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原创力量  正文

让群众住的安心留的下来 宾川多措并举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2018-11-02 09:11:45 来源: 浙江在线 见习记者 凌鑫

  浙江在线云南宾川11月2日讯(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凌鑫)“以前我们住的房子都是土坯房,垛木上铺些茅草,下雨的晚上只有小孩敢睡觉。”村民李树军说。李树军是彝族居民,在去年12月25日之前,李树军一家还住在金沙江沿岸的高寒山区一个叫咪下的地方,离大坪地有110多公里。雨季山体滑坡、泥石流时常发生,有极大的安全隐患。搬过来之后,李树军在村里开起了小卖部,田里种着沃柑,“下雨的晚上也能安心睡觉了。”他说。

1.png

村民李树军接受记者采访

  尼萨,在傈僳族语中是“幸福“之意。尼萨村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确定的集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当地政府希望,搬迁过来的群众,能在这里幸福长久。据宾川县移民局局长王存民,新搬来大坪地的一共有357人,都来自贫困山区。

2.png

王存民介绍尼萨村相关情况

  搬入新村,像李树军家这样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体会到幸福感的新村民还有很多。“我才不会再回去了。”村里81岁的老奶奶笑的合不拢嘴。

3.png

  11月1日,“脱贫攻坚的大理实践——2018全国网络媒体大理行”采访团走入尼萨村,小层别墅墙外画着民族特色宣传画,村民活动中心设备齐全,记者们纷纷感叹,像这样有个自己的小房子,有个小院子种上花花草草,也是很幸福的。

4.png

  走进尼萨村,新房都像是一栋栋小别墅,黄色的墙面与秋日的蓝天交响辉映,楼宇之间种着小花,干净整洁,民族团结的墙画随处可见。据了解,民族团结的墙面宣传画,也是为了让两个民族之间能够和谐相处。甚至有的画面,虽然是以一个民族为主要元素,还刻意加入了另一个民族的元素,也希望能营造融合氛围。

5.png

  2016年以来,宾川县在完成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基础上,根据“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原则,规划建设23个易地扶贫搬迁点。尼萨村是其中一个,涉及两个乡镇,搬迁户数、人数都是最多的。2017年7月,安置点破土动工,按照“人畜分离、集中建圈、培育产业”的目标,统筹建设集中安置区,集中养殖区、农业发展区,配套文体活动室、篮球场及水电路网等公共设施。

  每人1亩土地,每户10平方米的圈舍,每户从村里的光伏发电项目中分红,零星打工每天领工资……

  为让村民们搬得出来住得安心留得下来,宾川县按照“立足资源、发挥优势、政府引导、科技支撑、企业参与、市场化动作”的原则,采取“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方式发展产业,为搬迁贫困户种植软籽石榴和沃柑,在幼苗期,土地以800元一亩出租给企业套种小葱等短期作物,由承租企业提供务工,为贫困户增加收入。长期投资350万元建农光互补项目,通过企业十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每年可为第户贫困户增加3200元收入。

  “县农业局经常会组织农业技能培训,进行一定的技术帮扶。”王存民说。在尼萨村,扶贫与扶智结合,多措并举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标签: 村民;宾川县;贫困户;安全隐患;山体滑坡;小卖部;金沙江
编辑: 贾晓雯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