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首页新闻即时民生房产教育健康旅游浙商理财汽车生活消费微博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城市要闻 正文
借鉴南通经验 "有形之手"打造温州开放经济
2014年10月14日 10:13:08
  2014年10月9日,经过近半年时间的紧张施工,沪通长江大桥29号墩钢沉井在江苏南通熔盛重工船坞内完成吊装搭载。该钢沉井总高度为56米,长86.9米,宽58.7米,由9层拼装而成,是迄今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桥梁钢沉井。 CFP供图

  南通,与温州很像。

  两座城市都靠江靠海:温州有瓯江,南通靠着长江;温州挨着东海,南通出去是黄海。温州三十年前敢为人先,闯出一条温州模式;南通在百年前,用先进的理念建设城市被誉为“近代中国第一城”。

  然而,在改革开放前,南通一度发展滞后,被苏南远远抛在后面。敢为人先,却又是后起之秀,这看似矛盾的特质,恰恰是南通沿海开放三十年来的最好注脚。

  初秋的午后,凉爽的风自江边吹来,三三两两的行人漫步于苏通长江大桥畔的游客步道,远眺江面上车流如织的大桥。自2008年大桥建成以来,这里已然是南通市最新最热的景点。

  造桥,一直是南通人逐梦的起点。三十年前的南通,曾一直“难通”,南通人想去苏南地区或上海,只能坐轮渡,一来一回得大半天。也正因有江无桥,南通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无法发挥,城市对外交流更是无从谈起。

  得益于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规划两大战略的实施,“枢纽南通”雏形显现:2008年7月,连接南通和苏州的苏通长江大桥正式通车,有江无桥成为历史。交通基础设施已建成“一横一纵半环二通道”,即沪陕高速、沈海高速、江海高速(扬启高速西段)、苏通大桥及崇启大桥,高速公路网覆盖除如东以外的所有县级节点。加上沿江公路、204国道、临海高等级公路南通段等,南通逐渐形成承接上海、辐射苏中、带动苏北以及影响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区位优势。

  这种区位优势,逐步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跨江而来的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改变着南通的发展格局。南通市商务局综合处处长张明介绍,南通现有50%以上的企业与上海有着直接业务联系,75%以上的外贸供货额经上海口岸出口,70%以上的农副产品销往上海。南通与上海、苏南等地合作共建的园区已达12个,其中苏通科技产业园、锡通科技产业园等9个合作园区已进入规模化产出阶段。

  一组数据验证着南通在桥通之后的精彩:在苏通大桥通车的2008年,南通GDP增速江苏省第一;2009年增速更在长三角16个核心圈城市中坐上了头把交椅;2013年南通GDP已是2008年的两倍,经济质量也在不断提升。2013年,南通全市GDP突破5000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六大主导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3.1万元和1.45万元……

  桥通了,路畅了,南通人追逐梦想的脚步愈发快速。与温州人一样,南通人敢闯敢拼,“引进来”和“闯出去”并行。

  无论是南通市商务局的经济专家,还是经信委的处室负责人,提及南通的经济,他们都说一个温州人非常熟悉的词语“敢为人先”:中远船务领先全国,将全国半数大型海工装备订单“收入囊中”;在全国率先探索海域使用管理创新的胆略与智慧。“包容汇通、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是这片江海大地上的精气神。

  南通滨海园区目前还是一片海滩,但管委会副主任施宏杰很有信心。眼下,世界500强企业、中字号国字号企业、重量级民资企业纷纷前来抢滩;新港口、新园区、新产业、新城镇一个个崛起在昔日的荒滩上。

  跟走出去的温州人一样,南通民营企业家赴海外创业,人数以每年25%的速度提升,旅外新侨人数逾12万,主要集中在非洲、中南美洲。“南通建筑铁军”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跨出国门,如今的足迹遍布74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境施工人数2.4万。2013年,南通建筑业总产值揽下4350亿元。

  当下,南通市正奋起直追,意欲用自己优越的区位优势,处处敢为人先,再创辉煌。

  记者手记>>>

  南通与温州何其相似,当南通也在“敢为人先”,温州又怎能不奋起直追?

  我们要追经济指标。在逐步完善交通路网建设的同时,产业布局更合理、经济结构更科学,这应是温州经济前行所要努力的方向。

  我们要追“引进来”经济。当下正迎来在外温州人投资回归热潮,我们应该紧紧把握住机会,努力引进外部优厚的项目和资金。

  当然,要做到这些,我们也要拿出“敢为人先”的精气神。

  随访专家

  温州大学商学院教授刘霞

  与南通相似的温州,北有长三角经济圈,南有海西经济区,身处期间的温州,看似占尽地利,却迟迟未能融入到“圈子里”。又曾因种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借不到势也借不到力,发展基本全靠自己。而温州经济很多时候是“走出去”,却难见“引进来”。

  当下,积极融进周边经济圈,带动温州产业发展,打造开放经济,是温州赶超发展的一大关键。温州如何借势?如何推进自身产业发展?南通已取得的经验,或许能给温州以启发。

  打造开放经济,温州有什么?

  产业有基础,政策有导向

  记者:南通外经指标连续18年保持江苏领先,拥有国家级开发开放平台6个、跨国跨江共建园区12个。打造开放经济,温州目前有哪些优势和机遇?

  刘霞:从当前的产业结构来看,温州打造开放经济的后劲还是很足的。温州作为民营经济的发祥地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比如制造业、生产服务业等,都是极具竞争力的产业。同时,以鞋业等为代表,温州有一批地域性知名品牌乃至全国性知名品牌。

  另外一点,在打造开放经济的政策方面,温州给出了很大的力度。今年年初,市政府原则通过《关于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调整优化开放型经济政策服务,力求在稳定政策预期、提高扶持标准、及时兑现政策上下足工夫,激发外贸企业主体活力,千方百计做大外贸份额。

  在人才保障方面,温州不光有综合性人才,也有各产业所需的专业技术类人才,可以说做到了产学结合,能够给将来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打造开放经济,温州缺什么?

   “走出去”的多,“引进来”的少

  记者:关于“开放经济”,温州目前的一个症结是什么?

  刘霞:一直以来,温州仅仅是一个“走出去”经济,引进来不多,并不是一个“开放经济”。此前,我曾做过调查,即便是温州企业出去投资,也多是选择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比如非洲的尼日利亚等地,可以说,在外资、技术等方面,回流到温州的很少。

  相关的调研工作也显示,并不是温州的企业走出去了,就一定能够带动资金或者技术回来。根据全国相关经济数据分析,这里面没有一个交互效应。从理论上讲,走出去并不能带动外部资金回来。温州目前的开放经济就是这么一个境况。

  与此同时,跟南通相比,温州还有一个“硬伤”——远离长三角核心经济圈,目前,温州到长三角核心圈都在4小时以外,很难承接长三角经济圈的发展。温州虽然在海西经济区边上,但海西经济区的市场有限,还不足以支撑温州的发展。

  打造开放经济,温州学什么?

  产业布局有逻辑性

  管理理念需更新

  记者:既然温州“走出去”多“引进来”少,而南通的外资引进情况相当不错,温州可以借鉴的地方有哪些?

  刘霞:从这几天的考察得知,南通累计外商直接投资达280亿美元,62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南通投资93个项目,位居江苏省前列;外经指标连续18年保持江苏领先,拥有国家级开发开放平台6个。

  首先要关注的是,为什么南通能吸引如此多的外资投资?一个是产业布局做得好,另一个是理念比较正确。

  在产业园区的布局上,温州应该向南通学习。一个园区内,不应该高端产业和低端产业混搭在一块,而应该有所区分,高端产业聚集在一起,低端产业或淘汰或转型,也自成一块,即所谓的分层集聚。这样一来,产业发展才能形成逻辑性,才能形成良好的产业链分布。

  有了产业布局还不够,还得有先进的理念来武装产业。以南通的支柱产业家纺产业为例,“大而不强”曾是家纺产业的弊病,南通市政府经过深入调研,认为原因出在家纺市场随意抄袭产品无人监管上,为此,他们率全国之先出台了家纺版权管理制度,并成立了基层版权管理单位,通过近十年的努力,如今的南通家纺市场不仅新创意、新产品层出不穷,还吸引了不少外资注入本土产业中,从而占据了国内家纺市场的很大一部分。

  因此,在相关产业领域,温州政府应该摸索建立一整套知识产权保护体制和激励体制,通过法律法规的保障,而不是通过靠民资或行业协会,做强企业。这一点,对温州尤为重要,只有产业基础做强了,外资才有兴趣前来合作,温州的企业才能向更高端技术层面发展。

  打造开放经济,温州路在哪?

  产业发展有定位

  政府效能要提升

  记者:借鉴南通的经验,温州该如何打造开放经济?

  刘霞:首先,要找准产业定位,对产业发展要有聚焦点。温州市可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吸引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通过战略引导,积极培育产业集聚平台。同时,温州要依托港口优势,做好临港产业的定位,如温州港可以港口商贸流为突破口,近期发展重心可从服务腹地的综合运输逐步向以温州特色的专业化港口商贸物流运输、服务腹地中转运输并重方向转变。

  要做到这一点,跟政府的作为是离不开的。南通市政府恰如一只“有形之手”,改善投资环境、调整产业内部结构乃至产业升级。

  以南通为例,改革开放初期,日系资本首先进入南通,在提高了企业和工人的素质之后,南通的企业又吸引了欧盟的关注,其资本随后进入。在外部资本进入的同时,南通产业结构借助外力,不断转型升级,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反过来,再促进更多更好的外资进入产业,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温州的企业有自己的内生性,本身市场自动升级的恢复功能又不够,特别需要政府保障引进来的投资的安全,运用产业之间的逻辑性,带动产业的升级。这就表明,温州的发展应该要有重心和梯次。比如,我们的时尚产业,就应该先要做好产业定位,然后国内国外“两条腿”走路,再辅以行业协会帮助企业学习先进理念和外地成功经验,让企业能够转型升级。

  温州还有在外温州人的大好优势,可以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结合长三角经济圈和海西经济圈,推动产业升级。

  记者:借鉴南通经验,温州政府的“有形之手”,又该如何助推产业发展?

  刘霞:政府的服务质量也是南通值得称道的一点。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南通市的政府服务质量多次位居江苏省第一。去年以来,该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行政审批效率再提速15%以上,互联网网上办件率再提升15%以上,持续保持江苏办事成本最低。

  同时,南通市政府全面简政放权,推广针对外商投资企业“清单式审核,备案化管理”的快速审批方式。不仅如此,南通综保区已实现卡口智能化自动验放监管,对进出区货物实行“批次进出、集中申报”制度,并通过无纸化通关改革、税款电子支付改革,节省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办事效率。

 

来源: 温州日报  作者: 林明 叶德初  编辑: 王喜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