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杭州  正文

浙大一院130年前的藏书楼 如今“复活” 散发书香
2018-08-07 08:58:11 来源: 杭州网 记者 潘卓盈 文摄 插图 连诚

  庆春路上的浙大一院,大家都不陌生,但医院里有座建于清末年间的藏书楼,就鲜少有人知道了。

  这座二层的木制小楼在浙大一院6号楼东面,叫“小八千卷楼”,楼前植有一棵树龄差不多超过120年的古广玉兰。“小八千卷楼”约217平方米,建于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是晚清著名藏书家丁丙在田家园内所建三座藏书楼之一,也曾是西泠印社创办人之一丁仁的书屋“鹤庐”。1947年,小八千卷楼成为浙大一院首任院长王季午教授的办公之所。2007年,该楼正式成为院史陈列馆。

  如今,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鹤庐”,拂去历史的尘埃,在浙大一院被重新“复活”。昨天上午,晓风·鹤庐书斋在浙大一院6号楼启幕,成为浙大一院与晓风书屋合作的第一家书店,也是晓风书屋走进医院的第二家书店。 

  鹤庐书斋建成后,除了为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提供一个安静的阅读场所之外,医院还将不定期推出“鹤庐大讲堂”等系列活动,邀请文化大家、社会学者来和读者互动交流。

  “小八千卷楼”散发出新的书香,也让历史悠久的藏书楼文化回到大家的视野中。实际上,杭州著名的藏书楼有不少,“小八千卷楼”只是其中之一。早在宋代,杭州便成为全国刻书中心,浙刻古籍历来被视为佳品。到了近现代,浙江更成为私人藏书楼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前,光浙江有据可查的藏书家就多达1276人,出现过数以千计的藏书楼。

  许多年来,许多藏书楼已经楼倒书散,但仍然有一批藏书楼经历风雨洗礼后留存了下来。它们隐在繁华都市一隅,如同“小八千卷楼”一样,藏身于杭州各处,和这座城市的文化融为一体。

  我们整理了一份杭州藏书楼指南。趁着暑假还没结束,家长不妨带着孩子按图索骥参观起来,这些活生生的“藏书楼”,可是最好的历史人文教材。

  鹤庐 

  丁家兄弟的“小八千卷楼”

  地址:庆春路,浙大一院院内

  追溯“小八千卷楼”的藏书史,还得从杭州历史上最著名的藏书家八千卷楼丁氏说起。

  杭州历史建筑研究专家、《杭州老房子》作者仲向平在开幕现场打开了话匣子:“这丁家在杭州当时真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书香人家了。”

  楼主丁丙,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末四大藏书家之一。说起这个丁丙,熟悉浙江藏书史的人一定不会陌生,浙图镇馆之宝文澜阁《四库全书》得以保存到今天,就赖于当年丁丙和他哥哥丁申的抢救和补抄。在菜市桥桥头,有尊铜像,就是为纪念丁氏兄弟所建,铜像前留下一方铭牌“乱世救书,功德常存”。

  丁家世代经营丝绸业,家境富裕。整个大家族住在田家园一带,东临直大方伯,南至银洞巷,西到大王庙巷,北贴马所巷,占地有近百亩。在清末的杭州,丁丙是非常有威望的,他既是文人,堪称清末浙江刊书巨擘,著有《武林坊巷志》(该书记录南宋以来直至清末杭州城的坊巷、官府、宫室、寺观、坊市及名人宅第的历史沿革和有关人文轶事,是1949年前我国编撰体例最大最全的一部都市坊巷志书);同时也是商人,曾与南浔富商庞元济一起创办浙江历史上第一个机器丝织厂“世经缫丝厂”,由此结束浙江几千年手工织布的历史。

  1887年,丁申过世。此后丁丙一口气修了三座书楼,前面一楼五间称“嘉惠堂八千卷楼”,后面一楼五间称“后八千卷楼”,又在旧屋西边新盖一楼三间,称“小八千卷楼”。书楼建成,图书入藏,一切安妥后,丁丙写下《八千卷楼自记》一文告诫后辈:“吾祖吾父之志,吾兄未竟之事,吾勉成之,小子识之。”当时丁氏藏书已多达20万卷,书楼成为清末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杭州丁氏八千卷楼与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山东聊城杨氏“海源阁”、浙江湖州归安陆氏“皕宋楼”,并称为晚清四大私人藏书楼)。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杭州,丁家仓促逃难。结果回来后,“八千卷楼”“后八千卷楼”都被一场大火焚毁,只有“小八千卷楼”躲过这场劫难。

  幸运的是,早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丁丙儿子丁立中就已将全部藏书低价售予江南图书馆,后藏南京图书馆,南图辟专库贮藏,完好无损。在今天“小八千卷楼”隔壁,有一个建成于1909年的杭州绸业会馆,其创办人正是丁立中。

  约园 

  光华大学创办人的藏书楼

  地址:弥陀山麓金祝牌楼,体育场路与弥陀寺路交界处

  体育场路和弥陀寺路交叉口,有座老宅院,叫“约园”。门口界碑上这样刻着:约园为近代著名教育家、藏书家张寿镛的旧居,也是主人的藏书楼。

  张寿镛,号约园,自己的房子也一律称为约园。听上去是个自恋的老先生。他曾在浙江、湖北、江苏等多省担任财政厅长。因为在各地任职,不仅在杭州有约园,张寿镛在上海、宁波等地也有住所,可惜在沪甬两地的均已被毁。

  1926年,上海光华大学创办,张寿镛被推为校长。这所学校后来成为国内最好的师范大学之一。当时光华大学,和复旦大学一样,都是私立大学,校名也都取自《卿云歌》。

  这位老先生,大辈子都在做官,又有一半是在做财政的官,却酷爱藏书,据说私人藏书最盛时达16万册之多,也留下了《四明丛书》《约园杂著》等著作。至于约园这个名字,他曾说:“余何尝有园,有约乃有园,园者囿我者也。”

  1945年7月张寿镛病逝,夫人蔡瑛将约园藏书分赠给北京图书馆和湖州南浔小莲庄嘉业堂藏书楼,其中,在杭州刻字坊制作的老派雕版还是珍贵的文物。

  留余草堂

  “傻公子”刘承干的藏书楼

  地址:宝石山东南麓,北山街13号与14号之间

  留余草堂是南浔“四象”(清光绪年间,湖州南浔四个最富有的家族,民间说法,财产达千万两白银以上者称之曰“象”)之首刘墉长孙刘承干的别墅。留余草堂是刘承干从外国人手里买来的二手房,用途主要是藏书。

  刘承干,字翰怡,刘家第三代中最负盛名的藏书家。他有个“傻公子”的外号,鲁迅先生曾在《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一文中评论过这个留余草堂,称这留余草堂的主人是个“傻公子”。刘承干不仅继承了刘家的千万资产,同时也继承了父亲刘锦藻的学问和爱书的禀性,但他并没有经历过太多的商场险恶,书生气反而比他的经商能力重得多。

  为什么说他“傻”?打个比方,刘承干在父亲建造坚匏别墅的同时期,买下旁边宝石山东麓、今北山街13号与14号之间的一所现成楼房,改造成了留余草堂藏书楼。当年三四十亩地的坚匏别墅群也只用了10万银圆,而刘承干光买书就花费了80万银圆。刘承干爱书,遇到孤本,就立刻请人刻印出来以免失传。上他家去看书,不仅不要钱,还提供食宿。后来,留余草堂的书全部捐赠给了浙江图书馆。

  如今坚匏别墅还在,留余草堂在新中国成立初已被拆掉了。不过,留余草堂和坚匏别墅之间,只隔着一座大佛寺,你可以去坚匏别墅那边寻找遗迹。

  文澜阁

  皇家藏书楼

  地址:杭州西湖孤山南麓,浙江省博物馆内

  孤山脚下有一座典型的江南楼阁,熟悉它的杭州人都知道,这是为存放国宝《四库全书》而建的皇家藏书楼文澜阁。《四库全书》由乾隆下诏编纂,几乎囊括乾隆之前中国所有最主要典籍,直到今天依然是世界上卷帙最为浩大的一套丛书。最初,《四库全是》只抄写了4部藏于内廷,后来乾隆一纸诏令,又建造江南三阁各存一套,杭州的文澜阁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7部《四库全书》抄本仅存世4部,分别藏于台湾、兰州、北京和杭州。特别是杭州文澜阁的《四库全书》,两百多年来经历数次浩劫,真正的原阁本已剩下不到1/4,成了一部经后人多次补抄才凑齐的“百衲本”。

  其中有段往事跟前面提到的“八千卷楼”丁氏兄弟有关。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杭州遭遇太平天国兵劫,文澜阁未能幸免。距孤山10多公里外的杭郊留下,杭州藏书家丁丙刚刚从包子铺小二手中接过几个肉包,他撕开包装纸正要咬上一口,突然瞥见纸页一角有一个鸡血印记,大惊失色:“这不是乾隆御览后的宝印吗?”他赶紧摊开整张纸仔细查看,只见纸页上有一排正楷书写的小字“钦定四库全书”。这张用来包肉包的纸,竟是文澜阁《四库全书》中的一页。

  这让丁丙、丁申兄弟心急如焚。他们趁夜潜入文澜阁,用小船将剩余的四库全书偷偷运出,并雇人每日沿街收购散失的阁本。花了大半年,丁氏兄弟也只抢救回8689册,仅占全部文澜阁本的1/4。剩下的办法只有补抄。丁氏兄弟从江南数十位藏书名家处借书,招募了100多人抄写,历时7年补抄了26000余册。1882年,文澜阁重修完成,丁氏兄弟将补抄后的《四库全书》全部归还文澜阁。

  杏轩

  藏书家自己设计建造的藏书楼

  地址:湖滨蕲王路6号

  杏轩是陶承杏先生的藏书楼,也是他的旧居,先后有天德坊和蕲王路6号两处。

  陶承杏,字杏卿,祖籍绍兴,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有着“营造建筑师”的称号。他曾开设陶鑫记营造厂,建了不少风格独特的杭州名居。他为自己也建了藏书楼,雅号“杏轩”,藏书逾万卷。

  经商之余,陶氏爱好藏书,凡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传奇笔记及至杂志,莫不兼收并蓄。尤其注重县志、家谱、名人手稿和日记,特别是杭绍两籍的名家著作及乡邦文献。

  陶承杏还著有《杏轩丛抄》、《杏轩丛书》等作品及建筑设计论文无数。1995年,85岁的陶承杏辞世,藏书捐与浙江图书馆和杭州图书馆。

  风雨茅庐

  才子郁达夫的藏书楼

  地址:上城区大学路官场弄63号

  风雨茅庐是郁达夫亲自选址、设计的住所,也是他的藏书之地。对很多杭州人来说,这个藏书楼并不陌生。

  1933年,郁达夫不顾鲁迅等好友的劝阻,执意从上海迁到杭州。一来这里是自己年少游学之地,离故乡富阳很近,二来杭州是爱人王映霞的家乡。“风雨茅庐”建成于1936年。这座青砖黑瓦、有着日式民居味道的院落,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风雨茅庐建成后,郁达夫和妻子王映霞过了半年神仙眷侣的日子,半年后郁达夫远赴福建谋职。1940年,王映霞和郁达夫在新加坡协议离婚,风雨茅庐也被变卖了。

  1945年,郁达夫在苏门答腊岛被日本宪兵杀害,终年49岁。2000年,王映霞病逝于杭州,终年92岁,葬于杭州南山公墓。

  据郁达夫自述,当时“风雨茅庐”收藏的中国书籍约有八九千册以上,有宋、元、明和清末的类书,还有清初的禁书(专为研究明清之际的小说而收集的),都是他心爱的精本;线装类书中,上至《太平御览》《太平广记》,下至《李氏五种》等,都是极为难得的珍本。明清之际的刻本小说,珍、善本更多,如有一本名为《生绡剪》的小说,其内容多以浙江一带为背景,因牵涉到一些豪门巨室,当时即遭毁版,所以十分珍罕。而收藏的英、德、法、日文书,则达两万余册。

  这些书都是用郁达夫写文章赚来的钱买的,他富阳老家的堂屋内曾挂着他手书的对联:“绝交流俗因耽懒,出卖文章为买书。”

  俞楼

  西湖第一楼里建书冢

  地址:杭州孤山南麓、西泠印社旁

  这里是俞樾及其孙俞平伯的旧居。它背依孤山崖壁,面临西湖碧波,左邻“六一”名泉,右伴苏小小亭,占尽西子风光。这是近代孤山建起的第一所楼,被称为“西湖第一楼”。

  俞楼的第一位主人是清末独步江南的国学、书画篆刻大师俞樾。俞樾,号曲园,浙江德清人士,清道光年间进士,以痴迷执著、拼命著书著称,章太炎和吴昌硕都是他的弟子。

  准确意义上讲,俞楼并不算藏书楼。藏书家韦力曾在《俞樾俞楼:喜建书冢,著作超身》中讲道,“以我的分法,俞樾的藏书属性当然属于私藏,而他的书楼也就是私家藏书楼体系中的一个,然而俞楼的情况却大为特殊,因为私家藏书楼的所藏必然是藏书家本人所收集的各种书籍,而俞楼当年建有书冢,虽然书冢也可勉强算为藏书的一种方式,但俞樾的书冢却只藏自己的作品以及手稿。这样说来,书冢里的书恐怕难以称之为藏书。”

  所谓的书冢,从字面来看,就是书的坟墓,也就是把书埋藏起来,但是书冢埋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把书葬送掉,而是换一种方式希望其能永久地保留到后世。这种做法倒不是曲园老人的发明,古人的确也有这种例子。

  俞樾建有多个书冢,仅在西湖边就有两个,其中之一在俞楼后面。浙江文史研究馆所编的《杭州街路里巷古今谈》中记载:“俞有诗记其事:‘桥边香冢邻苏小,山下吟庵伴老坡。多谢门墙诸弟子,为余辛苦辟新窝。’楼后原有石室,俞自题‘曲园书藏’,存放《春在堂全集》版本。”

  清吟阁

  清代最后一位“宰相”的藏书楼

  地址:上城区清吟街王文韶大学士府旁

  上城区有一条貌不惊人的小街,叫做清吟街,充满了传奇色彩,宋时曾是皇城指挥营所在地。晚清最后一位“宰相”王文韶,就在这里度过了他的晚年。

  王文韶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任湖南巡抚时,读杭州诗人王乃斌的《红蝠山房诗钞》,了解到曾有五只红蝙蝠绕梁飞行于祖宅的吉利之兆,便花巨资买下清吟街前后左右的大片房产,兴建大学士府。

  这个王文韶究竟何许人也?他是杭州人,祖上曾居清吟街,后家道中落。他步入政坛后,却左右逢源,一直到79岁离开官场,成为名副其实的“官场不倒翁”。王文韶是光绪重臣,也是慈禧的宠臣。他退休后,荣归故里,筑华宅王文韶大学士府,并在园内建藏书楼“清吟阁”。藏书阁,重檐翘角,上下3层。雕花栏杆保存着当年模样。在清吟街修整之前,这个藏书阁还住着人家。

  王文韶藏书万余册,其中有不少是皇室御赐的刊本、抄本,非常罕见。御赐的书还有藏书印,写着“赐书臣武英殿大学士王文韶敬藏”。


标签: 藏书楼;杭州;草堂;四库全书;小八千卷楼;郁达夫;大学士
编辑: 贾晓雯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