的著作,交给在奎光阁教书的先生们校雠,由自家的印书坊刻版出版。

  金律的乐善好施,在《金华征献略》中有记载:“孔时(金律的字)在金华仅中赀,而慷慨好义于今鲜偶。”意思是说,在金华范围内,金律的经济实力只算中等,但他慷慨而为的善事却无人能比。

  1755年,金律去世。两年后,为褒奖他一生行善,一个高大的“乐善好施”牌坊树立在村中。牌坊最上面有“恩荣”两个大字,“乐善好施”四字下有一行小字“为浙东善士金律立”。200多年过去了,连接着牌坊的老房子渐渐倒塌,但牌坊依然屹立在路边,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见,两块写有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树立一旁,彰显着它的价值。

  金若龙带领族人在东藕塘定居后,1466年,有一部分后人繁衍到了另一个地方——雅芳埠村。

  村名文雅,也接地气,因为埠头真实存在过。村南是绵延不息的义乌江,一路往西,通往兰江、富春江、钱塘江。曾经,大量的农产品从埠头运出去,大量的生活用品从埠头运进来。有头脑的人买船跑运输,渐渐发家,打造庭院,培养儿女读书,由此留下了不少气派的建筑遗产,也留下了荡气回肠的故事。

  生活在这个村里的人,几乎都听说过“6座山”。清朝末年,一个叫金锦达的大户人家生了6个儿子,每个儿子的名字里都带有“山”字,岳山、长山、南山、华山、琪山……其中,二子金南山的名气较大。

  金南山出生在1877年,19岁考上秀才,1904年出资在藕湖金氏宗祠创办学堂。同年8月,他赴日本求学,在那里结识了秋瑾等人,思想由维新改良转向革命。1905年,日本政府应清政府的要求,颁布《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留学生们纷纷回国。1906年,秋瑾回国创办光复会,金南山也回国,与她一起从事反抗清廷、推翻旧社会的革命工作。秋瑾曾先后到诸暨、义乌、金华、兰溪等地联络会党,商量起义之事。在1907年1月下旬至3月初,她两次到金华秘密活动,都寄居金南山家中,一同商议革命活动。金南山的弟弟金长山曾亲眼目睹此事,并记录下来:“每到夜深人静之时,兄长与秋瑾徜徉于东藕塘堤散步密谈,不时慷慨悲歌。”

  1907年,秋瑾策划的起义失败,于7月在绍兴从容就义。闻此噩耗,金南山赋诗表达哀思:“落地有根皆勤节,抵天无力暂低头,若是朝朝遭困压,令它枝干也横抽。”而后,他避难出走,流亡绍兴,落下疾病。

  武昌起义成功后,金南山回到故里,主持赤松乡的民主自治运动。在他的领导下,赤松乡成了“首善自治区”。然而,由于日夜操劳,金南山痼疾发作,直至失音,一病不起。1915年9月,他离世长辞,年仅39岁。

  一个世纪过去了,金南山的事迹还在当地流传,他招待秋瑾入住的房子依然屹立,位于雅芳埠村寿宁巷25号,一幢徽派建筑,两层木结构楼房,三间两弄,一个天井,门框用石头砌成。时过境迁,当初的白墙已被岁月染成了黑色,墙根处,青苔片片,似乎已与墙融为一体。倒是门框底部的雕花清晰依旧,经历了100多年的洗礼,不失素雅本色,正如它的主人。

  如果说,金南山的房子闪烁着一个民族抗清革命光芒的话,那么,他弟弟金长山的房子,则记录着一个地方从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变迁。金长山的房子也是两层楼徽派建筑,比较气派、完整。1950年,金华刚刚解放,匪患严重,金华县委县政府成立后,曾经搬迁到雅芳埠,选址就在金长山的房子里。该村还有不少像样的大建筑,第八军区医疗队、金华粮食干校等政府机构,也入驻于此。这段历史虽然短暂,却是雅芳埠村风华过往的见证。

  离东藕塘村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叫黄山塘的村庄。村口的大石头上,写着“革命老区村”红色大字。村中还有一块石碑,上面也刻着“革命老区村”,落款时间是1994年3月。

  上世纪30年代,这个村庄诞生了一个地下党支部。有人说这是金华县最早的党支部,也有人说不是,众说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党支部的成立时间确实较早。大约在1934年,一名叫施坤炉的人发起成立了这个党支部,他读过书,有文化,解放后还当过多所小学的校长。

  党支部有十几名成员,除施坤炉外,其他基本是种田的农民,有黄山塘的,有周围村庄的。他们一般在晚上活动,施坤炉的毛笔字写得不错,他写好宣传共产党思想、农民运动、土地改革等标语,成员们趁着夜色拿出去张贴。小小地下党支部燃烧的火焰,照亮了一大片地方。据说有的成员走十几里夜路,把标语贴到仙桥、含香、曹宅。施坤炉还发展地下党员,有的地下党员后来参加解放军,而且做了军官。

  1942年,这个地下党支部被国民党捣毁,施坤炉被捕入狱,半年后获释。

  如今,地下党支部活动过的房子还在,很不起眼,几间一层小屋,黑色的瓦片,粉刷过的墙面已经有些发黑。几扇小小的窗户,木结构的小门,无声显示着它们与周围现代建筑的不同。

  村中主干道的墙壁上,有一幅幅革命宣传画,鲜红的党徽,斗志昂扬的革命形象,沿袭了当年地下党支部的风采;“红色精神代代相传”“革命引领美丽乡村”等标语,启示着眼下所属的新时代。

  文/本报记者 赵如芳

  通讯员 施强忠

标签:南山;金华;兰溪;牌坊;地下党支部
编辑:江小来
精彩推荐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版权所有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金华  正文

金华:文风浓郁之地 红色基因永传承
2019-04-26 16:17:49 来源: 金华晚报 赵如芳 施强忠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在金华城的东大门,金东区开发的前沿,有一个名中带孝的街道——东孝街道。走进一个个村庄,几百年的参天大树、雕花精美的老宅、文化礼堂里的名人事迹,无不彰显着这里的深厚底蕴。北山四先生之一金履祥的后人迁居于此,获建“乐善好施”坊的善士金律居住在此,两度在家中接待秋瑾的金南山成长在此,较早成立地下党支部的施坤炉教书在此……数百年来,这一片文风浓郁之地,走出了一个个革命先驱,留下了闪光的足迹,激励着后人。

  宋元时期,金华学派诞生了四位著名学者: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时称“北山四先生”。“仁山先生”金履祥居住在兰溪,元致和年间,他的第三孙金若龙从临海过道金华回兰溪,途经东藕塘(湖),见湖中荷花与岸边杨柳相映成辉,景色宜人,遂从兰溪迁居于此。那是一场700多年前的乔迁。

  大约400年后,东藕塘金氏出了一位名叫金律的后辈,以乐善好施之名光宗耀祖。金律从过政,“恩例监贡,考职侯选州同,例膺州司马”。但后人猜测,他积聚大量田产和财富,应该还是经商所得,估计开过钱庄。

  金律一生修路造桥建亭无数,如湖林桥、白云桥、亲恩亭、乐善亭等。金华的通济桥修到一半,因为缺乏资金停了下来,他慷慨解囊,捐修一个桥洞。此外,他还接济族中贫穷孤寡之人。《藕湖金氏宗谱》记载:“凡有饥寒困苦及不能嫁娶者,效文正公义田法助之;佃户则减除积例重秤,田银田工有累欠租谷者,免之……遇荒辙两眉蹙皱,公币施济外更独行捐赠;遇有贫困者求助,即资以谷若干、银若干……”

  金律还热衷办学,他在自家七进厅后花园中建起奎光阁作为书院,聘请知名学者讲学,曾经主讲过金华丽正书院的经师王崇炳也来此担任主讲。七进厅里的许多房舍成了学生的宿舍,供远道求学的学生居住。

  作为“北山四先生”的后人,金律还求购四先生的著作,交给在奎光阁教书的先生们校雠,由自家的印书坊刻版出版。

  金律的乐善好施,在《金华征献略》中有记载:“孔时(金律的字)在金华仅中赀,而慷慨好义于今鲜偶。”意思是说,在金华范围内,金律的经济实力只算中等,但他慷慨而为的善事却无人能比。

  1755年,金律去世。两年后,为褒奖他一生行善,一个高大的“乐善好施”牌坊树立在村中。牌坊最上面有“恩荣”两个大字,“乐善好施”四字下有一行小字“为浙东善士金律立”。200多年过去了,连接着牌坊的老房子渐渐倒塌,但牌坊依然屹立在路边,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见,两块写有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树立一旁,彰显着它的价值。

  金若龙带领族人在东藕塘定居后,1466年,有一部分后人繁衍到了另一个地方——雅芳埠村。

  村名文雅,也接地气,因为埠头真实存在过。村南是绵延不息的义乌江,一路往西,通往兰江、富春江、钱塘江。曾经,大量的农产品从埠头运出去,大量的生活用品从埠头运进来。有头脑的人买船跑运输,渐渐发家,打造庭院,培养儿女读书,由此留下了不少气派的建筑遗产,也留下了荡气回肠的故事。

  生活在这个村里的人,几乎都听说过“6座山”。清朝末年,一个叫金锦达的大户人家生了6个儿子,每个儿子的名字里都带有“山”字,岳山、长山、南山、华山、琪山……其中,二子金南山的名气较大。

  金南山出生在1877年,19岁考上秀才,1904年出资在藕湖金氏宗祠创办学堂。同年8月,他赴日本求学,在那里结识了秋瑾等人,思想由维新改良转向革命。1905年,日本政府应清政府的要求,颁布《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留学生们纷纷回国。1906年,秋瑾回国创办光复会,金南山也回国,与她一起从事反抗清廷、推翻旧社会的革命工作。秋瑾曾先后到诸暨、义乌、金华、兰溪等地联络会党,商量起义之事。在1907年1月下旬至3月初,她两次到金华秘密活动,都寄居金南山家中,一同商议革命活动。金南山的弟弟金长山曾亲眼目睹此事,并记录下来:“每到夜深人静之时,兄长与秋瑾徜徉于东藕塘堤散步密谈,不时慷慨悲歌。”

  1907年,秋瑾策划的起义失败,于7月在绍兴从容就义。闻此噩耗,金南山赋诗表达哀思:“落地有根皆勤节,抵天无力暂低头,若是朝朝遭困压,令它枝干也横抽。”而后,他避难出走,流亡绍兴,落下疾病。

  武昌起义成功后,金南山回到故里,主持赤松乡的民主自治运动。在他的领导下,赤松乡成了“首善自治区”。然而,由于日夜操劳,金南山痼疾发作,直至失音,一病不起。1915年9月,他离世长辞,年仅39岁。

  一个世纪过去了,金南山的事迹还在当地流传,他招待秋瑾入住的房子依然屹立,位于雅芳埠村寿宁巷25号,一幢徽派建筑,两层木结构楼房,三间两弄,一个天井,门框用石头砌成。时过境迁,当初的白墙已被岁月染成了黑色,墙根处,青苔片片,似乎已与墙融为一体。倒是门框底部的雕花清晰依旧,经历了100多年的洗礼,不失素雅本色,正如它的主人。

  如果说,金南山的房子闪烁着一个民族抗清革命光芒的话,那么,他弟弟金长山的房子,则记录着一个地方从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变迁。金长山的房子也是两层楼徽派建筑,比较气派、完整。1950年,金华刚刚解放,匪患严重,金华县委县政府成立后,曾经搬迁到雅芳埠,选址就在金长山的房子里。该村还有不少像样的大建筑,第八军区医疗队、金华粮食干校等政府机构,也入驻于此。这段历史虽然短暂,却是雅芳埠村风华过往的见证。

  离东藕塘村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叫黄山塘的村庄。村口的大石头上,写着“革命老区村”红色大字。村中还有一块石碑,上面也刻着“革命老区村”,落款时间是1994年3月。

  上世纪30年代,这个村庄诞生了一个地下党支部。有人说这是金华县最早的党支部,也有人说不是,众说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党支部的成立时间确实较早。大约在1934年,一名叫施坤炉的人发起成立了这个党支部,他读过书,有文化,解放后还当过多所小学的校长。

  党支部有十几名成员,除施坤炉外,其他基本是种田的农民,有黄山塘的,有周围村庄的。他们一般在晚上活动,施坤炉的毛笔字写得不错,他写好宣传共产党思想、农民运动、土地改革等标语,成员们趁着夜色拿出去张贴。小小地下党支部燃烧的火焰,照亮了一大片地方。据说有的成员走十几里夜路,把标语贴到仙桥、含香、曹宅。施坤炉还发展地下党员,有的地下党员后来参加解放军,而且做了军官。

  1942年,这个地下党支部被国民党捣毁,施坤炉被捕入狱,半年后获释。

  如今,地下党支部活动过的房子还在,很不起眼,几间一层小屋,黑色的瓦片,粉刷过的墙面已经有些发黑。几扇小小的窗户,木结构的小门,无声显示着它们与周围现代建筑的不同。

  村中主干道的墙壁上,有一幅幅革命宣传画,鲜红的党徽,斗志昂扬的革命形象,沿袭了当年地下党支部的风采;“红色精神代代相传”“革命引领美丽乡村”等标语,启示着眼下所属的新时代。

  文/本报记者 赵如芳

  通讯员 施强忠

标签: 南山;金华;兰溪;牌坊;地下党支部
编辑: 江小来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