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月16日讯(浙江在线通讯员 陶大辉)1月15日是泗溪镇洪坑村的主题党日,在冬日的暖阳下,洪坑村党支部除了组织党员开展日常的规定动作之外,还组织全体党员开展公路清洁整治工作。“这个活动很好,既能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又利于护航道路交通安全。”老党员林家法说道。
回顾两年前,因受“莫兰迪”台风影响,洪坑村整个村庄受损严重,村庄重建工作困难重重,更谈不上党组织的规范提升,使得村党组织产生了软化弱化等问题,因此被泗溪镇党委纳入需要整顿的软弱落后村党组织。为了彻底扭转软弱落后村的发展局面,洪坑村依托“县领导联系帮扶、县镇干部驻村指导、村党组织自我加压”等三级联动机制,在县委统战部等各方力量的帮扶下,通过一年多时间的整顿转化,实现了“旧貌”换新颜,乡村各项发展取得了蝶变的成果。
县领导联系帮扶 注入村庄发展强劲动力
在县委的统一部署下,县委常委、统战部长童德平联系帮扶洪坑村整顿提升。自结对以来,联系县领导结合“双示范双下沉”“党建示范带建设”等工作,每月至少到村指导一次整顿提升工作。在摸清洪坑村党组织“病症”的基础上,创新推出“统战+”工作模式,发挥统战部门“统筹大局、联系八方”的作用,借力借势,整合各方力量“开方”“治病”,促使洪坑村党组织病体整转。在帮扶的过程中,既大力抓好相关部门的“输血式”帮扶,同时,更注重抓村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要求村干部树立“没出路,找出路”的理念,促使村党组织自身的“血液循环流动”,增强党组织自身造血功能。在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的联系帮扶下,促使洪坑村党员干部“绝大多数”的发展思路和工作干劲产生根本转变。
县镇干部驻村指导 提升村级组织运行水平
近日,新任的洪坑村第一书记林泉接过了上一任第一书记的接力棒,充分发挥自身“多面手”的作用,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开展日访夜访工作,详细了解村情民情。近年来,针对洪坑村的村民中心老旧、道路损坏等问题,第一书记充分自身的尖兵作用,千万百计跑部门争取资金,发挥“娘家”部门的坚强后盾作用,共牵线搭桥落实资金50多万元,帮助村党组织完成村民中心的改建、通村公路的重建修复等民心工程。为了强化党员的学习,每月的主题党日活动,村第一书记、联村领导、驻村干部带头参加,并通过给党员上党课,强化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了强化外出党员的学习教育,建立外出党员微信群,给21名外出党员上起了党课,为党员们开起了便捷的掌上课堂。
村党组织自我加压 催生体内“洪荒”之力
为了改变党组织软化弱化问题,摘掉“软弱落后”的帽子,村党组织坚持从自身找原因。针对党员参加组织活动不积极的现象,推出了“书记闹钟”服务,每月主题党日活动前,村书记挨家挨户通知党员,确保在家党员参会率达到100%。为了增强主题党日的效果,村党组织推出了“12+1”主题党日活动,除了履行缴纳党费、佩戴党徽、宣读入党誓词等12项规定动作,还要开展1项惠民利民的自选动作。特别在重点工作中,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一切工作靠支部”的工作导向,党组织和党员在始终冲锋在攻坚克难第一线;例如,在地质灾害点村民搬迁过程中,党员做到带头宣传、带头测量、带头签字、带头拆除,在20多名在家党员的共同努力下,103户村民签订了拆除协议,村党员还齐心协力将郑学荣等村民家里的东西搬进了新居所,帮助村民搬出了危房,住进了安全房。现在,“带头参加党员活动,带头完成政策处理,带头帮助困难人员”已经从口号变成了党员的自觉行动,树立了村党员的良好形象。
通过“统战+”模式,形成党建工作合力,县委统战部等部门累计走访慰问困难群众50余人,为村庄发展落实资金100多万元;洪坑村集体经济收从2016年的6.5万元增加到目前的14.72万元,党组织整顿提升效果明显,村党组织的组织力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