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首页新闻即时民生房产教育健康旅游浙商理财汽车生活消费微博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城市联盟 > 绍兴 正文
微信上卖东西不是想卖就能卖 90后女孩被判刑
2014年10月15日 14:28:28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一些人利用微博、微信和QQ空间销售商品的现象也越来越多,有些甚至打出了海外代购的幌子迷惑消费者,利用网络社交平台销售假药成为新的犯罪模式。但其实微信上卖东西不是想卖就能卖的,绍兴一名90后女孩就因为以身试法,近日被越城区法院判处两个月拘役。

  小敏(化名)是个90后,市区人。去年下半年闲来无事,看着别人用微信卖美容产品很赚钱,心里也痒痒。她想起自己在淘宝上认识的卖家“冷冰冰”,并从她那里进了一些美容产品,开始在微信上卖玻尿酸、肉毒杆菌、面部溶脂、美白针、面膜等产品。小敏后来又在一个女性整容方面的QQ群里认识了刘某,通过微信私聊,两人渐渐熟悉。刘某在广东深圳专卖女性美容产品,推荐小敏卖德国进口的新型减肥药,即溶脂针,一盒溶脂针里有5瓶胶囊、6瓶注射物,隔天打一次针,可以内外调理,既口服又注射,哪里想瘦打哪里。

  小敏觉得这种产品利润高,就开始卖这种新型的减肥药。其先通过在微信朋友圈中晒药品及减肥效果照片的方式进行宣传,后再以微信聊天的形式向买家进行兜售。小敏从刘某处以每盒400元的价格买进“溶脂蛋白”溶脂针,又以每盒700元至1500元不等的价格,通过微信转卖给同学、朋友,获利约人民币2200元。

  事实上,药的销售需要有《药品经营许可证》,并不是想卖就能卖的。案发后,经相关部门鉴定,其所售“溶脂蛋白”为假药。法院审理认为,小敏明知是假药仍予以销售,构成销售假药罪。近日,越城区法院经审理最终判处小敏拘役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四千元。

  对此,越城区法院有关法官说,公众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药品,尤其是海外代购或从国外网站购买药品存在许多安全隐患,须谨慎为之。由于无法核实相关药品的生产、销售渠道,同时因无医嘱,对药品成分、使用禁忌等药理不清楚,增加了用药风险。另外,未经相关权威部门审核把关,部分药品的药理、毒副作用无相关临床试验数据验证,消费者购买此类药品没有投诉渠道,相关权益无法保障。因此,广大市民要通过有销售药品资质的渠道购买药品,以保证用药安全。

  

来源: 天天商报  作者: 记者 汤桂平 通讯员 王丽萍  编辑: 王喜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