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本地  正文

马世芳、袁越、万晓利谈民谣:地里长出来的都是民谣
2018-01-21 10:14:40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张瑾华 通讯员 马正心 竹嫄

  浙江在线1月2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瑾华 通讯员 马正心 竹嫄)1月20日下午,良渚文化艺术中心。马世芳、袁越、万晓利——三个影响了华语音乐圈的男人,在新年的杭州相聚,应大屋顶文化之约,参与钱报读书会民谣特别专场:“答案在风中飘——中外民谣谈”。

  读书会现场,三位特别嘉宾诚挚地向读者分享了自己对于民谣的爱与激情,以及一个最基本,但也最复杂的问题:民谣是什么?

  袁越是一名“60后”理工科的“文艺中年”。1992年,24岁的他出国求学,他从上世纪60年代成名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一路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电子音乐尚未问世时的美国传统民歌。对民歌巨大的兴趣,促使袁越想要把美国民歌带给中国的听众、读者。

  民谣是什么?他回答:“就是来自民间的叛逆。任何一个社会都应该让有想法的人有表达的空间,一人一把吉它,是最好的方式。”

  万晓利说话时声音低沉、内敛,同他的歌唱风骨相同:“我也挺晕的,到现在也不该知道怎么正确解释什么是民谣。”他说,自己作为民谣从业者,有一种“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迷茫感。

  2016年,万晓利曾经颇具禅意地定义:民谣是一个名词——描述“唱歌”的一个名词。他对自己被贴上“民谣”标签,也经过了接受、抵触、接受的两次转变。他的最新专辑《天秤之舟》也融入了电子乐、摇滚乐的元素。

  而对于现在被定义成民谣的许多音乐,他觉得其中一部分,“好像都是流行歌。”

  来自中国台湾的马世芳,对大陆民谣的认识,则是经由豆瓣网站而来。十几年前,他第一次登录豆瓣,第一夜,马世芳看得舍不得睡觉:他发现大陆的青年人,居然会对音乐和文学有如此多元的见解和刨根问底的热情。从他们的文字中,他发现了当代大陆民谣:周云蓬、万晓利、李志……

  “这其中有很多台湾音乐人不可能做的出来的音乐:不是技术方面,而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从事音乐行业近30年的马世芳,对民谣的定义是这样的:凡是地里长出来的,都算是民谣。

  “插不插电,采用什么乐器,不重要。只要是土地上长出的——城乡结合部的、都市里的、马路牙子边的……都可以算是民谣。”

  马世芳主持逾15年的《音乐五四三》节目,曾斩获5座台湾金钟奖杯。近年来他在《听说》、《耳朵借我》等视频、音频节目,又使他获得了许多新的听众。

  记者当天也专访了马世芳先生,听一听他对嘻哈乐、民谣,对中国的年轻人和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音乐人的观察和理解。


标签: 民谣;马世芳;读书会;晓利;豆瓣;音乐;音乐人;华通讯员;华语音乐;良渚文化
编辑: 陶韬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