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浙江县域生动实践样本》系列报道
生态为基 文化为魂 富裕为本 乡村振兴的嵊州实践
2018-04-04 18:15:11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吴越 实习生 周略
导语
daoyu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我们开启了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征程。省委书记车俊指出,我省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特质发展,奋力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前列,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为了展示浙江各县市区“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实践,浙报集团·浙江在线联动全省11个地市频道及56个县市区新闻网站,推出“乡村振兴 浙江县域生动实践”重大主题报道,全面展现浙江各县市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特色举措及亮点。

  浙江在线4月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吴越 实习生 周略)生态好,文化兴,农民富,是乡村的繁荣底色。当前,乡村振兴如何破解全村“空心村”危机,注入乡村新活力?如何将乡村文化融入文明乡风,打造品质乡村?如何授予农民技能,帮助增收致富?近日,浙江在线记者赴嵊州市,上山下村,探寻“乡村振兴”的特色实践。

  山水之游 “嵊”情难却

  打造“生态宜居”品质乡村

何家坞民宿

  “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诗人李白就曾写实赞叹嵊州的秀美山水。

  里南乡何家坞,便是嵊州美丽乡村的一个生动缩影。它像是深山里的一处世外桃源,清冽甘甜的溪流潺潺而过,苍翠欲滴的竹叶在风中摇曳。置身其中深吸一口气,便觉得肺腑间都充盈着绿意。

  “随着村里条件改善,村民都搬到外面去建新房了,留在村里的不到10个人,而且大多是70岁以上的老人。”东坑口村村委会主任杨伯庆感叹,何家坞自然村在两年前还很冷清,村民纷纷外迁,黄泥老宅成了年久失修的危楼。

  何家坞这凝固了时光的古村风貌,让民宿老板李培君一眼相中,2016年6月,他与何家坞村民签订了20年的租约,着手对一间间黄泥房进行“精致化”改造。温馨的“外婆家”、洋气的“邻居家”、开阔的“同学家”、文雅的“竹磨人家”……改造后的民宿每一间都有各自的特点,空心村的闲置农房“脱胎换骨”,游客络绎不绝,旺季订房要提前几个月才能排上号。

  李培君介绍,他们聘请村民在民宿工作,并采购当地土特产、手工艺品销往村外,既保护了古村生态,又带动了村民增收,受到了村民和村委会的大力支持。未来,他还计划打造众创空间,吸引大学生来到乡村创业,为何家坞注入生机与活力。

华建业回村探访95岁的老母亲 每次都住上几个月

  “我心中的美丽乡村,就像我们这个村一样。”何家坞的变化,村民华建业看在眼里。虽然自己的工作和家庭都在上海,但他每年都要回老家住上几个月,家乡是他最牵挂的地方。“我们这个村子,环境这么好,发展蛮有潜力的。”听到儿子的感叹,华建业95岁的老母亲也在一旁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放眼全域,嵊州将完善具有本土特色的“村庄布点规划—村庄设计—农房设计”规划设计层级体系,把村庄设计与自然环境、民俗文化、乡村传统相融合,个性化打造村落风貌、田园风光、乡村产业。

  文化传承 久负“嵊”名

  打造“乡风文明”魅力乡村

华堂村

  一条清澈见底的平溪江穿村而过水,一边是新村,一边是古街,传统与现代在金庭镇华堂村融合交汇;有着600多年历史的“九曲水圳”,从家家户户门前流过,集洗涤、消防、灌溉等功能于一体,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华堂村是王羲之故居,也是王羲之后裔的最大聚居地。青砖黛瓦,匾额满堂,金庭镇华堂王氏宗祠,是王羲之五十五代孙王德忠“上班”的地方,每天,他都在这里练习书法,偶有游客或孩子来,他便放下毛笔,娓娓道来书圣故事。

  “一次,王羲之和好友许玄度去采药。夜宿小客栈时,遇到两兄弟争夺资财,最后弟弟竟然把哥哥打死了。王羲之见此情景很担忧,回到家后,写下了“敦、厚、退、让”四个大字,让儿子们每天抄写,牢记践行,一代代地往下传。”讲的最多的,就是王氏家规家训的来源故事。

华堂村村规民约

  “在好家风的传承下,王羲之后代出了二十多位御史,都很清廉。”村委主任会王东春说,如今家风家训、村规民约在村里随处可见,好家风带动好村风好民风。

  水清人情、执事有恪。水,是华堂村的肌理;家风家训,是华堂村的风骨;它们陪伴着华堂村历经千年、风韵犹存。

  30多公里外,甘霖镇东王村村口,矗立着一棵200多年树龄的老香樟。清风拂过,绿意婆娑,它伸展着枝丫,仿佛一位慈祥的老人,向来往的游人诉说百年越剧的发展史,诉说东王村的蜕变故事。

  112年前的农历三月初三,香樟树在微雨中萌发新芽,民间艺人们用四只稻桶放上几块门板搭成小舞台,粉墨登场。越剧,就这样诞生了。咿咿呀呀间,百余年时光掠过,越剧汲取众多剧种之长,成为了中国第二大剧种。

  112年后的今天,香樟树枝繁叶茂,东王村新建起一座面积850平方米,高13米的仿古大戏台,每到周一、周五,村民们都可以上台唱戏,热闹的时候连话筒都抢不到。而当年的稻桶舞台,则成了全球越剧戏迷前来“朝圣”的标志物。

  “建这个大戏台,是我多年的一个心愿。”东王村村委会主任李秋顺告诉记者,村里原有的小戏台毁于一场大火,村民们都渴望重建一座真正的戏台。得益于嵊州市对越剧文化的保护与重视,经过多年努力,政府总投资260万元,戏台终于建成。

  “2004年12月14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东王村考察,他关切地问我建造资金哪里来,我说一部分由村民自筹,一部分向政府申请,他听了点点头说‘好’。现在,我终于完成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每当村里来了客人,李秋顺都会说起这段往事,再唱上一曲“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眉眼间满是自豪。

  文明乡风滋养着“乡村振兴”之路,华堂村和东王村是嵊州乡村建设的缩影。据悉,嵊州谋划建设剡溪文化产业带,深入挖掘唐诗文化、越剧文化、书法艺术等业态,让乡村绽放“留住乡愁的美”。2018年,嵊州将进一步创建10个3A村、100个“五星达标”,完成创建140个环境整治示范村。

  小吃美食 大“嵊”归来

  打造“生活富裕”幸福乡村

  “李校长你好,我在北京做小笼包,我和老公是您校2010届学生,想问下高级证书怎么考?” 3月25日,金庭镇农民培训学校的校长李康义收到许觉英的微信咨询。

  小笼包制作,是嵊州市农民培训学校的最热门课程。“在村门口就能学技能?这可真稀奇!”想当初,这个2003年创办起来的农村培训班,只有很小的四个灶台,但村民们对它充满了好奇,参与积极性之高,出乎李康义的意料。

嵊州市农民培训学校

  10多年来,学校组织农民免费学习厨师、面点、花卉园艺、电子商务等实用技术,累计培训农民3万多名,培训面辐射到整个嵊州市,乃至全国。据统计,目前已经有3500多名农民学习了厨师技艺,8000多名农民学习小笼包制作,累积累计颁发各类职业资格证书2万多本。“农民通过学校培训,小店开往全国各地,连新疆、黑龙江都有我们嵊州小吃店”李康义最引以为傲的,就是嵊州小吃开遍全国,走向世界。

  目前,嵊州小吃从业人员已达5万多人,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每年创造的经济效益超100亿元。提起这些傲人成绩,嵊州小吃行业协会会长李康义难掩脸上的笑容。但同时,他也对嵊州小吃的长远发展心存忧思:“我们‘嵊州小笼’在省外都叫‘杭州小笼’,因为‘嵊’是个生僻字,很多人不会读,而且‘杭州’的知名度更高。”此外,嵊州小吃遍布各地,但各家小门店“分兵作战”力量小,还存在经营环境脏乱差等陋习。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嵊州市大力发展“嵊州小吃”,加大宣传力度,把“大嵊归来”小吃统标工程列为全市2018年十大民生实事工程之一,结合历史文化、制作工艺等特点,带动乡村经济的多元发展。“我们接下来将统一店招门牌、统一工作服装、统一竹制蒸笼、统一宣传视频、统一图文资料,在全国建立30多个小笼包联络站,把嵊州小吃的品牌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打响。” 李康义介绍到。

  乡村振兴就是要让农民富起来,钱袋子鼓起来。农民培训班,俨然成为了农民致富的“加油站”。

  从单打独斗一副蒸笼担子闯天下,到农民培训班栽培技术一流的新生军,再到小吃协会凝聚力量呼唤“嵊州”品牌归来,小小一只小笼包,包的是嵊州人的匠心独具,更是嵊州富民强村的大格局。

  翰墨飘香,书不尽家风传承;袅袅越音,唱不完江南风韵;舌尖美食,忘不了嵊州味道;潺潺剡溪,说不完乡村的美丽嬗变。嵊州,它从历史深邃处走来,踏上乡村振兴新征程,登上新时代的舞台。

编辑:贾晓雯
原创报道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出品
《乡村振兴 浙江县域生动实践样本》系列报道
生态为基 文化为魂 富裕为本 乡村振兴的嵊州实践
2018-04-04 18:15:11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吴越 实习生 周略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我们开启了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征程。省委书记车俊指出,我省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特质发展,奋力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前列,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为了展示浙江各县市区“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实践,浙报集团·浙江在线联动全省11个地市频道及56个县市区新闻网站,推出“乡村振兴 浙江县域生动实践”重大主题报道,全面展现浙江各县市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特色举措及亮点。

  浙江在线4月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吴越 实习生 周略)生态好,文化兴,农民富,是乡村的繁荣底色。当前,乡村振兴如何破解全村“空心村”危机,注入乡村新活力?如何将乡村文化融入文明乡风,打造品质乡村?如何授予农民技能,帮助增收致富?近日,浙江在线记者赴嵊州市,上山下村,探寻“乡村振兴”的特色实践。

  山水之游 “嵊”情难却

  打造“生态宜居”品质乡村

何家坞民宿

  “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诗人李白就曾写实赞叹嵊州的秀美山水。

  里南乡何家坞,便是嵊州美丽乡村的一个生动缩影。它像是深山里的一处世外桃源,清冽甘甜的溪流潺潺而过,苍翠欲滴的竹叶在风中摇曳。置身其中深吸一口气,便觉得肺腑间都充盈着绿意。

  “随着村里条件改善,村民都搬到外面去建新房了,留在村里的不到10个人,而且大多是70岁以上的老人。”东坑口村村委会主任杨伯庆感叹,何家坞自然村在两年前还很冷清,村民纷纷外迁,黄泥老宅成了年久失修的危楼。

  何家坞这凝固了时光的古村风貌,让民宿老板李培君一眼相中,2016年6月,他与何家坞村民签订了20年的租约,着手对一间间黄泥房进行“精致化”改造。温馨的“外婆家”、洋气的“邻居家”、开阔的“同学家”、文雅的“竹磨人家”……改造后的民宿每一间都有各自的特点,空心村的闲置农房“脱胎换骨”,游客络绎不绝,旺季订房要提前几个月才能排上号。

  李培君介绍,他们聘请村民在民宿工作,并采购当地土特产、手工艺品销往村外,既保护了古村生态,又带动了村民增收,受到了村民和村委会的大力支持。未来,他还计划打造众创空间,吸引大学生来到乡村创业,为何家坞注入生机与活力。

华建业回村探访95岁的老母亲 每次都住上几个月

  “我心中的美丽乡村,就像我们这个村一样。”何家坞的变化,村民华建业看在眼里。虽然自己的工作和家庭都在上海,但他每年都要回老家住上几个月,家乡是他最牵挂的地方。“我们这个村子,环境这么好,发展蛮有潜力的。”听到儿子的感叹,华建业95岁的老母亲也在一旁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放眼全域,嵊州将完善具有本土特色的“村庄布点规划—村庄设计—农房设计”规划设计层级体系,把村庄设计与自然环境、民俗文化、乡村传统相融合,个性化打造村落风貌、田园风光、乡村产业。

  文化传承 久负“嵊”名

  打造“乡风文明”魅力乡村

华堂村

  一条清澈见底的平溪江穿村而过水,一边是新村,一边是古街,传统与现代在金庭镇华堂村融合交汇;有着600多年历史的“九曲水圳”,从家家户户门前流过,集洗涤、消防、灌溉等功能于一体,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华堂村是王羲之故居,也是王羲之后裔的最大聚居地。青砖黛瓦,匾额满堂,金庭镇华堂王氏宗祠,是王羲之五十五代孙王德忠“上班”的地方,每天,他都在这里练习书法,偶有游客或孩子来,他便放下毛笔,娓娓道来书圣故事。

  “一次,王羲之和好友许玄度去采药。夜宿小客栈时,遇到两兄弟争夺资财,最后弟弟竟然把哥哥打死了。王羲之见此情景很担忧,回到家后,写下了“敦、厚、退、让”四个大字,让儿子们每天抄写,牢记践行,一代代地往下传。”讲的最多的,就是王氏家规家训的来源故事。

华堂村村规民约

  “在好家风的传承下,王羲之后代出了二十多位御史,都很清廉。”村委主任会王东春说,如今家风家训、村规民约在村里随处可见,好家风带动好村风好民风。

  水清人情、执事有恪。水,是华堂村的肌理;家风家训,是华堂村的风骨;它们陪伴着华堂村历经千年、风韵犹存。

  30多公里外,甘霖镇东王村村口,矗立着一棵200多年树龄的老香樟。清风拂过,绿意婆娑,它伸展着枝丫,仿佛一位慈祥的老人,向来往的游人诉说百年越剧的发展史,诉说东王村的蜕变故事。

  112年前的农历三月初三,香樟树在微雨中萌发新芽,民间艺人们用四只稻桶放上几块门板搭成小舞台,粉墨登场。越剧,就这样诞生了。咿咿呀呀间,百余年时光掠过,越剧汲取众多剧种之长,成为了中国第二大剧种。

  112年后的今天,香樟树枝繁叶茂,东王村新建起一座面积850平方米,高13米的仿古大戏台,每到周一、周五,村民们都可以上台唱戏,热闹的时候连话筒都抢不到。而当年的稻桶舞台,则成了全球越剧戏迷前来“朝圣”的标志物。

  “建这个大戏台,是我多年的一个心愿。”东王村村委会主任李秋顺告诉记者,村里原有的小戏台毁于一场大火,村民们都渴望重建一座真正的戏台。得益于嵊州市对越剧文化的保护与重视,经过多年努力,政府总投资260万元,戏台终于建成。

  “2004年12月14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东王村考察,他关切地问我建造资金哪里来,我说一部分由村民自筹,一部分向政府申请,他听了点点头说‘好’。现在,我终于完成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每当村里来了客人,李秋顺都会说起这段往事,再唱上一曲“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眉眼间满是自豪。

  文明乡风滋养着“乡村振兴”之路,华堂村和东王村是嵊州乡村建设的缩影。据悉,嵊州谋划建设剡溪文化产业带,深入挖掘唐诗文化、越剧文化、书法艺术等业态,让乡村绽放“留住乡愁的美”。2018年,嵊州将进一步创建10个3A村、100个“五星达标”,完成创建140个环境整治示范村。

  小吃美食 大“嵊”归来

  打造“生活富裕”幸福乡村

  “李校长你好,我在北京做小笼包,我和老公是您校2010届学生,想问下高级证书怎么考?” 3月25日,金庭镇农民培训学校的校长李康义收到许觉英的微信咨询。

  小笼包制作,是嵊州市农民培训学校的最热门课程。“在村门口就能学技能?这可真稀奇!”想当初,这个2003年创办起来的农村培训班,只有很小的四个灶台,但村民们对它充满了好奇,参与积极性之高,出乎李康义的意料。

嵊州市农民培训学校

  10多年来,学校组织农民免费学习厨师、面点、花卉园艺、电子商务等实用技术,累计培训农民3万多名,培训面辐射到整个嵊州市,乃至全国。据统计,目前已经有3500多名农民学习了厨师技艺,8000多名农民学习小笼包制作,累积累计颁发各类职业资格证书2万多本。“农民通过学校培训,小店开往全国各地,连新疆、黑龙江都有我们嵊州小吃店”李康义最引以为傲的,就是嵊州小吃开遍全国,走向世界。

  目前,嵊州小吃从业人员已达5万多人,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每年创造的经济效益超100亿元。提起这些傲人成绩,嵊州小吃行业协会会长李康义难掩脸上的笑容。但同时,他也对嵊州小吃的长远发展心存忧思:“我们‘嵊州小笼’在省外都叫‘杭州小笼’,因为‘嵊’是个生僻字,很多人不会读,而且‘杭州’的知名度更高。”此外,嵊州小吃遍布各地,但各家小门店“分兵作战”力量小,还存在经营环境脏乱差等陋习。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嵊州市大力发展“嵊州小吃”,加大宣传力度,把“大嵊归来”小吃统标工程列为全市2018年十大民生实事工程之一,结合历史文化、制作工艺等特点,带动乡村经济的多元发展。“我们接下来将统一店招门牌、统一工作服装、统一竹制蒸笼、统一宣传视频、统一图文资料,在全国建立30多个小笼包联络站,把嵊州小吃的品牌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打响。” 李康义介绍到。

  乡村振兴就是要让农民富起来,钱袋子鼓起来。农民培训班,俨然成为了农民致富的“加油站”。

  从单打独斗一副蒸笼担子闯天下,到农民培训班栽培技术一流的新生军,再到小吃协会凝聚力量呼唤“嵊州”品牌归来,小小一只小笼包,包的是嵊州人的匠心独具,更是嵊州富民强村的大格局。

  翰墨飘香,书不尽家风传承;袅袅越音,唱不完江南风韵;舌尖美食,忘不了嵊州味道;潺潺剡溪,说不完乡村的美丽嬗变。嵊州,它从历史深邃处走来,踏上乡村振兴新征程,登上新时代的舞台。

编辑:贾晓雯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出品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8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