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 杭州  正文

拱墅“村民”喜新不“厌旧” 生活变了乡愁还在
2018-02-18 10:07:05 来源: 杭州网 黄冉

  “水果买好了,孙子、孙女的红包和玩具也准备好了。”51岁的陈建芬刚从超市回来,拎着大包小包坐电梯上了11楼。“成小家成就千秋业,居福地昌荣万代枝”,一幅红彤彤的春联贴在家门口。“今年小孙女刚出生,我们一大家子都在儿子家过年。”

  陈建芬是上塘街道蔡马村的村民,现在所住的“蔡马人家”是蔡马村征地农民的第一批安置小区。透过大大的落地窗户向外看,小区文化家园周围张灯结彩,家家户户窗上贴着窗花,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

  2017年,拱墅区彻底告别城中村。村民们离开破败的农居点,搬进了高品质的安置房,他们的生活也在发生变化。

  他们的生活方式变了

  三年前,57岁的钱爱贞搬进善贤人家。现在,每天早上9点,她都会准时来善贤书院报到——在这里写书法成了钱阿姨的爱好。

  到了晚上,健身房的乒乓球室可是个热闹地方,“六点半来已经很多人了,有时候要等到七点才轮到我们咧!”

  周边生活的变化,让善贤社区第三支部书记赵碧璐很是感慨,“以前我们善贤村里脏乱差,地方又小。现在小区干净了,环境好了,设施也齐全。”

  蔡马人家的社区文化家园也是今年拱墅区文化家园建设的重点。等到今年6月,这个近1000平方米的社区文化家园就将正式开放。

  他们的居住环境变了

  在蔡马人家一期,7幢崭新的楼房,800多套安置房,看不到一处保笼,更看不到晾衣架。这是在征迁安置之前,就做足了功夫的。

  蔡马社区党总支书记朱仪胜透露,在分房之前,社区班子和社工花了3个月时间走门串户听取业主意见。社区自己组建、自己管理,成立了物业公司。为了解决电瓶车乱停放的问题,社区在地下一层设置了免费充电点,引导居民按规定统一停放车辆;为了解决楼道堆积杂物的问题,社区在地下室为每幢设计了近100平方米的储藏室,一年内使用的物品可以保存在这里,如果堆放超过一年,将通知后进行统一处理。

  如今,蔡马人家二期也于去年12月开工,计划四年内完成安置工作。二期共有5幢楼房,在一期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增加停车位。“一期的住户和停车位比是1∶0.6,二期达到了1∶1.1,以后一二期将打通。”朱仪胜说。

  他们的乡愁记忆还在

  善贤人家的展陈馆内,记录着善贤村的历史变迁,这座韵味十足的小房子,原来正是善贤坝的遗址。2015年,借城中村改造之机,善贤坝修缮一新,成为善贤标志性建筑,同时,社区注入新的元素使之成为居民艺术馆。

  这种对历史的保留和对乡愁的眷恋,在拱墅城中村改造中随处可见。

  拱墅区城建中心前期部部长严晨前几天还在忙着祥符历史街区的规划论证,已经有470多年历史的祥符桥在城中村改造中被保留下来,未来,这里将打造祥符历史街区——按照“保护性开发,传承历史文化”的理念进行开发,保护好“一桥五房”,让祥符桥、两户清末的民居、粮仓、茧房和公社得以保留原有的样貌。

  计划4年以后,祥符历史街区将完成开发建设——作为祥符最早的商贸集聚地,原住民再回到这里,可以找到当年的记忆;面点、烧饼油条店、肉铺茶馆等一些业态也会适当恢复;为了贴近祥符整体的气质风貌,街区还将引进生活厨房、手工作坊等,让更多市民参与进来。

标签: 生活方式;陈建芬;孙女;居住环境;城中村
编辑: 吴越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