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从1949年到2019年,我市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解放初只有28家医疗机构,现在已经发展到5377个,并且通过名院集团化办医模式,一张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覆盖全市;解放初,急救是难题,现在杭州急救联网成片,全市拥有急救站点86个,实现接警后3分钟出车;解放初,看病还不时看到赤脚医生的身影,现在杭州各领域专业医学人才济济。杭州每万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由1978年的15人增加到2018年的58人……
这七十年间,杭州医疗事业的巨变让城乡居民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医院里排长队挂号、付费、候诊现象不见了,“城市大脑·卫健系统”建设彻底改变了传统就医流程;医疗卫生服务已从单一的治病发展到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卫生医疗条件持续改善,市民生命质量显著提升。2018年杭州户籍人口期望寿命82.55岁,高于全国平均预期寿命5.5岁。健康杭州建设成果显著。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杭州,一条以人为本、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提升生活品质的健康之路,正不断延伸向远方。
医疗床位8.1万张 医疗软件硬件“双提升”
“没付一分钱,就先给我治疗,真快啊!再过几天,我就可以出院了。”家住余杭的李大伯,因突发胸闷两个小时,家人拨通的120急救电话,李大伯被紧急送医。在杭师大附院胸痛中心,李大伯确诊为心梗。因没有家属在身边,医院开通绿色通道,各科室“无缝”衔接、介入导管室提前“激活”、心内科医生提前“到位”,李大伯从送入急诊到手术导管室治疗,仅只用了29分钟,远超国际标准治疗的60分钟。因为抢救及时,李大伯没有留下一点后遗症。
李大伯感叹的“好快”背后,得益于这些年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1949年,杭州解放之初,市区仅有医疗机构28家,西医技术落后,仅可进行一般疾病的诊疗。1949年后,杭州逐步形成市级医疗卫生系统。上世纪六十年代,位于孝女路的杭州急救站只有一部拨号急救电话,急救车通行只能通过手摇铜铃提醒路人。在乡村,碰上急诊,医疗站里只有半农半医的赤脚医生接诊,缺医少药更是家常便饭。
而现在,随着杭州卫生事业的发展,杭州急救联网成片,全市拥有急救站点86个,配备急救车辆218辆,实现接警后3分钟出车,大批像李大伯这样的危重病人,得到及时救治。
同时,我市医疗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加,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面建成。至2018年末,杭州共有卫生机构5377个(其中医院316个);拥有医疗床位8.1万张,卫生机构技术人员11.7万人。按户籍人口数统计,每万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由1978年的15人增加到2018年的58人,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数由28张增加到105张。
如今,杭州各城区皆配套大型综合医院,大大方便了市民就医。同时,随着杭州城市半径的扩大,从主城区到钱塘新区,杭州市委、市政府持续加大对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通过丰富医疗资源配置,名院集团化办医模式,打造一大批优质医疗机构,实实在在为老百姓撑起了“健康伞”。
此外,这些年,杭州优质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的步子从未停歇。自2013年起我市实施“双下沉、两提升”工程,2019年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医联体建设,全市10家市级医院已与24家县(市、区)级医院建立城乡医联体,市级医院已累计下派常驻人员630余人,下派短期管理人员、医生、护士和医技人员1.5万余人,让当地群众大病不出县,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家住桐庐县城南街道的张晓,每个月都去桐庐县第二人民医院找市一医院的专家看诊,她说:“以前看个病,起码转两趟车,来回三个小时,但现在,专家就在家门口,省心又省力!”
卫生医疗条件的改善,市民生命质量显著提升,来自杭州市卫生健康委的数据显示,2018年杭州市户籍人口期望寿命82.55岁,与2017年的82.42岁比较增加了0.13岁,高于全国平均预期寿命5.5岁。
家门口就医15分钟 新型就医格局全面形成
杭州在医疗资源的软件硬件双提升的基础上,继续以不断改革创新的精神,探索现代就医格局的新路径。多年前,不少杭州人,不管大病小病,都愿意往大医院跑,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则门可罗雀。这个“局”怎么解最优?经过多年探索,杭州创新形成了“首诊在社区,重症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新型就医格局。
如今,在杭州,服务能力强、设置齐全的社卫中心,正成为不少小区的“标配”。目前,全市共建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198家(卫生院6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1685家(村卫生室604家),初步形成了“城市步行15分钟、农村出行20分钟”的基层卫生服务圈,通过多年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基层卫生服务工作质量和服务内涵,全市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市级标准化的已达95%以上。
天刚蒙蒙亮,天水武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工作者们已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准备工作中。家住胭脂新村的邹大伯是社卫中心的“常客”,他笑着说,我在这里看病,穿个马路就到。
2014年9月,签约服务出现在杭州市民的生活中,依托主城区5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近1200名注册全科医生,以及配置专科医师、康复师、药师、社区护士等助手1000余人,我市初步组建起一支以签约居民需求为导向的,覆盖全域的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团队。
经过多年摸索,杭州市属医院的年门诊量在下降,而社区的门诊量在上升。据统计,目前全市常住人口签约服务覆盖率达30%以上,重点人群覆盖率巩固在70%以上。
一张家庭医生签约单,签下的是双方的名字,践行的是“签而有约”的服务。家住绿洲花园的章大伯就是家庭医生的铁粉,签约家庭医生应月秀替章大伯测量血压时,发现了病症,及时替他做了社区转诊。接诊的浙大一院血管外科的医生告诉他:“这种高血压并发症不易察觉,你们的社区签约医生处理得非常到位,有这样的签约医生,是你们的福气。”
患者愿意去、基层接得住、大医院舍得放,在我市初步建立起分级诊疗的模式中,大批像章大伯这样的病人,受益良多。据第三方调研数据显示,94.8%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根据病情优先考虑在社区医院就诊。
一次看病只付一次费 构建多层次便捷就医流程
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健康档案共享……串联起这一组提高人民就医获得感的“组合拳”,关键要素是卫生信息化建设及信息的互联互通。
“以前去医院看病,马扎凳、保暖杯是标准装备,但这几年,这套装备‘失宠’了。”家住采荷新村的赵云仙是过敏性体质,几乎每周要去市红会医院复诊。“但现在手机点点,也就烧一碗片儿川的功夫,复诊取药就完成,蛮方便。”方便,省时,贴心,这是越来越多杭州人看病就诊的实在体验。
作为国内最早建设、最大规模的信息化便民应用,杭州的智慧医疗举措彻底颠覆了沿袭几十年的就医模式。从2012年开始,以市红会医院为试点,我市从简化医院门诊就医流程入手,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行两大举措—— “多平台挂号”和“先诊疗,后付费”。在市一医院,以前要办卡、检验取号、胶片打印这些就诊流程,要跑好几处,如今都聚集到自助机;次日或者七天内的挂号,可在自助机器上完成;增强CT这些检查项目,医生开诊疗单的时候,就可完成预约。
还有更多的信息化便民应用在杭州卫生领域广泛开展。电子社保卡和支付宝移动支付诞生;疫苗接种智能预约;智慧云药房送药上门,不断化解市民就医的繁复,刷脸就医、数字云胶片、检查不重复等惠民新项目正在高速有效推进中。
杭州正全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今年以来,更多人体会到了“城市大脑·卫健系统”舒心就医带来的好处——一次就诊只需付费一次。今年4月1日“先看病后付费”舒心就医在杭州11家市属医院上线,而后“城市大脑·卫健系统”已陆续接入了245家公立医疗机构。在杭州市儿童医院,家住蓝天花园的李女士带儿子鹏鹏看病只花了22分钟,费用回家付。她说:“这在以前真不敢想。”
今年“城市大脑·卫健系统”舒心就医上线以来,截至8月19日,舒心就医应用人次累计达2024万(含富阳区),累计履约金额近8.2亿元。
七十年来,以人民健康为核心,提高人民就医的满意度,早已成为杭州卫生工作的核心工作理念。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杭州正在不断推出人性化服务举措,使健康医疗服务朝着更人性的服务关怀、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透彻的信息感知、更深入的智能化方向发展,让这片“健康生活”的幸福花海在杭州久久盛开。
记者手记 从幸福走向更幸福
杭州连续12年,成为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什么是幸福?幸福是内心流淌出来的感觉。杭州为什么让人感觉幸福?奥妙就在于杭州一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人们过健康而有品质的生活,是民生幸福的基石。七十年来杭州在这条健康路上一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如今,杭州正大步迈向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在擘画国际化梦想的道路上,绘就一幅健康中国示范区的幸福图景亦成为其中重要一部分。未来,杭州的龙头医院们将力争让病人不出国就能享受到国际一流的诊疗服务;社区医院的家庭签约医生们将努力使服务面更广、服务更优;市民告别病历本、刷脸就医、线上配药等智慧就医,都将走进现实。
杭州率先布局谋划“智慧健康”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城市大脑·卫健系统”建设。未来,在杭州,以城市大脑为基础支撑平台,实现院前急救与公安、交通、医院应急联动,为急救病人提供更合理的调度、救治、转送、交接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经济要发展,健康要上去,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离不开健康,要大力发展健康事业,要做身体健康的民族。杭州,正以更实作风、更快行动、更高标准,一流状态发展更高水平的健康事业,让人们健康幸福的笑容更加持久更加灿烂!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从1949年到2019年,我市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解放初只有28家医疗机构,现在已经发展到5377个,并且通过名院集团化办医模式,一张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覆盖全市;解放初,急救是难题,现在杭州急救联网成片,全市拥有急救站点86个,实现接警后3分钟出车;解放初,看病还不时看到赤脚医生的身影,现在杭州各领域专业医学人才济济。杭州每万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由1978年的15人增加到2018年的58人……
这七十年间,杭州医疗事业的巨变让城乡居民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医院里排长队挂号、付费、候诊现象不见了,“城市大脑·卫健系统”建设彻底改变了传统就医流程;医疗卫生服务已从单一的治病发展到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卫生医疗条件持续改善,市民生命质量显著提升。2018年杭州户籍人口期望寿命82.55岁,高于全国平均预期寿命5.5岁。健康杭州建设成果显著。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杭州,一条以人为本、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提升生活品质的健康之路,正不断延伸向远方。
医疗床位8.1万张 医疗软件硬件“双提升”
“没付一分钱,就先给我治疗,真快啊!再过几天,我就可以出院了。”家住余杭的李大伯,因突发胸闷两个小时,家人拨通的120急救电话,李大伯被紧急送医。在杭师大附院胸痛中心,李大伯确诊为心梗。因没有家属在身边,医院开通绿色通道,各科室“无缝”衔接、介入导管室提前“激活”、心内科医生提前“到位”,李大伯从送入急诊到手术导管室治疗,仅只用了29分钟,远超国际标准治疗的60分钟。因为抢救及时,李大伯没有留下一点后遗症。
李大伯感叹的“好快”背后,得益于这些年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1949年,杭州解放之初,市区仅有医疗机构28家,西医技术落后,仅可进行一般疾病的诊疗。1949年后,杭州逐步形成市级医疗卫生系统。上世纪六十年代,位于孝女路的杭州急救站只有一部拨号急救电话,急救车通行只能通过手摇铜铃提醒路人。在乡村,碰上急诊,医疗站里只有半农半医的赤脚医生接诊,缺医少药更是家常便饭。
而现在,随着杭州卫生事业的发展,杭州急救联网成片,全市拥有急救站点86个,配备急救车辆218辆,实现接警后3分钟出车,大批像李大伯这样的危重病人,得到及时救治。
同时,我市医疗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加,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面建成。至2018年末,杭州共有卫生机构5377个(其中医院316个);拥有医疗床位8.1万张,卫生机构技术人员11.7万人。按户籍人口数统计,每万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由1978年的15人增加到2018年的58人,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数由28张增加到105张。
如今,杭州各城区皆配套大型综合医院,大大方便了市民就医。同时,随着杭州城市半径的扩大,从主城区到钱塘新区,杭州市委、市政府持续加大对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通过丰富医疗资源配置,名院集团化办医模式,打造一大批优质医疗机构,实实在在为老百姓撑起了“健康伞”。
此外,这些年,杭州优质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的步子从未停歇。自2013年起我市实施“双下沉、两提升”工程,2019年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医联体建设,全市10家市级医院已与24家县(市、区)级医院建立城乡医联体,市级医院已累计下派常驻人员630余人,下派短期管理人员、医生、护士和医技人员1.5万余人,让当地群众大病不出县,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家住桐庐县城南街道的张晓,每个月都去桐庐县第二人民医院找市一医院的专家看诊,她说:“以前看个病,起码转两趟车,来回三个小时,但现在,专家就在家门口,省心又省力!”
卫生医疗条件的改善,市民生命质量显著提升,来自杭州市卫生健康委的数据显示,2018年杭州市户籍人口期望寿命82.55岁,与2017年的82.42岁比较增加了0.13岁,高于全国平均预期寿命5.5岁。
家门口就医15分钟 新型就医格局全面形成
杭州在医疗资源的软件硬件双提升的基础上,继续以不断改革创新的精神,探索现代就医格局的新路径。多年前,不少杭州人,不管大病小病,都愿意往大医院跑,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则门可罗雀。这个“局”怎么解最优?经过多年探索,杭州创新形成了“首诊在社区,重症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新型就医格局。
如今,在杭州,服务能力强、设置齐全的社卫中心,正成为不少小区的“标配”。目前,全市共建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198家(卫生院6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1685家(村卫生室604家),初步形成了“城市步行15分钟、农村出行20分钟”的基层卫生服务圈,通过多年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基层卫生服务工作质量和服务内涵,全市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市级标准化的已达95%以上。
天刚蒙蒙亮,天水武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工作者们已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准备工作中。家住胭脂新村的邹大伯是社卫中心的“常客”,他笑着说,我在这里看病,穿个马路就到。
2014年9月,签约服务出现在杭州市民的生活中,依托主城区5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近1200名注册全科医生,以及配置专科医师、康复师、药师、社区护士等助手1000余人,我市初步组建起一支以签约居民需求为导向的,覆盖全域的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团队。
经过多年摸索,杭州市属医院的年门诊量在下降,而社区的门诊量在上升。据统计,目前全市常住人口签约服务覆盖率达30%以上,重点人群覆盖率巩固在70%以上。
一张家庭医生签约单,签下的是双方的名字,践行的是“签而有约”的服务。家住绿洲花园的章大伯就是家庭医生的铁粉,签约家庭医生应月秀替章大伯测量血压时,发现了病症,及时替他做了社区转诊。接诊的浙大一院血管外科的医生告诉他:“这种高血压并发症不易察觉,你们的社区签约医生处理得非常到位,有这样的签约医生,是你们的福气。”
患者愿意去、基层接得住、大医院舍得放,在我市初步建立起分级诊疗的模式中,大批像章大伯这样的病人,受益良多。据第三方调研数据显示,94.8%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根据病情优先考虑在社区医院就诊。
一次看病只付一次费 构建多层次便捷就医流程
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健康档案共享……串联起这一组提高人民就医获得感的“组合拳”,关键要素是卫生信息化建设及信息的互联互通。
“以前去医院看病,马扎凳、保暖杯是标准装备,但这几年,这套装备‘失宠’了。”家住采荷新村的赵云仙是过敏性体质,几乎每周要去市红会医院复诊。“但现在手机点点,也就烧一碗片儿川的功夫,复诊取药就完成,蛮方便。”方便,省时,贴心,这是越来越多杭州人看病就诊的实在体验。
作为国内最早建设、最大规模的信息化便民应用,杭州的智慧医疗举措彻底颠覆了沿袭几十年的就医模式。从2012年开始,以市红会医院为试点,我市从简化医院门诊就医流程入手,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行两大举措—— “多平台挂号”和“先诊疗,后付费”。在市一医院,以前要办卡、检验取号、胶片打印这些就诊流程,要跑好几处,如今都聚集到自助机;次日或者七天内的挂号,可在自助机器上完成;增强CT这些检查项目,医生开诊疗单的时候,就可完成预约。
还有更多的信息化便民应用在杭州卫生领域广泛开展。电子社保卡和支付宝移动支付诞生;疫苗接种智能预约;智慧云药房送药上门,不断化解市民就医的繁复,刷脸就医、数字云胶片、检查不重复等惠民新项目正在高速有效推进中。
杭州正全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今年以来,更多人体会到了“城市大脑·卫健系统”舒心就医带来的好处——一次就诊只需付费一次。今年4月1日“先看病后付费”舒心就医在杭州11家市属医院上线,而后“城市大脑·卫健系统”已陆续接入了245家公立医疗机构。在杭州市儿童医院,家住蓝天花园的李女士带儿子鹏鹏看病只花了22分钟,费用回家付。她说:“这在以前真不敢想。”
今年“城市大脑·卫健系统”舒心就医上线以来,截至8月19日,舒心就医应用人次累计达2024万(含富阳区),累计履约金额近8.2亿元。
七十年来,以人民健康为核心,提高人民就医的满意度,早已成为杭州卫生工作的核心工作理念。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杭州正在不断推出人性化服务举措,使健康医疗服务朝着更人性的服务关怀、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透彻的信息感知、更深入的智能化方向发展,让这片“健康生活”的幸福花海在杭州久久盛开。
记者手记 从幸福走向更幸福
杭州连续12年,成为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什么是幸福?幸福是内心流淌出来的感觉。杭州为什么让人感觉幸福?奥妙就在于杭州一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人们过健康而有品质的生活,是民生幸福的基石。七十年来杭州在这条健康路上一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如今,杭州正大步迈向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在擘画国际化梦想的道路上,绘就一幅健康中国示范区的幸福图景亦成为其中重要一部分。未来,杭州的龙头医院们将力争让病人不出国就能享受到国际一流的诊疗服务;社区医院的家庭签约医生们将努力使服务面更广、服务更优;市民告别病历本、刷脸就医、线上配药等智慧就医,都将走进现实。
杭州率先布局谋划“智慧健康”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城市大脑·卫健系统”建设。未来,在杭州,以城市大脑为基础支撑平台,实现院前急救与公安、交通、医院应急联动,为急救病人提供更合理的调度、救治、转送、交接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经济要发展,健康要上去,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离不开健康,要大力发展健康事业,要做身体健康的民族。杭州,正以更实作风、更快行动、更高标准,一流状态发展更高水平的健康事业,让人们健康幸福的笑容更加持久更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