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村民到“股民”的幸福转身
2019-08-26 10:15:00
来源: 湖州晚报 记者 吴昊 实习生 周若琪 见习记者 施莉娜

m_163540.jpg

  “这些都是2012年以来的汇款单,也是我们家的‘股份单’。”昨天,记者走进吴兴区环渚街道朱洪村居民吴忠强家,看到几十张单据摆在书桌上,虽然单据上的款项数额不完全相同,但汇款时间基本在每年春节前,被吴忠强称为他们家的“新春红利”。    

  这些每年春节前发放的“红利”,就是村集体资产股份分红。朱洪村进行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后,村集体资产由“共同所有”变为“按股所有”,合理量化到个人,老百姓个个成了股东。身份转换的背后,是湖州市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大步迈进。

  村民变居民 搬进新小区    

  “我是土生土长的朱洪村人,家里一共7口人,四世同堂。”吴忠强指着家中摆放的全家福说,“原先在村里的时候,父母做点小生意,爷爷那辈就种着家里的几亩地。”    

  上世纪90年代,市重点工程高教园区开工建设,朱洪村1441亩土地被全部征用,村民们陆续搬到崭新的居民小区,到2011年基本完成征迁安置。吴忠强一家也从住了多年的老房子里搬出来,住进湖城玉堂桥小区,身份从村民变成居民。    

  “征迁后,我们全家分到4套房子,差不多有300平方米,都住在一个小区里,觉得挺满意的。”吴忠强说,面对城市居民身份和征地补偿房源,村民高兴之余也透露出对未来的担忧——世代耕种的土地被征用,今后的生活怎么办?    

  为了让居民的生活更有保障,2011年6月,朱洪村开始对村集体资产管理进行探索与改革,提出“股份分红”概念,带领大家走共同富裕之路。    

  “以前我们种的是有形的土地,现在土地被征用,村集体资产就是无形的‘土地’,将它们折合成股份分给个人,享受不同的分红收益。”吴忠强说,当时村里多次召集党员和居民代表开座谈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最终确定集体资产改革方向。居民变“股民”走出致富路    

  方向有了,但路怎么走?朱洪村想到了小区沿街的87间商铺。    

  “当时我们村主要资产就是玉堂桥小区沿街商铺,折合资产价值差不多2400万元,村里提出将这笔资产量化到个人,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吴忠强说,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顺利开展,朱洪村成立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他们一家也成为股东。   

  经过村委商议、党员提议、村民代表决议等步骤,村里最终决定将村级集体资产(沿街商铺)委托第三方面向市场招租,用租金给大家“发红包”。在股权设置上分为集体股和个人股,参加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股东,按户统一发放股权证书。    

  “刚开始时,租金没有这么多。我记得2012年全村分红100万元,个人也就1000多元,到2013年就翻了一番,涨到2000多元。”吴忠强回忆说,后来村集体资产经营越来越好,这两年全村分红达到350万元/年,个人“红包”也涨到近5000元/年。    

  改革过程中,朱洪村摸清了家底、明晰了产权,将原先集体资产抽象的“共同所有”,变为具体成员的“按股所有”,明确股东的主人翁地位,真正调动百姓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积极性。

  惠民福利多 日子更红火    

  搬进了新小区,每年有了“稳定收入”,全村人的生活越来越好。除了股权分红,朱洪村还有各种各样的民生福利,涉及养老、考学、医疗等方方面面。    

  “我们村60周岁以上的老人,不仅每个月都能领到养老补助金,春节、重阳节等节日还有过节福利。随着年龄增加,福利也会不断提高。我爷爷今年83岁,每年大大小小的‘红包’加起来有几千元,还能享受村里组织的免费体检。”吴忠强说。    

  如今在朱洪村,居民们享受着“惠一生”的福利,家中有学生考上重点大学,村里会发奖学金;家中有育龄妇女,村里会提供生活补贴;家中有老人过世,村里也会出钱帮助办白事……随着集体资产经济的红火,百姓的生活水平也“节节高”。    

  “现在小区里就有幼儿园,周边农贸市场、超市、公园都有,生活特别方便。”吴忠强告诉记者,“这几年村里的居家养老照料中心也开放了,老人们平时都喜欢去那里聚聚,看看戏、听听曲、聊聊家常。他们在一起开心,我们做儿女的也放心。”    

  从村民到居民再到“股民”,朱洪村通过集体资产改革,让“沉睡”的资产活起来,为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幸福的笑容荡漾在每个人脸上。

标签:吴忠;集体资产;居民;村民;红利;福利;单据;春节;股份合作制;汇款单
编辑:吴越
精彩推荐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版权所有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湖州  正文

从村民到“股民”的幸福转身
2019-08-26 10:15:00 来源: 湖州晚报 记者 吴昊 实习生 周若琪 见习记者 施莉娜

m_163540.jpg

  “这些都是2012年以来的汇款单,也是我们家的‘股份单’。”昨天,记者走进吴兴区环渚街道朱洪村居民吴忠强家,看到几十张单据摆在书桌上,虽然单据上的款项数额不完全相同,但汇款时间基本在每年春节前,被吴忠强称为他们家的“新春红利”。    

  这些每年春节前发放的“红利”,就是村集体资产股份分红。朱洪村进行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后,村集体资产由“共同所有”变为“按股所有”,合理量化到个人,老百姓个个成了股东。身份转换的背后,是湖州市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大步迈进。

  村民变居民 搬进新小区    

  “我是土生土长的朱洪村人,家里一共7口人,四世同堂。”吴忠强指着家中摆放的全家福说,“原先在村里的时候,父母做点小生意,爷爷那辈就种着家里的几亩地。”    

  上世纪90年代,市重点工程高教园区开工建设,朱洪村1441亩土地被全部征用,村民们陆续搬到崭新的居民小区,到2011年基本完成征迁安置。吴忠强一家也从住了多年的老房子里搬出来,住进湖城玉堂桥小区,身份从村民变成居民。    

  “征迁后,我们全家分到4套房子,差不多有300平方米,都住在一个小区里,觉得挺满意的。”吴忠强说,面对城市居民身份和征地补偿房源,村民高兴之余也透露出对未来的担忧——世代耕种的土地被征用,今后的生活怎么办?    

  为了让居民的生活更有保障,2011年6月,朱洪村开始对村集体资产管理进行探索与改革,提出“股份分红”概念,带领大家走共同富裕之路。    

  “以前我们种的是有形的土地,现在土地被征用,村集体资产就是无形的‘土地’,将它们折合成股份分给个人,享受不同的分红收益。”吴忠强说,当时村里多次召集党员和居民代表开座谈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最终确定集体资产改革方向。居民变“股民”走出致富路    

  方向有了,但路怎么走?朱洪村想到了小区沿街的87间商铺。    

  “当时我们村主要资产就是玉堂桥小区沿街商铺,折合资产价值差不多2400万元,村里提出将这笔资产量化到个人,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吴忠强说,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顺利开展,朱洪村成立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他们一家也成为股东。   

  经过村委商议、党员提议、村民代表决议等步骤,村里最终决定将村级集体资产(沿街商铺)委托第三方面向市场招租,用租金给大家“发红包”。在股权设置上分为集体股和个人股,参加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股东,按户统一发放股权证书。    

  “刚开始时,租金没有这么多。我记得2012年全村分红100万元,个人也就1000多元,到2013年就翻了一番,涨到2000多元。”吴忠强回忆说,后来村集体资产经营越来越好,这两年全村分红达到350万元/年,个人“红包”也涨到近5000元/年。    

  改革过程中,朱洪村摸清了家底、明晰了产权,将原先集体资产抽象的“共同所有”,变为具体成员的“按股所有”,明确股东的主人翁地位,真正调动百姓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积极性。

  惠民福利多 日子更红火    

  搬进了新小区,每年有了“稳定收入”,全村人的生活越来越好。除了股权分红,朱洪村还有各种各样的民生福利,涉及养老、考学、医疗等方方面面。    

  “我们村60周岁以上的老人,不仅每个月都能领到养老补助金,春节、重阳节等节日还有过节福利。随着年龄增加,福利也会不断提高。我爷爷今年83岁,每年大大小小的‘红包’加起来有几千元,还能享受村里组织的免费体检。”吴忠强说。    

  如今在朱洪村,居民们享受着“惠一生”的福利,家中有学生考上重点大学,村里会发奖学金;家中有育龄妇女,村里会提供生活补贴;家中有老人过世,村里也会出钱帮助办白事……随着集体资产经济的红火,百姓的生活水平也“节节高”。    

  “现在小区里就有幼儿园,周边农贸市场、超市、公园都有,生活特别方便。”吴忠强告诉记者,“这几年村里的居家养老照料中心也开放了,老人们平时都喜欢去那里聚聚,看看戏、听听曲、聊聊家常。他们在一起开心,我们做儿女的也放心。”    

  从村民到居民再到“股民”,朱洪村通过集体资产改革,让“沉睡”的资产活起来,为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幸福的笑容荡漾在每个人脸上。

标签: 吴忠;集体资产;居民;村民;红利;福利;单据;春节;股份合作制;汇款单
编辑: 吴越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