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金华  正文

金华首个残疾人的康复机构 给残障人士一个温暖的家
2018-09-11 10:01:16 来源: 金华日报 吴骞

  金华市第五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周贞国,像往常一样走进残障患者季国献的病房,聊了几句家常。49岁的季国献是这里的第一批患者,为一级智力残疾,极重度,生活自理能力基本为零。但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他的生活依旧充满阳光。

  像这样的残障患者,在这里还有不少。在市残联的支持下,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和市第五医院共同管理市残障人康复中心,打造我市首个面向残疾人、服务残疾人的专业医疗康复机构,希望能为残疾人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康复医疗和托养服务。如今,这里已成为残障患者一个温暖的“家”。

  医生“叔叔”是他最大的依赖

  走进季国献的病房,听到一个中年人叫自己“叔叔”,乍一听有种奇怪的感觉。可这句称呼的背后,医护人员不知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在周贞国眼里,这个家庭一路走来,有着太多的不容易。母亲生下两个智力残疾的儿子后早早离去,全靠父亲一个人将他们拉扯长大。但到了80多岁的年纪,父亲的身体总归有些吃不消,照顾一个孩子还行,两个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得知这一情况后,医护人员把大儿子接了过来,医护人员从此成了他的“家人”。“他刚来的时候,缺乏沟通和自理能力,且因患有慢性肠胃炎,一天拉10多回肚子,我们光为他换洗衣服的次数,远远超过其他患者。”护士长郜旭霞告诉记者,两年多来,医护人员不厌其烦地引导他学会基本的生活能力,甚至一天重复数十遍。“有时候他不顺心,还会打人。但我们的医护人员都耐心地承受了下来,帮助他逐渐康复。”

  如今,季国献多年积累下来的糖尿病等疾病,已经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得到了控制,并学会了自己吃饭和上厕所。每当医护人员前来查房时,他还会简单聊几句。尤其是周贞国来时,他总是拉着这位医生“叔叔”的手,久久不愿松开。这些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白衣天使,已经成为他最大的依赖。

  去年,季国献的父亲提出想接儿子回家过年,周贞国二话没说,亲自开车把季国献送回了家,并带去了精心准备的团圆礼物。长久的相处,让他们成为一家人。这份医患间的情谊,还在不断延续……

  为残疾人提供更优质的托养服务

  在市残障人康复中心,像这样的残障人士还有不少,基本属于一、二级的重度残疾。他们曾经饱受病痛的折磨,或是连动弹一下都困难,或是身上留下深可见骨的褥疮。但在进入康复中心后,病情普遍有了明显改观,营养跟上去了,手脚能动了,人也变得开朗了许多。他们常说的一句话是,这里的医护人员给了他们面对生活的信心。

  2016年1月,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和市第五医院开展残疾人康复医疗合作,目标是建成提供全面康复医疗和托养服务的公益性、专业性和示范性非营利二级康复专科医院标准的金华市残疾人康复医疗机构。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场地、房屋、设备与市第五医院康复学科专业人才和技术优势的整合,为残疾人提供了更优质、高效的康复医疗和托养服务。

  2016年3月,该中心一期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整体运转已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对残疾人康复事业的管理日益完善,尤其对残疾人康复、医疗及托养等各项服务上取得了较大成绩,并在2017年成为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教学基地、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联盟成员单位。

  该中心相关负责人、市第五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叶晓红告诉记者,中心对残疾人提供的是康复、医疗、托养、护理四位一体的服务。一些残疾人家庭生活困难,加上重度残疾人需要长期照看,这给家庭带来了长久的精神压力和负担,生活质量差、家庭负担重。“我们打造的残疾人康、医、养、护一站式服务模式,不仅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解决了耗费人力物力的残疾人照料服务难题,让其家庭成员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安心工作。”

  打造一个温情的“残疾人之家”

  据介绍,目前市残障人康复中心已开设重度残疾人托养区、康复医学科病区、成人康复训练区、老年活动室等功能区域,鼓励残疾人动起来。而在即将投入使用的二期工程中,各个区域的功能将更为完善。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全人康复理念,开展残疾人社会适应能力训练,提供心理疏导、娱乐康复服务等,帮助受托残疾人积极参与群体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和融入社会生活体验。”该中心负责人、市第五医院副院长朱超范表示,市残联与市五院的这项合作,对于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希望能为更多有需要的残障人士打造一个充满温情的家园。”

标签: 医护人员;季国献;康复医学;周贞国;残疾人;残障;托养;叔叔;智力残疾;病房
编辑: 江小来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