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打造具有“桐乡气质”的现代教育体系
2019-06-27 08:03:56
来源: 嘉兴日报 孔 越 吴海磊 图片由桐乡市教育局提供

  去年9月,好消息传来,在浙江省2017年度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中,桐乡市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全省91个县(市、区)中排名第15位,进入省内第一梯队、嘉兴市首位。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促进公平、教育质量、社会认可……能在此次监测的众多指标中取得佳绩,与近年来桐乡市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全面打造“桐乡气质”的现代教育体系建设密不可分。

  “作为一种发展理念,一种教育思考,‘桐乡气质’深深植根于每个桐乡教育人心中。”桐乡市教育局局长金剑辉表示,桐乡教育源远流长,其教育实体创办可追溯至西晋时期黄门侍郎许安仁在语儿乡设馆授徒。数千年来,桐乡教育镌刻着风雅的基因,骨子里透着一种风雅的气质,也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智慧。扎根本土、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桐乡将继续努力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列,为“中国的明天”创造桐乡教育样本。

  探索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  以均衡促进“零择校”的实现

  去年8月,位于桐乡市崇福镇的原崇德小学、芝村小学两所学校合并,组建成立了桐乡市崇德小学教育集团。

  走进崇德小学教育集团芝村小学,崭新的教学楼和教室内的触摸式一体机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一所乡镇小学。“除了提升桐乡市崇德小学教育集团芝村小学的硬件设施外,集团将综合两所学校现状,坚持办学方向的一致性,教育管理的统一布局,推进集团内教师交流,确保教育质量同步发展提升,让集团内的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更优质的教育。”桐乡市崇德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周跃东表示。

  近年来,桐乡先后组建了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桐乡市茅盾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桐乡市濮院小学教育集团等10多个融合型、引领型、联盟型教育集团,实行“名校+弱校”“名校+新校”协同共建,集团内所有的师资力量被盘活。教育集团化的办学模式促进了“零择校”的实现,市区学校均衡度显著提升,构建起了资源配置动态均衡、管理方式创新融合、质量水平全域共进的区域均衡新机制。

  在桐乡,还有一些农村小规模学校不容忽视。这些学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教师待遇、办学条件、师资培训是制约“麻雀学校”发展的三大难题。

  屠甸镇晏城乡距离桐乡市中心仅10余公里。撤乡并镇前,全乡小学生最少时只有百来人。被屠甸镇小学接管后,晏城乡中心小学变成了屠甸镇小学晏城校区。一个班级的规模从以前的30多人增加到了40余人。

  一所村校成为当地老百姓认可并信任的学校,这与近年来桐乡市转变思路,探索“共同体”办学模式有关,目前这一模式已实现了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全覆盖。

  “共同体的根本是为了实现城乡教育的高品质融合。”桐乡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该市还将对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实施质量捆绑性考评,以推进各个不同类型的学校发展联盟从“帮扶模式”跃升为“协同发展模式”。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在桐乡教育各项改革在推进过程中,效应不断得到显现。

  最显著的改变是择校、择班、重点班、乱收费等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教师交流、阳光招生、均衡编班,不择校、不择班成为教育新常态;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差距整体缩小,激发了每一所学校的办学活力,薄弱学校办学水平整体提升。

  最有力的标志是“十三五”以来,桐乡教育基本建设总投入约10亿元,先后完成中小学改扩建和新建项目53个,义务教育学校省标准化学校达标率为96.3%,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办学水平大幅提升,并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市和省首批教育现代化基本达标市。使老百姓享受到了教育公平带来的幸福。

  对标国际“软硬兼施” 以优质回应群众的美好教育期待

  去年12月,桐乡市教育局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尚阳外国语学校签约合作,双方将共建上海尚阳外国语学校桐乡实验学校,受到了很多家长的关注。今年4月,该校正式发布招生政策,拟从一年级开设牛津英语课程,并逐步探索德语、西班牙语等第二外语课程;同时还将开设系列项目化学习课程,营造个性化成长通道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这是桐乡教育接轨上海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加快推进‘桐乡气质’教育现代化新征程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金剑辉说,桐乡正着力扩大教育开放程度,积极探索国际教育本土化与本土教育国际化。

  择校热问题之所以难解,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和分布的不均衡。近年来,这一现象在桐乡得以缓解——

  学前教育多点开花,制定出台了发展学前教育三轮行动计划,该市等级幼儿园儿童覆盖率为98.1%,幼儿园专任教师持有教师资格证比例达到95.8%,2018年实现新增学位约1300个;

  小学集团办学精彩纷呈,推进优质资源区域调度,教育集团化发展显成效,城区学校均衡度显著提升,构建起了资源配置动态均衡、管理方式创新融合、质量水平全域共进的区域均衡新机制;

  初中教育生态良好,构建公办民办教育协调发展格局,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始终保持了平分秋色的良好局面;

  高中教育繁花似锦,各个学校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质量方面各具特色,2018年该市考生一段上线人数为857人,一段上线率22.8%(不含体艺类),居嘉兴各县市首位,学生考入顶尖高校呈多元化趋势,还出现高端美术、高水平运动员等,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新成果,更好回应了社会各界对高中段优质教育的期盼。

  教师发展是保障优质教育的关键。

  “师德提升工程”、“新教师浸润培训”、“名师奠基工程”、“优秀青年干部培训工程”……近年来,桐乡实施了一系列强师强教工程,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同时,进一步健全优秀教师合理流动机制,拿出实质性举措推进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推动教师队伍在市域范围内统管使用、合理配置。目前,该市特级教师、各级名优骨干教师数量居嘉兴前列。2018年,6名教师通过浙江省第十二批特级教师评选,2名教师通过正高级职称,新增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6人,优秀教师队伍持续壮大。

  接下来,桐乡将紧紧抓住核心,不断推动教育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

  推动学前教育高标准均衡发展,深入推进学前教育集团化发展,整体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办好家门口每一所幼儿园;

  推动义务教育高品质融合发展,以实施“名校集团化战略的再升级、新优质学校的再培育、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的再深入”等举措,把每一所学校打造成社会认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新优质学校;

  推动高中教育高水平协同发展,始终坚持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战略,以“分类办学、错位发展”为思路,着力提升普高教育教学质量,全力打造普高教育的“桐乡样本”;

  推动职业教育特色化差异发展,以精细化管理构建竞争性机制,积极探索智能化职业教育转型,坚持以地方产业为依托,不断优化职业教育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

  深化“一校一品”工程  以特色走出内涵式教育发展道路

  2018年12月12日上午,“瞬间·精彩”——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北小学师生摄影作品展在子恺画院开幕,2200多件师生摄影作品,展示了该校的影像特色。2011年被命名为“徐肖冰侯波少儿摄影艺术学校”后,该校开发了《童眼童影》及《创意摄影》影像校本课程,将影像教学纳入学校3至6年级的课堂教学,努力培养热爱摄影、情趣高雅的风雅学子。

  将拓印好图案的拷贝纸反扣到橡皮章上,仔细按压各处,直至图片完好地印在橡皮章上……在屠甸镇小学的一堂“橡模橡样”拓展课上,学生们学习着橡皮章的刻印。通过该课程的开展,学生不仅了解了更多篆刻知识。作为钱君匋的母校,该校把君匋文化与学校综合实践课程相结合,先后开发了书法、篆刻、装帧、收藏欣赏、研学等拓展课程,让学生们在拓展实践中学有所长。

  除了城北小学、屠甸小学,在桐乡,还有“书意北港”、“漫画凤鸣”、“诗文振东”等特色学校。近年来,该市持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特色课程系列化,推动特色活动常态化。通过“美丽校园”建设、校园社团建设、“一校一品”工程、特色学校争创等平台,致力于提升学校办学品质,目前该市近90%的学校已经创建成为各级德育、艺术等特色学校。

  教育的目的永远是人的发展,创造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桐乡始终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区域“真人德育”推进、幼小“慢教育”行动等系列成果从整体上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基础教育品质提升的新内涵,走出了一条桐乡特色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同时,该市深入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课程体系完善、拓展性课程群建设和“高效课堂”有效实施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注重学生个性、多元发展,学生学业水平、艺体竞赛、科技创新、技能竞赛等成绩稳居嘉兴前列。

  近年来,桐乡各所学校充分利用创新实验室、老科学家进校园等教育阵地,在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等比赛中,学生获奖量大面广。青少年校园足球蓬勃发展,开展了全市小学、初中、高中三级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参加省市比赛成绩稳步提升。学生文化艺术素养持续提升,在省中小学生艺术节中,共有26名学生获奖;在省艺术节展演中,2个节目被推送参加省级展示,比重占嘉兴三分之二……

  创办全省首个互联网学校  以“智慧”引领和推动教育现代化

  每天在学校朝夕相处的老师,到了晚上还能为你“辅导”作业。不要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事,其实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智慧教育让很多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当互联网叩响千年水乡乌镇的门窗,被注入时代活力的桐乡教育抓住机会趁势而为,扎实推进智慧教育建设。2016年,桐乡建立了全省首个互联网学校,将原本属于部分学校的名师资源“网罗”组成名师工作室,通过云端与桐乡城乡学校的师生都产生联结。

  如今,这种授课方式新颖、趣味性强的“互联网+课堂”已成为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实现了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无缝对接。经过两年的运作,智慧教育因子已在桐乡各校勃发,推出各类直播课600多节,上传学科类和体艺类拓展性微课2000多节,累计收看直播和点播、受益师生已超133万人次,受益农村学生超过80%。

  去年5月开始,桐乡市互联网学校试点推出“公益课堂”课后辅导,桐乡市屠甸中学、桐乡第三中学、桐乡市邵逸夫中学等地的学生每周两次都会守在电视机前,与老师“面对面”,解难题、复习知识。课后辅导,得益于在校任课老师利用休息时间,根据课堂里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点,提前录制好课程,然后依托桐乡互联网学校来开设课程,通过TV端播放。今年,桐乡又在不断完善现有直播课程、公益课堂、微课系列及学科资源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老师授课方式改革,诞生了不少“网红老师”、“网红课程”等。

  比如“网红老师”倪俊杰,几年前和几名志同道合的老师组建了“桐城微课联盟”,帮助一线教师将智慧教育技术运用到课堂。《平板支持下的教学模式探讨》《走进3D打印》《交互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智慧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制作微课,渐渐地,校园无纸化办公、电子白板、智慧课堂等,也成了他们分享的内容。随后,越来越多老师加入其中,这里,也为不少年轻老师提供了更大的成长空间。

  接下来,桐乡将持续推进智慧教育共享发展。以教育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教育现代化,继续提升教育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升校长和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提高信息化内生动力,研究学科教学与技术应用的深度融合,推进和落实学校常态化应用,探究有效引导学生通过个性化学习提升综合素质。继续扩大互联网学校的影响力与受益面,完善现有直播课程和微课系列,不断丰富个性化“定制”课程,打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多样化、个性化、系列化的课程体系。

标签:桐乡市;教育;桐乡;均衡;桐乡市教育局
编辑:凌鑫
精彩推荐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版权所有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图说浙城  正文

高质量打造具有“桐乡气质”的现代教育体系
2019-06-27 08:03:56 来源: 嘉兴日报 孔 越 吴海磊 图片由桐乡市教育局提供

  去年9月,好消息传来,在浙江省2017年度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中,桐乡市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全省91个县(市、区)中排名第15位,进入省内第一梯队、嘉兴市首位。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促进公平、教育质量、社会认可……能在此次监测的众多指标中取得佳绩,与近年来桐乡市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全面打造“桐乡气质”的现代教育体系建设密不可分。

  “作为一种发展理念,一种教育思考,‘桐乡气质’深深植根于每个桐乡教育人心中。”桐乡市教育局局长金剑辉表示,桐乡教育源远流长,其教育实体创办可追溯至西晋时期黄门侍郎许安仁在语儿乡设馆授徒。数千年来,桐乡教育镌刻着风雅的基因,骨子里透着一种风雅的气质,也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智慧。扎根本土、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桐乡将继续努力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列,为“中国的明天”创造桐乡教育样本。

  探索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  以均衡促进“零择校”的实现

  去年8月,位于桐乡市崇福镇的原崇德小学、芝村小学两所学校合并,组建成立了桐乡市崇德小学教育集团。

  走进崇德小学教育集团芝村小学,崭新的教学楼和教室内的触摸式一体机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一所乡镇小学。“除了提升桐乡市崇德小学教育集团芝村小学的硬件设施外,集团将综合两所学校现状,坚持办学方向的一致性,教育管理的统一布局,推进集团内教师交流,确保教育质量同步发展提升,让集团内的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更优质的教育。”桐乡市崇德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周跃东表示。

  近年来,桐乡先后组建了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桐乡市茅盾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桐乡市濮院小学教育集团等10多个融合型、引领型、联盟型教育集团,实行“名校+弱校”“名校+新校”协同共建,集团内所有的师资力量被盘活。教育集团化的办学模式促进了“零择校”的实现,市区学校均衡度显著提升,构建起了资源配置动态均衡、管理方式创新融合、质量水平全域共进的区域均衡新机制。

  在桐乡,还有一些农村小规模学校不容忽视。这些学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教师待遇、办学条件、师资培训是制约“麻雀学校”发展的三大难题。

  屠甸镇晏城乡距离桐乡市中心仅10余公里。撤乡并镇前,全乡小学生最少时只有百来人。被屠甸镇小学接管后,晏城乡中心小学变成了屠甸镇小学晏城校区。一个班级的规模从以前的30多人增加到了40余人。

  一所村校成为当地老百姓认可并信任的学校,这与近年来桐乡市转变思路,探索“共同体”办学模式有关,目前这一模式已实现了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全覆盖。

  “共同体的根本是为了实现城乡教育的高品质融合。”桐乡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该市还将对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实施质量捆绑性考评,以推进各个不同类型的学校发展联盟从“帮扶模式”跃升为“协同发展模式”。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在桐乡教育各项改革在推进过程中,效应不断得到显现。

  最显著的改变是择校、择班、重点班、乱收费等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教师交流、阳光招生、均衡编班,不择校、不择班成为教育新常态;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差距整体缩小,激发了每一所学校的办学活力,薄弱学校办学水平整体提升。

  最有力的标志是“十三五”以来,桐乡教育基本建设总投入约10亿元,先后完成中小学改扩建和新建项目53个,义务教育学校省标准化学校达标率为96.3%,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办学水平大幅提升,并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市和省首批教育现代化基本达标市。使老百姓享受到了教育公平带来的幸福。

  对标国际“软硬兼施” 以优质回应群众的美好教育期待

  去年12月,桐乡市教育局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尚阳外国语学校签约合作,双方将共建上海尚阳外国语学校桐乡实验学校,受到了很多家长的关注。今年4月,该校正式发布招生政策,拟从一年级开设牛津英语课程,并逐步探索德语、西班牙语等第二外语课程;同时还将开设系列项目化学习课程,营造个性化成长通道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这是桐乡教育接轨上海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加快推进‘桐乡气质’教育现代化新征程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金剑辉说,桐乡正着力扩大教育开放程度,积极探索国际教育本土化与本土教育国际化。

  择校热问题之所以难解,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和分布的不均衡。近年来,这一现象在桐乡得以缓解——

  学前教育多点开花,制定出台了发展学前教育三轮行动计划,该市等级幼儿园儿童覆盖率为98.1%,幼儿园专任教师持有教师资格证比例达到95.8%,2018年实现新增学位约1300个;

  小学集团办学精彩纷呈,推进优质资源区域调度,教育集团化发展显成效,城区学校均衡度显著提升,构建起了资源配置动态均衡、管理方式创新融合、质量水平全域共进的区域均衡新机制;

  初中教育生态良好,构建公办民办教育协调发展格局,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始终保持了平分秋色的良好局面;

  高中教育繁花似锦,各个学校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质量方面各具特色,2018年该市考生一段上线人数为857人,一段上线率22.8%(不含体艺类),居嘉兴各县市首位,学生考入顶尖高校呈多元化趋势,还出现高端美术、高水平运动员等,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新成果,更好回应了社会各界对高中段优质教育的期盼。

  教师发展是保障优质教育的关键。

  “师德提升工程”、“新教师浸润培训”、“名师奠基工程”、“优秀青年干部培训工程”……近年来,桐乡实施了一系列强师强教工程,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同时,进一步健全优秀教师合理流动机制,拿出实质性举措推进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推动教师队伍在市域范围内统管使用、合理配置。目前,该市特级教师、各级名优骨干教师数量居嘉兴前列。2018年,6名教师通过浙江省第十二批特级教师评选,2名教师通过正高级职称,新增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6人,优秀教师队伍持续壮大。

  接下来,桐乡将紧紧抓住核心,不断推动教育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

  推动学前教育高标准均衡发展,深入推进学前教育集团化发展,整体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办好家门口每一所幼儿园;

  推动义务教育高品质融合发展,以实施“名校集团化战略的再升级、新优质学校的再培育、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的再深入”等举措,把每一所学校打造成社会认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新优质学校;

  推动高中教育高水平协同发展,始终坚持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战略,以“分类办学、错位发展”为思路,着力提升普高教育教学质量,全力打造普高教育的“桐乡样本”;

  推动职业教育特色化差异发展,以精细化管理构建竞争性机制,积极探索智能化职业教育转型,坚持以地方产业为依托,不断优化职业教育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

  深化“一校一品”工程  以特色走出内涵式教育发展道路

  2018年12月12日上午,“瞬间·精彩”——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北小学师生摄影作品展在子恺画院开幕,2200多件师生摄影作品,展示了该校的影像特色。2011年被命名为“徐肖冰侯波少儿摄影艺术学校”后,该校开发了《童眼童影》及《创意摄影》影像校本课程,将影像教学纳入学校3至6年级的课堂教学,努力培养热爱摄影、情趣高雅的风雅学子。

  将拓印好图案的拷贝纸反扣到橡皮章上,仔细按压各处,直至图片完好地印在橡皮章上……在屠甸镇小学的一堂“橡模橡样”拓展课上,学生们学习着橡皮章的刻印。通过该课程的开展,学生不仅了解了更多篆刻知识。作为钱君匋的母校,该校把君匋文化与学校综合实践课程相结合,先后开发了书法、篆刻、装帧、收藏欣赏、研学等拓展课程,让学生们在拓展实践中学有所长。

  除了城北小学、屠甸小学,在桐乡,还有“书意北港”、“漫画凤鸣”、“诗文振东”等特色学校。近年来,该市持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特色课程系列化,推动特色活动常态化。通过“美丽校园”建设、校园社团建设、“一校一品”工程、特色学校争创等平台,致力于提升学校办学品质,目前该市近90%的学校已经创建成为各级德育、艺术等特色学校。

  教育的目的永远是人的发展,创造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桐乡始终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区域“真人德育”推进、幼小“慢教育”行动等系列成果从整体上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基础教育品质提升的新内涵,走出了一条桐乡特色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同时,该市深入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课程体系完善、拓展性课程群建设和“高效课堂”有效实施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注重学生个性、多元发展,学生学业水平、艺体竞赛、科技创新、技能竞赛等成绩稳居嘉兴前列。

  近年来,桐乡各所学校充分利用创新实验室、老科学家进校园等教育阵地,在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等比赛中,学生获奖量大面广。青少年校园足球蓬勃发展,开展了全市小学、初中、高中三级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参加省市比赛成绩稳步提升。学生文化艺术素养持续提升,在省中小学生艺术节中,共有26名学生获奖;在省艺术节展演中,2个节目被推送参加省级展示,比重占嘉兴三分之二……

  创办全省首个互联网学校  以“智慧”引领和推动教育现代化

  每天在学校朝夕相处的老师,到了晚上还能为你“辅导”作业。不要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事,其实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智慧教育让很多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当互联网叩响千年水乡乌镇的门窗,被注入时代活力的桐乡教育抓住机会趁势而为,扎实推进智慧教育建设。2016年,桐乡建立了全省首个互联网学校,将原本属于部分学校的名师资源“网罗”组成名师工作室,通过云端与桐乡城乡学校的师生都产生联结。

  如今,这种授课方式新颖、趣味性强的“互联网+课堂”已成为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实现了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无缝对接。经过两年的运作,智慧教育因子已在桐乡各校勃发,推出各类直播课600多节,上传学科类和体艺类拓展性微课2000多节,累计收看直播和点播、受益师生已超133万人次,受益农村学生超过80%。

  去年5月开始,桐乡市互联网学校试点推出“公益课堂”课后辅导,桐乡市屠甸中学、桐乡第三中学、桐乡市邵逸夫中学等地的学生每周两次都会守在电视机前,与老师“面对面”,解难题、复习知识。课后辅导,得益于在校任课老师利用休息时间,根据课堂里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点,提前录制好课程,然后依托桐乡互联网学校来开设课程,通过TV端播放。今年,桐乡又在不断完善现有直播课程、公益课堂、微课系列及学科资源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老师授课方式改革,诞生了不少“网红老师”、“网红课程”等。

  比如“网红老师”倪俊杰,几年前和几名志同道合的老师组建了“桐城微课联盟”,帮助一线教师将智慧教育技术运用到课堂。《平板支持下的教学模式探讨》《走进3D打印》《交互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智慧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制作微课,渐渐地,校园无纸化办公、电子白板、智慧课堂等,也成了他们分享的内容。随后,越来越多老师加入其中,这里,也为不少年轻老师提供了更大的成长空间。

  接下来,桐乡将持续推进智慧教育共享发展。以教育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教育现代化,继续提升教育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升校长和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提高信息化内生动力,研究学科教学与技术应用的深度融合,推进和落实学校常态化应用,探究有效引导学生通过个性化学习提升综合素质。继续扩大互联网学校的影响力与受益面,完善现有直播课程和微课系列,不断丰富个性化“定制”课程,打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多样化、个性化、系列化的课程体系。

标签: 桐乡市;教育;桐乡;均衡;桐乡市教育局
编辑: 凌鑫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