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李文芳 通讯员 王蕊 胡枭峰)“我的女儿又回来了。”9月5日上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下称浙大一院)内,13岁女孩欣欣(化名)和家人,含泪向浙大一院心脏移植团队、浙大一院器官移植基金捐助者一一致谢,懂事的欣欣还将自己所画的医生卡通形象赠予为她主刀的医生们。
再过两天,欣欣就可以健康出院了。刚刚过去的一个月,受尽病痛折磨的欣欣,在浙大一院心脏移植团队的精心呵护下,迈过“鬼门关”,得以新生。
期盼重生,是所有等待器官移植患者心底的愿望。然而,一直以来,高昂的移植费用令人望而却步。为解决这群患者的后顾之忧,作为拥有全省最大规模移植团队的浙大一院,于今年5月9日成立浙大一院器官移植基金,总基金暂定600万元,首批200万元基金征集贫困患者。
女孩欣欣,是浙大一院开展心脏移植手术以来年龄最小的患者,也成为浙大一院器官移植基金首个帮扶对象,帮扶基金10万元。
欣欣被扩张性心肌病折磨了5年多。多年来,欣欣父母带着孩子四处奔波求医,耗尽财力、精力。去年下半年,欣欣病情急转直下,不仅上楼吃力,更多时候是在家静静躺着,为了治疗,读完五年级便暂时休学了。
2018年伊始,欣欣的病情再度恶化,咳嗽、发烧、呕吐成了“家常便饭”,唯一拯救她的方法,只有心脏移植!
今年2月2日,欣欣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浙大一院心胸外科就诊,在完成了各项检查,明确符合移植指征和移植意愿后,一家人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当时,欣欣的左心室直径已达7.5厘米,将近正常人的两倍,左胸也向外“顶”出去,隆起一个“小山丘”。由于心脏收缩乏力,心脏供血不足,胸闷气喘严重限制了她的行动能力,近半年来,她几乎丧失活动能力,移动需要爸爸背着,两腿肌肉也开始萎缩。
等待终于有了希望。7月31日下午3时多,他们接到医生电话,找到了匹配的心脏。看到女儿有救了,父母甭提多开心了,可多年来为了给女儿治病耗尽家财,面对近30万元的移植费用,欣欣父母再次四处筹借。
在了解到欣欣家庭经济情况后,欣欣的主刀医生——心胸外科心脏病区主任马量建议他们申请“浙大一院器官移植基金”的医疗资助,助他们解燃眉之急。
8月2日早上7时20分,欣欣进入手术室。3个小时后,伴随着一阵阵强劲有力的心跳声,移植进欣欣体内的心脏开始自动复跳,“换心”成功。
一周后,欣欣便可自主下床活动,术后两周停用了静脉药物,在医院康复科等科室协助下进行康复锻炼,恢复良好。
在浙大一院,欣欣一家人不仅感受到高水平医疗团队带来的重生喜悦,而且受到“浙大一院器官移植基金”的大力帮助,10万元的资助基金让这个即将崩溃的家庭重燃生活的希望。
据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基金旨在支持器官移植事业发展和救助贫困器官移植患者。首批200万元基金由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国富慈善基金会联合捐赠,全部用于贫困患者的医疗救助,由心胸外科、肾移植科、肺移植科和肝移植中心4个科室,按照每科室5个名额,每位符合条件的贫困患者最高10万元的标准进行补助。
当下,浙大一院器官移植基金面向全社会征集20名符合条件的器官移植贫困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