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首页新闻即时民生房产教育健康旅游浙商理财汽车生活消费微博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八面来风 正文
天冷温情在 春节前夕探访温州市救助管理站
2014年01月16日 10:40:47

  1月14日,“寒冬送温暖”行动中,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将流浪乞讨人员送往市救助站。

  市救助站宿舍的一面墙上,贴着一张一名流浪儿童写的“我要回家”的纸。

  市救助站未成年人宿舍区,一张床上依然留有志愿者送来的玩具熊。

  东东在市救助站的餐厅里发呆。

  温州网讯中国人心目中分量最重的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当许多在温州工作、学习的人们陆续踏上返乡旅程时,也有一些人由于种种原因没回家,其中就包括城市里各类流浪、乞讨人员。

  自2003年国务院公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到2013年,以“自愿受助,无偿救助”为原则的新型救助制度已实施整整十年。作为民营经济先发地区的温州,民间有乐施好善之风,吸引着大量外来人口来温就业发展,也因此承担着我省仅次于杭州的救助量。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市区杨府山路的温州市救助管理站,探访了解我市救助工作的现状及变化。

  探访救助站里的衣食住行

  “这里挺好的,饭菜可口,睡觉不冷,工作人员态度也和气,现在最盼望他们早点帮我买到火车票,早日回家。”来自山东的受助者老周告诉记者。

  说这话时,老周正坐在市救助管理站男区饭厅里看着电视。

  跟过去收容站时期门窗森严不同,如今的救助站更像一个管理规范的招待所——求助者首先在24小时开放的接待厅填写一份“申请救助登记表”,并出示相关证件;工作人员审核甄别后,符合条件的即安排救助。“对那些因年老、年幼、疾病等原因无法提供个人情况的,我们采取先及时救助、再查明情况的办法。”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夏邦体说。

  记者发现,受助者进入救助管理站后,会根据年龄、性别及健康状况,被分别安置到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男区、女区、特护区等不同住宿区,由专门工作人员提供服务管理。其中,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布置得格外温馨,每个房间都有6张小床,铺着卡通图案、颜色明快的床品,并配有教室、图书室、游戏区等。据了解,已有5个志愿者组织在这里设立服务基地,定期开展文化教育、心理疏导等。

  记者也注意到,每个分区之间及住宿区通往站外都有门禁设置,这是不是意味着受助者离站要受到限制呢?该站一位高姓副站长解释说,这是出于规范管理考虑,按照规定,救助期满或自愿离站的人员,只要告知站方就能自愿离开。不过,对于未成年人及其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来说,为了保护其安全,需要监护人依规办理接领手续出站,或由站方护送回家。

  除了提供一张可以安睡的床铺,救助管理站还为受助者免费提供每日低保标准的三餐,其中,早餐有稀饭、面条等,中晚餐则为两菜一汤。另外,站里每年会购置一批,或接收社会捐赠站筹集的爱心衣物,为有需要的受助者提供干净的衣裤鞋袜。在这里,受助者可以按照作息时间看书看电视,可以到室外打打羽毛球、乒乓球。同时,根据受助者的意愿,救助站会为其提供查询联系亲属、购买车票等服务。

  据统计,从2003年至2013年底,温州市救助管理站共救助各类受助人员3.34万余人。其中,仅去年就救助3584人。许许多多受助者,带着关于温州的温暖回忆,踏上回家之路。夏邦体告诉记者,今年春节期间,他们会像往年一样,给留站过年的人们提供加菜、水果等,传递“家”的温暖。

  观察救助管理的十年变化

  如果说记者现场探访的情况,体现的是救助管理制度实施后,救助管理站在环境及工作内容方面的变化,那么,在已从业逾30年的市救助管理站业务科科长宋温清看来,还有一大变化,就是自身工作职能。“以前是严格管教,把收容来的人一关、过段时间直接遣送;2003年之后不行了,工作语言、方式方法都得变,服务管理都要讲人性化。”他说。

  据了解,《救助管理办法》实施后,市救助管理站把提高服务质量作为重点工作,通过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教育培训、强化文明用语使用、完善细节管理等举措,着力形成真诚关心、真情服务受助者的工作氛围。宋温清给记者举了个例子:这几年受助者返乡高峰都正值春运期间,火车票源紧张,工作人员总是千方百计筹措票源,实在不行,干脆把人送到车站,再磨着求着,为受助者争取上车补票的机会。至于直接护送老弱病残等特殊受助对象回家的,坐上几十小时火车或倒腾几趟车,都是习以为常的事。

  随着强制收容变为自愿受助,还有些变化在悄然发生。据《瞭望东方周刊》去年的报道,调查显示,街面流浪乞讨人员中约70%是职业乞讨人员,他们以乞讨为职业,通常租房居住,不愿接受救助。

  “温州的情况差不多。”高姓副站长说,不少乞讨人员是专程来温乞讨谋生,虽然救助站管吃管住,还帮助回家,却“没办法赚钱”,显然不符合他们的要求。因此,每年主动到站申请救助的流浪乞讨者少之又少。

  根据这一情况,救助管理站改变“守株待兔”的思路,一方面密切与公安、城管执法等部门的联系协作,及时接收由他们引导护送的求助者;另一方面,加大上街劝导力度,推出“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等活动,组织人员到车站码头、地下通道等流浪乞讨人员活动频繁、经常露宿的区域,耐心劝说生活无着者到站接受救助。在此过程中,还分发“救助告知卡”,告诉不愿受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如果要进站该坐几路车、可拨打什么电话等。

  针对《救助管理办法》规定的范围偏窄,而一些外地来温人员因务工不成、被偷被骗而临时生活无着的情况,市救助管理站根据民政部门补充规范,在以人为本原则基础上扩大了救助范围,使一批急需救助者获得了帮助。

  从等候上门到主动劝导,从简单的吃饭留宿到提供针对性服务,过去十年里,我市救助管理工作的这些变化,展现了救助管理制度取得的成效,也折射着其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思考三大问题困扰温州式救助

  在该站保障科科长郑国敏办公室墙上,贴着一张“救助人员住院浏览表”,其中多数为精神病人。由于无法告知姓名,为便于区分,救助站以“代”为姓,根据口音、长相等,给他们取名“湘潭”、“海月”等。“还有五十几人。”郑国敏神情苦恼地说。

  医疗救治费用的逐年激增,正是目前困扰温州市救助管理站的最大问题。据悉,我市曾于2009年、2010年分别出台文件,明确对流浪危重病人实行“先救治、再救助”。即公安等部门发现此类对象时要及时送定点医院救治,再由民政救助部门对病人进行甄别,确认是否属于救助范围。此举为流浪危重病人铺设了“生命通道”,却也引发一些不符合救助条件患者上门求助甚至个别故意遗弃病人的现象。

  在夏邦体看来,解决这个问题,除了目前正逐步加大的财政支持,还需要相关部门为因病经济困难但不符合救助条件者提供更多求助渠道,也需要卫生、民政部门通力合作,更科学地使用有限的救助资源。不久前,在他的大力推动下,该站探索建立患病救助对象“医院就医-机构托养”流转模式,让病情稳定的受助对象在福利机构康复,以减少不必要的住院费用。

  叫什么名字、家在哪里、家人的联系方式……由于不少救助对象是神志不清的精神病人、不会说普通话的老人孩子及不识字的农村妇女,这些看上去简单的问题,往往很难得到答案。尽管不少工作人员练就一番辨认口音的本领,靠着只言片语,通过从省到市县再到镇村逐步核实的办法,帮助许多人找到了家,却仍有一部分人因此长期滞留在站里。这也成了困扰救助站的第二个难题。

  对此,相关的尝试与努力也在进行。2013年,市救助管理站通过查找档案、办理证明等,将14名长期滞留的流浪未成年人顺利安置到市儿童福利院,使其拥有更适合成长和学习的环境。同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将20余名失能、半失能的滞留对象托养给社会福利机构,使其获得更专业的照护。“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能还要靠设立专门福利机构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行集中照料。”夏邦体表示。

  困扰救助工作的第三个难题,也是其他城市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救助实行自愿原则,而大量流浪乞讨者拒绝救助,城市街头的流浪乞讨现象因此难以祛除。记者了解到,自上月启动今年“寒冬送温暖”活动后,市救助管理站每周三次组织人员上街“搜救”,但收效甚微。一些流浪乞讨者面对劝导表情漠然,一些则直言自己“不想回家,还要赚钱”。

  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在夏邦体、宋温清等人看来,这需要国家层面尽快完善救助管理制度,让更多需要救助的人得到救助。需要流出地政府加大社会保障、职业培训等工作力度,从源头上减少流浪乞讨人员。需要我市各相关部门创新工作思路,加大街面管理和劝导力度,形成更加切实有效的工作合力,尽可能减少流浪乞讨现象。也需要广大市民树立有为施救理念,通过不盲目施舍、劝导护送去救助站、主动抵制职业乞讨行为等方式,帮助那些真正需要救助的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来源: 温州网–温州日报  作者:  编辑: 王喜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