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县解放西路是条古色古香的小巷子,其中最显眼的是一座周家大院,今年春节,为了房屋改造前留下一个美好记忆,大院里的居民自发组织了一顿团圆饭,80多位住户围聚在院内的天井里,热热闹闹过了一个大年。
古老的四合院
家家邻里情深
浦江解放西路69号,灰墙黛瓦的老房子门口,贴着“鹏程万里”的红色春联,而几天前,朱光锋才拿下挂在门檐上的彩色气球。回忆起除夕之夜80人的年夜饭,他直到现在仍难掩内心的激动之情。
“我在周家大院住了10多年,和周边的住户一直很亲,邻里之间关系和睦。这次终于能趁着过节,让院内所有人一起团聚庆祝。”朱光锋今年45岁,在历史悠久的周家大院里,比起其他已经传承几辈的住户,还算“新人”。
周家大院是解放西路最大的一个四合院,共有20户人家,80多位居民。挨得近,再加上世代相亲,邻里之间相处得很融洽,平时谁家有事,只要喊一声,都会互相帮忙,俨然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而之所以会产生这么一个80人聚会的念头,其实也源于大院即将到来的改造计划。
“大概今年县人大会议结束后,我们这里的老街就要开始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修缮,届时我们这些邻居很可能要分开一段时间,大家都很不舍。”朱光锋说,这么多年来,20户人家早就习惯了彼此的陪伴,感情深厚。可等待修缮工程结束起码还要两年,所以他和边上几个住户合计了一下,打算趁着过节的喜庆气氛,留下一个美好的集体记忆。
80名住户齐分工
采用AA制每人交50元
年夜饭放在大院内400多平方米的天井里,共有7桌,采用AA制,每人交了50元。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好几户热心的人家主动出钱,赞助了酒水还有灯笼等装饰品,把大院内布置得红红火火。”从腊月廿九开始,院内的每家每户就忙活起来,洗好了菜,包好了馄饨,搬出了桌椅,还在天井上方挂上了一串串彩色气球。
由于之前做过厨师,朱光锋这次主动“请缨”,担任了这次聚会的“主厨”,除夕这天,他起了个大早,手里的锅铲一直没有停过。“我们院子里老人比较多,为了照顾到他们的口味,这次的菜都比较清淡,肉菜我也烧的更长,保证透烂,方便老人吃。”
整个院子里8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六七个,其中年纪最大的88岁,仍然身体健朗,还参与了包馄饨、烧砂锅的准备工作。
“80个人一起过年,所有的准备以及后续的收拾都是大家一起分工的,很热闹,也很开心,以前真没想过还能这么过年。”整顿年夜饭从下午3点一直持续到5点多,还惹得不少其他院子的居民都探头进来,想要加入。
“我们已经约定好了,下次改造前,以及过几年改造完成重新搬进来,我们还要这样团聚在一起,一起吃饭。”朱光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