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两点,在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天之后,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良渚文明”丛书在浙江大学紫金港图书馆重磅首发。
“良渚文明”丛书一套共11册,主要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致力于良渚考古的中青年学者,围绕近年来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集体编纂而成,从不同的主题系统讲解了良渚文明的重要方面。
这套书,用今年很流行的一个词来说,就是“绝对硬核”。而其中一册的作者,是本报记者马黎。她以考古记者的视角,用妙趣横生的文字,从当下开始,带你一点一点,步入五千年前的良渚。
11册权威著作,都很硬核
丛书包含《神王之国:良渚古城遗址》《土筑金字塔:良渚反山王陵》《法器与王权:良渚文化玉器》《内敛与华丽:良渚陶器》《工程与工具:良渚石记》《图画与符号:良渚原始文字》《物华天宝:良渚古环境与动植物》《良渚时代的中国与世界》《良渚遗址考古八十年》《何以良渚》《一小铲和五千年:考古记者眼中的良渚》。
丛书的编辑工作开始于2018年10月,浙江大学出版社专门组建11名经验丰富的资深编辑全力配合作者团队。
浙江大学出版社社长鲁东明介绍说,丛书汇集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们扎根良渚30多年的努力,以及良渚遗址80多年考古历程中的重要发现。其中包含了考古工作者们的宝贵经验和大量挖掘现场图片,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良渚文明,展现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良渚文明”丛书的出版和“走向世界的良渚文明”展的举办,为遗址区外的人们了解良渚文明架起了桥梁,更好地传播了良渚文明以及弘扬、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考古学者讲故事,有据有趣
丛书定位为面向大众的通俗类科普读物。那么,考古工作者是怎么讲故事的?
不妨读一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所著《法器与王权:良渚文化玉器》。
在这本书中,刘斌“从乾隆皇帝的收藏说起”——
由于乾隆皇帝喜好古物,所以清宫中收藏了大量的古玉。其中有良渚文化的玉琮、玉璜、三叉形器等玉器。乾隆皇帝还常常为新获得的玉器赋诗作文。从其诗文的内容看,玉琮当时被认作是古代扛夫抬举辇车或乐鼓所用的“杠头”装饰。乾隆皇帝的收藏反映了近代良渚玉器的出土情况。
从皇帝的癖好开始,刘斌切入良渚玉器的出土与传世,细数自殷商时期至上世纪30年代,几千年间良渚玉琮的本来面目与意义。
“良渚文明系列丛书”,丛书作者之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方向明在首发仪式上说:这套书为良渚申遗成功献礼,也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良渚考古,自1936年前辈施昕更算起,八十余年了,智慧和执着的江浙沪考古学家,以手中的手铲告诉大家,良渚五千年,良渚的中心在良渚古城遗址,乃是东亚最早具有早期国家形态的都城,良渚创造了伟大的文明,良渚文明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方向明认为,考古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考古学家不仅为发现和构建历史做出了重大贡献,考古工作也是人民的事业,考古学家通过辛勤的双手、科学的手段,不但为大家奉献充满活力的最新成果,也为博物馆的展陈提供详实和科学的依据。
而考古学的意义在于——不仅帮助我们重拾过去,也是了解现在,把握未来发展,更是重拾文化自信的坚实武器。
考古记者讲故事,透物见人
这11册书中,翻开其中一本《一小铲和五千年:考古记者眼中的良渚》,你就会随着钱江晚报考古记者马黎妙趣横生的文字,从当下开始,一点一点,步入五千年前的良渚。
2012年,马黎开始贴身报道良渚考古发现。对于一个戏剧文学专业出身的女记者而言,考古这条线专业性高,难跑、难写,但她并没有拒绝这个业务方向的尝试。
而“这十年,是良渚考古发现、理念革新、进展最快,刷屏最多的十年。”可以说,马黎赶上了好时候。
就这样,马黎用8年时间,一个字一个字敲出了这些文章,它们先是发表在钱江晚报上,后来加上背后的故事,扩充成为一本厚重的书。
这本书全程记录了良渚考古一点一滴的变化,考古历史的变迁,考古人的心路历程,思想碰撞的火花等,她以第一现场的角度,通过第一手资料,从媒体人的视角,连通了大众和专业,通俗和学术,对于普通大众了解良渚文明,了解考古是什么,提供了借鉴,有较大的普及性。
考古学者在材料之上,去探究过往岁月中真实发生的种种;而马黎则以自己采访来的材料,去探查事实之外还有哪些遗漏的细节或者情感,正是这些细节和情感,隐含着真实历史的驱动力。她的文字,恰好与专业的考古学术文章,形成一种互补,它们分别指向内向的深度和外向的广度。
同时,浙江广电集团3集纪录片《良渚》,也邀请了她担任主要撰稿人之一(纪录片于7月6日晚起在浙江卫视及广电集团下属的各个频道播出)。
马黎常说“透物见人”——这也是考古教给她的事,“捕捉那些隐秘不可察觉的声音,活生生的细节和人,以及社会和文化背后的复杂性,文化记者应该往内心多看一眼。”
正因如此,马黎的文化报道,不但读者爱看,圈内人也爱看。她以自己的笔力,打破了学术和大众认知之间“森严”的界限。
昨天下午两点,在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天之后,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良渚文明”丛书在浙江大学紫金港图书馆重磅首发。
“良渚文明”丛书一套共11册,主要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致力于良渚考古的中青年学者,围绕近年来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集体编纂而成,从不同的主题系统讲解了良渚文明的重要方面。
这套书,用今年很流行的一个词来说,就是“绝对硬核”。而其中一册的作者,是本报记者马黎。她以考古记者的视角,用妙趣横生的文字,从当下开始,带你一点一点,步入五千年前的良渚。
11册权威著作,都很硬核
丛书包含《神王之国:良渚古城遗址》《土筑金字塔:良渚反山王陵》《法器与王权:良渚文化玉器》《内敛与华丽:良渚陶器》《工程与工具:良渚石记》《图画与符号:良渚原始文字》《物华天宝:良渚古环境与动植物》《良渚时代的中国与世界》《良渚遗址考古八十年》《何以良渚》《一小铲和五千年:考古记者眼中的良渚》。
丛书的编辑工作开始于2018年10月,浙江大学出版社专门组建11名经验丰富的资深编辑全力配合作者团队。
浙江大学出版社社长鲁东明介绍说,丛书汇集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们扎根良渚30多年的努力,以及良渚遗址80多年考古历程中的重要发现。其中包含了考古工作者们的宝贵经验和大量挖掘现场图片,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良渚文明,展现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良渚文明”丛书的出版和“走向世界的良渚文明”展的举办,为遗址区外的人们了解良渚文明架起了桥梁,更好地传播了良渚文明以及弘扬、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考古学者讲故事,有据有趣
丛书定位为面向大众的通俗类科普读物。那么,考古工作者是怎么讲故事的?
不妨读一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所著《法器与王权:良渚文化玉器》。
在这本书中,刘斌“从乾隆皇帝的收藏说起”——
由于乾隆皇帝喜好古物,所以清宫中收藏了大量的古玉。其中有良渚文化的玉琮、玉璜、三叉形器等玉器。乾隆皇帝还常常为新获得的玉器赋诗作文。从其诗文的内容看,玉琮当时被认作是古代扛夫抬举辇车或乐鼓所用的“杠头”装饰。乾隆皇帝的收藏反映了近代良渚玉器的出土情况。
从皇帝的癖好开始,刘斌切入良渚玉器的出土与传世,细数自殷商时期至上世纪30年代,几千年间良渚玉琮的本来面目与意义。
“良渚文明系列丛书”,丛书作者之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方向明在首发仪式上说:这套书为良渚申遗成功献礼,也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良渚考古,自1936年前辈施昕更算起,八十余年了,智慧和执着的江浙沪考古学家,以手中的手铲告诉大家,良渚五千年,良渚的中心在良渚古城遗址,乃是东亚最早具有早期国家形态的都城,良渚创造了伟大的文明,良渚文明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方向明认为,考古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考古学家不仅为发现和构建历史做出了重大贡献,考古工作也是人民的事业,考古学家通过辛勤的双手、科学的手段,不但为大家奉献充满活力的最新成果,也为博物馆的展陈提供详实和科学的依据。
而考古学的意义在于——不仅帮助我们重拾过去,也是了解现在,把握未来发展,更是重拾文化自信的坚实武器。
考古记者讲故事,透物见人
这11册书中,翻开其中一本《一小铲和五千年:考古记者眼中的良渚》,你就会随着钱江晚报考古记者马黎妙趣横生的文字,从当下开始,一点一点,步入五千年前的良渚。
2012年,马黎开始贴身报道良渚考古发现。对于一个戏剧文学专业出身的女记者而言,考古这条线专业性高,难跑、难写,但她并没有拒绝这个业务方向的尝试。
而“这十年,是良渚考古发现、理念革新、进展最快,刷屏最多的十年。”可以说,马黎赶上了好时候。
就这样,马黎用8年时间,一个字一个字敲出了这些文章,它们先是发表在钱江晚报上,后来加上背后的故事,扩充成为一本厚重的书。
这本书全程记录了良渚考古一点一滴的变化,考古历史的变迁,考古人的心路历程,思想碰撞的火花等,她以第一现场的角度,通过第一手资料,从媒体人的视角,连通了大众和专业,通俗和学术,对于普通大众了解良渚文明,了解考古是什么,提供了借鉴,有较大的普及性。
考古学者在材料之上,去探究过往岁月中真实发生的种种;而马黎则以自己采访来的材料,去探查事实之外还有哪些遗漏的细节或者情感,正是这些细节和情感,隐含着真实历史的驱动力。她的文字,恰好与专业的考古学术文章,形成一种互补,它们分别指向内向的深度和外向的广度。
同时,浙江广电集团3集纪录片《良渚》,也邀请了她担任主要撰稿人之一(纪录片于7月6日晚起在浙江卫视及广电集团下属的各个频道播出)。
马黎常说“透物见人”——这也是考古教给她的事,“捕捉那些隐秘不可察觉的声音,活生生的细节和人,以及社会和文化背后的复杂性,文化记者应该往内心多看一眼。”
正因如此,马黎的文化报道,不但读者爱看,圈内人也爱看。她以自己的笔力,打破了学术和大众认知之间“森严”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