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6月22日讯 今年,浙江迎来了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全面付诸实施的新起点。
6月21日,我省召开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会,全面部署我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各项工作,加快推动全省域、全方位融入长三角。
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高质量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我省将打造“四个一”,即“一极一翼一园一区”。“一极”是指长三角创新发展增长极;“一翼”是指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金南翼;“一园”是指长三角幸福美丽大花园;“一区”是指长三角改革开放引领区。
接下来,我省将按照统筹部署、分类指导、以点带面、有序推进要求,形成示范区先行探索、中心区率先融入、多板块协同联动、全省域集成推进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跨越转型升级难关
构建协同创新体系
打造长三角创新发展增长极,关键靠创新驱动。高水平建设大湾区,共同构建长三角协同创新产业体系——这是我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
我省将以大湾区建设为主平台,高水平建设“四区三廊”(“四区”是指杭州钱塘新区、宁波前湾新区、绍兴滨海新区和湖州南太湖新区,“三廊”是指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和嘉兴G60科创大走廊)。
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合作园、平湖张江科技园、漕河泾开发区海宁分区、嘉定工业园温州工业园区……一批跨区域产业合作平台正在加速打造。接下来,我省还将积极搭建跨区域产业合作平台,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凸显浙江在打造强劲活跃增长极中的战略地位和特色优势。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各自的优势变成共同的优势。
数字经济是浙江的一张“金名片”。我省提出,高起点发展数字经济,共同打造长三角全球数字经济创新高地。主要举措是,以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为引领,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建设。加大重点领域智慧应用跨区域合作,推进城市大脑集群建设,把长三角打造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创新高地。
浙江一直以来最为人称道的就是民营经济。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如何让这一“长板”更长?
我省鼓励民营企业广泛参与长三角一体化重大基础设施、科创合作平台建设,支持温台地区开展民营经济跨区域协同发展试验,进一步突出我省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创新引领作用。
省发改委上述负责人表示,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我省将跨越转型升级的难关,实现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新动能新产业培育发展,努力突破一系列技术瓶颈,解决“卡脖子”问题。
跨越行政区域藩篱
建统一开放大市场
行政壁垒影响和制约了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对我省而言,最重要的还是把“最多跑一次”改革进行到底,更好发挥撬动作用。为此,我省将高效能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共同建立长三角统一开放大市场。
具体而言,就是要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加快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推动长三角区域政务服务信息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打造“掌上办事、掌上办公”示范省。加快长三角区域标准、要素、信用一体化,建立统一开放大市场。
提升资源配置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样离不开扩大开放。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我省提出,高层次扩大对外开放,共同打造长三角“一带一路”战略枢纽。
为此,我省将重点加强“一区、一港、一网、一站、一园、一桥”建设(“一区”是指自贸试验区,“一港”是指国际枢纽港,“一网”是指数字贸易网,“一站”是指境外服务站,“一园”是指国际合作园,“一桥”是指民心连通桥),加快推进浙江自贸试验区赋权扩区,加强与上海自贸试验区合作联动,共建港航高端服务基地、全球油气贸易中心,共同打造长三角对外开放高地。
跨越江河湖海山阻挡
共筑生态环境屏障
高质量一体化的长三角,必然是美丽绿色的长三角。浙江提出,高品质建设大花园,共同加强长三角生态环境联保共治。
嘉兴秀洲区与苏州吴江区创新实施联合河长等机制,跨界巡河不打招呼,发现问题一起解决,两地共享一湾清——这是苏浙两省携手治水的一个生动案例。接下来,这样跨省联动会越来越多。
“我们将跨过江、河、湖、海、山的阻挡,全面开展大气、水、土壤等污染的联防联治,保护好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省发改委上述负责人介绍,我省将加强长江口—杭州湾海岸线协同治理,推动新安江、太湖等流域森林资源保护,以皖南—浙西—浙南山区为重点,提升生态系统功能,共筑长三角绿色生态屏障。
在丽水,生态产品的使用价值正源源不断转化为经济价值。丽水的探索为各地发展绿色经济、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提供了有益经验。
接下来,我省将以大花园为基础底色,全面践行“两山”理念,加强重要生态空间和生态系统保护,协同构建省际生态廊道屏障,合力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带,联动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开展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共同打造生态美丽长三角。
协调共进,推进区域间协同合作,我省将支持邻沪区域主动融入上海大都市圈,进一步提升同城化水平;积极推动与苏皖闽赣等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打造一批产城深度融合新型功能区;加快城乡融合发展,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美丽城镇建设。
此外,长三角一体化框架下的省域一体化也将提速。高能级建设大都市区,我省将以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打造“创新、开放、便捷、宜居、花园、智慧、人文”之城。
跨越物理空间界限
共享普惠公共服务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长三角地区,杭黄铁路已经开通,沪通铁路二期、沪苏湖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省交通厅与一市两省共建毗邻公交体系,相继开通37条省际客运班线。
跨越物理空间的界限,浙江提出,高标准建设大通道,共同构筑长三角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络。
以“四枢纽三通道”为支撑(“四枢纽”是指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三通道”是指开放通道、湾区通道、美丽通道三大通道建设工程),加快建设现代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网络、世界级港口群和长三角机场群,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此外,还要加强跨区域互济互保能源基础设施和水利工程建设,提高综合保障水平。眼下,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的越江管廊已经贯通,投运后将形成贯穿皖苏浙沪的华东特高压交流电网。
民生共享,增强人民幸福感获得感,除了交通方面,我省还提出高普惠共享公共服务,共同提升长三角居民美好生活水平。
以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目标,聚力提升长三角教育、医疗、公共文化、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合作水平,建设包容共享的公共服务圈,进一步突出浙江在共建幸福和谐长三角中的标杆作用。
浙江在线6月22日讯 今年,浙江迎来了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全面付诸实施的新起点。
6月21日,我省召开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会,全面部署我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各项工作,加快推动全省域、全方位融入长三角。
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高质量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我省将打造“四个一”,即“一极一翼一园一区”。“一极”是指长三角创新发展增长极;“一翼”是指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金南翼;“一园”是指长三角幸福美丽大花园;“一区”是指长三角改革开放引领区。
接下来,我省将按照统筹部署、分类指导、以点带面、有序推进要求,形成示范区先行探索、中心区率先融入、多板块协同联动、全省域集成推进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跨越转型升级难关
构建协同创新体系
打造长三角创新发展增长极,关键靠创新驱动。高水平建设大湾区,共同构建长三角协同创新产业体系——这是我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
我省将以大湾区建设为主平台,高水平建设“四区三廊”(“四区”是指杭州钱塘新区、宁波前湾新区、绍兴滨海新区和湖州南太湖新区,“三廊”是指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和嘉兴G60科创大走廊)。
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合作园、平湖张江科技园、漕河泾开发区海宁分区、嘉定工业园温州工业园区……一批跨区域产业合作平台正在加速打造。接下来,我省还将积极搭建跨区域产业合作平台,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凸显浙江在打造强劲活跃增长极中的战略地位和特色优势。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各自的优势变成共同的优势。
数字经济是浙江的一张“金名片”。我省提出,高起点发展数字经济,共同打造长三角全球数字经济创新高地。主要举措是,以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为引领,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建设。加大重点领域智慧应用跨区域合作,推进城市大脑集群建设,把长三角打造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创新高地。
浙江一直以来最为人称道的就是民营经济。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如何让这一“长板”更长?
我省鼓励民营企业广泛参与长三角一体化重大基础设施、科创合作平台建设,支持温台地区开展民营经济跨区域协同发展试验,进一步突出我省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创新引领作用。
省发改委上述负责人表示,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我省将跨越转型升级的难关,实现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新动能新产业培育发展,努力突破一系列技术瓶颈,解决“卡脖子”问题。
跨越行政区域藩篱
建统一开放大市场
行政壁垒影响和制约了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对我省而言,最重要的还是把“最多跑一次”改革进行到底,更好发挥撬动作用。为此,我省将高效能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共同建立长三角统一开放大市场。
具体而言,就是要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加快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推动长三角区域政务服务信息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打造“掌上办事、掌上办公”示范省。加快长三角区域标准、要素、信用一体化,建立统一开放大市场。
提升资源配置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样离不开扩大开放。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我省提出,高层次扩大对外开放,共同打造长三角“一带一路”战略枢纽。
为此,我省将重点加强“一区、一港、一网、一站、一园、一桥”建设(“一区”是指自贸试验区,“一港”是指国际枢纽港,“一网”是指数字贸易网,“一站”是指境外服务站,“一园”是指国际合作园,“一桥”是指民心连通桥),加快推进浙江自贸试验区赋权扩区,加强与上海自贸试验区合作联动,共建港航高端服务基地、全球油气贸易中心,共同打造长三角对外开放高地。
跨越江河湖海山阻挡
共筑生态环境屏障
高质量一体化的长三角,必然是美丽绿色的长三角。浙江提出,高品质建设大花园,共同加强长三角生态环境联保共治。
嘉兴秀洲区与苏州吴江区创新实施联合河长等机制,跨界巡河不打招呼,发现问题一起解决,两地共享一湾清——这是苏浙两省携手治水的一个生动案例。接下来,这样跨省联动会越来越多。
“我们将跨过江、河、湖、海、山的阻挡,全面开展大气、水、土壤等污染的联防联治,保护好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省发改委上述负责人介绍,我省将加强长江口—杭州湾海岸线协同治理,推动新安江、太湖等流域森林资源保护,以皖南—浙西—浙南山区为重点,提升生态系统功能,共筑长三角绿色生态屏障。
在丽水,生态产品的使用价值正源源不断转化为经济价值。丽水的探索为各地发展绿色经济、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提供了有益经验。
接下来,我省将以大花园为基础底色,全面践行“两山”理念,加强重要生态空间和生态系统保护,协同构建省际生态廊道屏障,合力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带,联动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开展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共同打造生态美丽长三角。
协调共进,推进区域间协同合作,我省将支持邻沪区域主动融入上海大都市圈,进一步提升同城化水平;积极推动与苏皖闽赣等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打造一批产城深度融合新型功能区;加快城乡融合发展,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美丽城镇建设。
此外,长三角一体化框架下的省域一体化也将提速。高能级建设大都市区,我省将以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打造“创新、开放、便捷、宜居、花园、智慧、人文”之城。
跨越物理空间界限
共享普惠公共服务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长三角地区,杭黄铁路已经开通,沪通铁路二期、沪苏湖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省交通厅与一市两省共建毗邻公交体系,相继开通37条省际客运班线。
跨越物理空间的界限,浙江提出,高标准建设大通道,共同构筑长三角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络。
以“四枢纽三通道”为支撑(“四枢纽”是指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三通道”是指开放通道、湾区通道、美丽通道三大通道建设工程),加快建设现代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网络、世界级港口群和长三角机场群,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此外,还要加强跨区域互济互保能源基础设施和水利工程建设,提高综合保障水平。眼下,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的越江管廊已经贯通,投运后将形成贯穿皖苏浙沪的华东特高压交流电网。
民生共享,增强人民幸福感获得感,除了交通方面,我省还提出高普惠共享公共服务,共同提升长三角居民美好生活水平。
以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目标,聚力提升长三角教育、医疗、公共文化、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合作水平,建设包容共享的公共服务圈,进一步突出浙江在共建幸福和谐长三角中的标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