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斑马线让行,少年回礼。
杭州公交移动支付。
浙江在线1月1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段罗君)在改革开放的磅礴伟力之下,杭州这座城奔竞前行的速度之快,以至于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的共同记忆都变得珍贵。
近日,国家交通运输部授予杭州“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称号,荣誉的背后,不仅是一连串城市公共交通数据的变化,而且更重要的是数据背后的“读懂民心”。
有一个数字:票价,它锚定市民群众的“最直接获得感”,也跨越三代人,成了90后、00后、10后的共同体验——杭州公交23年一如既往,坚持低票价政策。虽然城市其他公用服务行业及日用消费品价格十倍、数十倍提高,但杭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不调价。
在这个问题上,几十年来,城市管理者和公交运营者都是鸭子划水——暗下里使劲,加大投入,改革自身,维持票价,这也是这座城市的性格使然。
杭州夺得这顶“示范帽” 底气何在
获评“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杭州底气十足——杭州的交通拥堵排名从五年前的全国前3位,大幅下降到2018年二季度的第57位,它被评为“治堵典范之城”。
作为城市管理者,杭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早在2004年就制定下发了《关于构建“城市公交优先”体系,解决市民“出行难”问题的实施意见》(2004年34号文件),使杭州成为国内最早提出并实施构建“公交优先”体系的城市。为了解决成本与价格不断拉大的差距,市政府确立了“一购买,两联动”购买公共服务制度。20多年来,在“公交优先”政策支持下,杭州公交得到了快速健康的发展。目前,轨道交通、公共汽电车、公共自行车和水上巴士“四位一体”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不断完善,成为“公交都市”的亮点。
近5年来,杭州公交新辟公交线路177条、优化线路430条次,新增及更新公交车辆4030辆,主城区除18米BRT车辆外全部为清洁能源及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辆;公共自行车车辆数9.96万辆,服务点3925处,所有站点均提供24小时服务。
杭州是创新之城,杭州公交伴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始终坚持创新——1993年12月,16路实行无人售票,2006年4月,开通BRT线路,这两项措施在全国位列第二。杭州公交一直是国内公交发展历程中大胆应用新技术、新设施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比如,1995年2月,16路推出的IC卡乘车支付系统;1996年4月,16路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2006年12月,11路推出“斑马线礼让”,并且是国内唯一一家让行率达到99%的公交企业;2008年5月,“小红车”(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系统)投入试运行;2016年8月,506路率先使用移动支付,还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公交全功能移动支付和移动支付全覆盖,推出了“杭州公交”APP。以上种种,不仅让杭州成为了国内“独一无二”的领跑者,也让市民群众充分感受到了公交的便捷性和智慧化。
杭州是文明之城,杭州公交伴随着文明城市体系构建的每一个步伐——斑马线礼让行人、斑马线互敬日、公交车站排队上车、“让座星期一,礼让每一天”……让人体会到了这座城市的温暖、秩序、底蕴,就这样,文明在斑马线前的每一脚刹车、每一个挥手,站台上的每一支队伍前,默默地传递着,分享着。
杭州是幸福之城,杭州公交伴随着生活品质之城的建设,推出了一系列定制化公交线路——有通勤服务的“定制公交”、“心动巴士”、“心享巴士”,有校园服务的“求知专线”、有无缝服务的“地铁接驳”;目前,选择地面公交+地铁、地面公交+公共自行车、地铁+公共自行车等绿色出行的市民群众逐年增加,城市交通环境逐年改善,群众满意度逐年提高。
成绩单的背后,是城市管理者“交通治堵,公交先行”的决心和魄力。
坚持23年的公交低票价 杭州是怎么做到的
1993年12月20日,杭州首条无人售票线路16路正式开通。
市民张老先生是16路的老乘客,他记得很清楚,一年多后,他手上多了一张卡——1995年2月,杭州公交率先在16路上试用“金通卡”,杭州成为中国公交IC卡应用的鼻祖。
有了这张IC卡,乘坐公交车更加方便了。16路刚开通时,票价0.5元,升级为空调车后,调整为1元,从此票价再未变动。张老先生对此唏嘘不已,他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的水气价格,“那时候水便宜啊,3毛都不到,煤气瓶一开始10元都不到。这几年都涨了,改成阶梯收费,水我用得省,2.9元一度,用得费点的都6元一度了;前几年煤气瓶都120多元了。算算账,涨得多的20来倍都有,也就公交还是老样子,1元、2元的,没涨过、没变过”。
杭州公交票价从1995年制定以来,一直采用低票价普惠政策。同时,杭州市委、市政府为了鼓励市民群众公共交通出行,先后推出成人优惠卡5折、学生优惠卡2.5折的优惠乘车政策。60~69周岁老年人公交IC卡充值,个人充值额加赠100%的优惠政策等。
而且,除1.1米以下儿童享受免费优惠外,2006年以来,70周岁以上老年人、全国劳模、残疾人、离休干部、无偿献血者、军人(凭证)、浙江“三属”(持优待证)等越来越多的人群相继享受到免费乘车(除部分线路外)的政策。
低票价的背后,却是杭州公交成本20多年来一直在增长,人工、车辆、能耗、原材料等成本10倍甚至数十倍的提高。消化快速大幅提高的成本,改善群众乘车条件和乘车环境,保障杭州公交正常运行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得益于“公交优先”政策的支持,购买服务制度的保障,得益于公交企业内部深化改革,实施“机器换人”、“系统替人”和“岗位优化”,减人增效,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营绩效。
未来公交规划:读懂数据,更懂民心
在未来的城市交通上,杭州公交又绘制了怎样的蓝图呢?读懂数据,更懂民心。
除了增加地铁站出入口周边公交站台的布点,完成地铁5号线公交配套工作外,将在崇贤、仁和等区域开通公交快线,充分利用临平内环高架、秋石高架延伸、文一路地下通道、望江隧道打造公交快线。目前已经提上议程的有,长睦、丁桥板块至大运河商务区的公交快线,走留石高架;在秋石高架延伸段开通后,将开通临平山北、新桥天都城至市中心的公交快线。
接下来,大数据将继续为杭州公交运能调整、线路调整和运能匹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杭州公交将尝试运用大数据开通“区域衔接线”,主要是两个方向,一个是镇街之间的衔接线,如半山、田园、丁桥衔接线或石祥路衔接线;另一个是区域内的线路配套,如丁桥居住区与区域内及周边医院、公建、综合体等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