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日特别策划 走近浙江江河湖海
创新管理模式 共护蓝色海湾 温州洞头为海洋找来“物业”
2019-03-20 20:06:14
来源: 浙江在线 见习记者 方涛 通讯员 陈增成

  导语:美不美,家乡水。浙江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江南水乡,江河湖海在这里交汇,八大水系在这里纵横。从碧波荡漾的钱塘江畔,到波澜壮阔的东海之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让浙江因水而美。饱经沧桑的大运河,到秀水泱泱的千岛湖......千百年来,浙江人民与水共生,不断改造水、利用水,浙江也因水而兴。

  第27届“世界水日”来临之际,浙江在线记者走近浙江的江河湖海,带你领略与众不同的浙江“蓝”。

  浙江在线3月20日讯(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方涛 通讯员 陈增成)三月的海岛洞头,海流平稳,海风微暖,金黄的沙滩与古老的渔村干净整洁,宛如一幅海上画卷。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三年前洞头的海滩还因破坏严重布满碎石和淤泥,宁静的渔港也曾是当地最大的“垃圾场”。2016年,总投入4.76亿元的“温州市蓝色海湾整治项目”落户洞头,洞头开始积极推进海洋生态修复,成功蜕变为今日的“海上花园”。

  “我们就是把海洋当成小区在管理。”谈起物业化管理,大多数人可能会联想到小区、办公楼等现代化场所。而在三年前,温州洞头却将“物业服务”搬到了海里。洞头渔港管理队长林建忍向记者介绍,这种管理模式是洞头为改善海洋生态的创新探索。

  作为土生土长的洞头人,从小在海边长大的林建忍对养育自己的海洋有着特殊的情感。2016年,曾在外经商的他回到家乡,为修复家乡的海洋生态贡献自己的力量。尽管管理队的工资并不高,工作起步也是困难重重,但林建忍却始终坚持着这份工作。

400.jpg

500.jpg

  洞头海域整治之前

  “我们工作开展之前,整个海滩都是垃圾,我们都是一车一车往外运的。”林建忍翻开手机,相册里记录得全是这几年洞头海域翻天覆地的变化。

  全年巡查管理、专人海面保洁,三年来,林建忍和管理队始终奔忙在洞头的海域、海岸、沙滩、码头……每到台汛期和梅雨季节,都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

600.jpg

  管理员清洁海面漂浮物

  随着工作的推进,林建忍逐渐意识到:海里的垃圾光靠捡是捡不完的,必须从根源上减少垃圾入海。在清洁工作初见成效之后,林建忍又将管理队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宣传教育上。

  面对渔船随意倾泻垃圾的乱象,林建忍却坚持:无论是哪里的船,只要船来到洞头,就必须遵守“新规则”。在宣传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林建忍坦言也受过不少“窝囊气”,有些船老大固执己见,贪图一时方便,依然我行我素。然而,在管理队的大力宣传和当地渔政部门的监管下,越来越多的渔船发生了改变。几年下来,洞头的渔港和码头再难寻觅垃圾的踪迹。

  而最令林建忍感到自豪的是,自己的工作受到了当地村民的认可和尊重。管理队日复一日的辛苦工作,周围的村民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现在村民自己也不好意思把垃圾扔到海里。大家都知道,只要有人扔,我们就会下海捡。”

100.jpg

  整治后的洞头东沙一级渔港

200.jpg

  “蓝湾指数”数据大屏

  除“物业化管理”模式外,去年,洞头还积极牵头,发布了“蓝色海湾整治修复评价指数体系”。记者在洞头的东岙渔村,看到了一块实时更新的数据大屏,水温、浊度、漂浮物、沙滩游乐指数等重要数据在屏幕上一览无余,所有游客都能最直观地参考。这不仅是洞头的创新,也是洞头的自信。随着海洋生态的修复,“蓝色港湾”也逐渐转化为“蓝色经济”。记者从东岙村书记林振平了解到,如今仅东岙村就有百分之七十的村民从事旅游相关产业,该村去年户均收入提高了十万元。

300.jpg

  洞头半屏山民宿一条街

  洞头区海洋生态与藻类研究院院长李昌达向记者介绍,除了海域清洁之外,洞头还开展了渔港清淤、沙滩修复、海洋生态廊道建设等三大工程。因海而兴的旅游经济惠及了部分海岛居民,而海洋生态的修复和美丽家园的建设,却让每一个洞头人成为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标签:浙江;海域;海洋生态;江河湖海;管理;垃圾;漂浮物;修复
编辑:吴越
精彩推荐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版权所有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原创力量  正文
世界水日特别策划 走近浙江江河湖海
创新管理模式 共护蓝色海湾 温州洞头为海洋找来“物业”
2019-03-20 20:06:14 来源: 浙江在线 见习记者 方涛 通讯员 陈增成

  导语:美不美,家乡水。浙江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江南水乡,江河湖海在这里交汇,八大水系在这里纵横。从碧波荡漾的钱塘江畔,到波澜壮阔的东海之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让浙江因水而美。饱经沧桑的大运河,到秀水泱泱的千岛湖......千百年来,浙江人民与水共生,不断改造水、利用水,浙江也因水而兴。

  第27届“世界水日”来临之际,浙江在线记者走近浙江的江河湖海,带你领略与众不同的浙江“蓝”。

  浙江在线3月20日讯(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方涛 通讯员 陈增成)三月的海岛洞头,海流平稳,海风微暖,金黄的沙滩与古老的渔村干净整洁,宛如一幅海上画卷。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三年前洞头的海滩还因破坏严重布满碎石和淤泥,宁静的渔港也曾是当地最大的“垃圾场”。2016年,总投入4.76亿元的“温州市蓝色海湾整治项目”落户洞头,洞头开始积极推进海洋生态修复,成功蜕变为今日的“海上花园”。

  “我们就是把海洋当成小区在管理。”谈起物业化管理,大多数人可能会联想到小区、办公楼等现代化场所。而在三年前,温州洞头却将“物业服务”搬到了海里。洞头渔港管理队长林建忍向记者介绍,这种管理模式是洞头为改善海洋生态的创新探索。

  作为土生土长的洞头人,从小在海边长大的林建忍对养育自己的海洋有着特殊的情感。2016年,曾在外经商的他回到家乡,为修复家乡的海洋生态贡献自己的力量。尽管管理队的工资并不高,工作起步也是困难重重,但林建忍却始终坚持着这份工作。

400.jpg

500.jpg

  洞头海域整治之前

  “我们工作开展之前,整个海滩都是垃圾,我们都是一车一车往外运的。”林建忍翻开手机,相册里记录得全是这几年洞头海域翻天覆地的变化。

  全年巡查管理、专人海面保洁,三年来,林建忍和管理队始终奔忙在洞头的海域、海岸、沙滩、码头……每到台汛期和梅雨季节,都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

600.jpg

  管理员清洁海面漂浮物

  随着工作的推进,林建忍逐渐意识到:海里的垃圾光靠捡是捡不完的,必须从根源上减少垃圾入海。在清洁工作初见成效之后,林建忍又将管理队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宣传教育上。

  面对渔船随意倾泻垃圾的乱象,林建忍却坚持:无论是哪里的船,只要船来到洞头,就必须遵守“新规则”。在宣传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林建忍坦言也受过不少“窝囊气”,有些船老大固执己见,贪图一时方便,依然我行我素。然而,在管理队的大力宣传和当地渔政部门的监管下,越来越多的渔船发生了改变。几年下来,洞头的渔港和码头再难寻觅垃圾的踪迹。

  而最令林建忍感到自豪的是,自己的工作受到了当地村民的认可和尊重。管理队日复一日的辛苦工作,周围的村民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现在村民自己也不好意思把垃圾扔到海里。大家都知道,只要有人扔,我们就会下海捡。”

100.jpg

  整治后的洞头东沙一级渔港

200.jpg

  “蓝湾指数”数据大屏

  除“物业化管理”模式外,去年,洞头还积极牵头,发布了“蓝色海湾整治修复评价指数体系”。记者在洞头的东岙渔村,看到了一块实时更新的数据大屏,水温、浊度、漂浮物、沙滩游乐指数等重要数据在屏幕上一览无余,所有游客都能最直观地参考。这不仅是洞头的创新,也是洞头的自信。随着海洋生态的修复,“蓝色港湾”也逐渐转化为“蓝色经济”。记者从东岙村书记林振平了解到,如今仅东岙村就有百分之七十的村民从事旅游相关产业,该村去年户均收入提高了十万元。

300.jpg

  洞头半屏山民宿一条街

  洞头区海洋生态与藻类研究院院长李昌达向记者介绍,除了海域清洁之外,洞头还开展了渔港清淤、沙滩修复、海洋生态廊道建设等三大工程。因海而兴的旅游经济惠及了部分海岛居民,而海洋生态的修复和美丽家园的建设,却让每一个洞头人成为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标签: 浙江;海域;海洋生态;江河湖海;管理;垃圾;漂浮物;修复
编辑: 吴越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三月的海岛洞头,金黄的沙滩与古老的渔村干净整洁,宛如一幅海上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