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刚满20岁的小赵,已经连续两天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进行了两次造血干细胞的采集。“这是我这一生中经历的最重要的事,希望妈妈能够快点康复。”昨天上午,记者连线小赵,言谈中发现他性格腼腆,觉得自己做的事情非常普通。“父母的养育之恩还远远无法报答,抽点骨髓给母亲,微不足道。”
母亲被查出急性髓系白血病
小赵家境还算不错,父亲跟着亲戚做点小生意,生活还过得去。母亲刘女士近几年身体一直不太好,就在家里当全职太太,顺便调养身体。
两年前,刘女士因为月经不调,经血量多导致贫血,去年下半年进行了妇科手术。“当时手术是成功的,但术后三个月复查时,却发现血液多项指标存在异常。”老赵说,当医生把检查结果递给他们时,全家人都惊呆了,竟然是急性髓系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属于高危血液疾病,目前一般采取大剂量放化疗后再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不仅需要耗费高额的医疗费用,找到合适的骨髓配型更不容易。“当时医生告诉我们有两种配型技术,一种叫‘全相合’,一种叫‘半相合’。”老赵说,“全相合”要求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和受者的配对完全吻合,而且排异反应较低,同胞兄弟姐妹是捐献首选,但只有25%的配型成功率;“半相合”只要求供者、受者之间的白细胞抗原一半相同就可以了,普通亲属间如有吻合也能进行捐献。
当时刘女士的情况比较紧急,医生就建议他们做“半相合”手术,“由于技术的进步,‘半相合’与‘全相合’疗效接近”。今年3月,老赵和妻子经过多番考虑,给在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读大二的儿子打去电话,还没说完,小赵就回了一个字:“好!”很快,他请了两天假,从天津赶回金华配型。
坚持捐骨髓,每天运动保证健康
小赵与母亲的配型结果出来:符合骨髓移植要求。当时老赵夫妻俩很担心骨髓捐献会给儿子留下一些后遗症,心里特别纠结。让人欣慰的是,小赵没有丝毫犹豫,只是简单地说一句:“既然我最合适,用我的骨髓对妈妈才最好。”不久,医院就确定了子供母“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案。
“造血干细胞移植并不是说移就能移的,需要供者和受者保持一个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小赵特意向医生咨询要如何保养身体,让自己以最好的状态为母亲捐献最有活力的造血干细胞。每天坚持运动、好好吃饭、注意休息,是医生对他的建议。
“我个性比较内向,平常很少主动运动,但为了妈妈,养成了晨跑的习惯。”回到学校后,小赵每天6点起床去操场上晨跑半小时,强迫自己晚上9点钟准时上床睡觉。他说,刚开始真的很煎熬,但一想到母亲还需要他,就有了动力。
在饮食上,小赵变得清淡不少,辛辣油腻的食物也吃得少了,最爱的小龙虾也只能暂时放弃。除了保证自己的身体状态,小赵每天都会给母亲打一个电话,问问“今天感觉怎么样,饭按时吃了吗”。言辞不多,却让刘女士心里充满暖意。
4月28日,医院传来消息,刘女士的身体状态符合手术要求。当天下午,小赵立刻向老师请了20天的假,从天津赶到杭州。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血液病科无菌舱室外,小赵通过监控屏幕,见到了母亲,只轻轻地说了一句:“妈妈,我来了。”
母亲节前夕送上“生命节礼”
在采集造血干细胞之前,小赵必须先经过一系列的身体检查。“我儿子从小就怕扎针,看到血还会晕,3月份配型时看到旁边的人抽血就晕过一次,真是难为他了。”老赵说,捐献前连续5天都要打针、抽血,小赵都咬牙坚持了下来,感觉孩子真的瞬间长大了。
5月6日清晨5点多,租住在医院附近的小赵就起床了,准备去医院进行第二次造血干细胞的采集。8点左右,小赵的两条手臂上被插上采集血液的针管,直到上午11点,采集还未结束。“看儿子躺在病床上,真的很心疼。”老赵说,别看他一米八的个子,身材却偏瘦,连着两天好几个小时的干细胞采集,真担心他吃不消。
“我觉得真的没什么,本来就是为人子女应该做的,感觉没啥值得说的。”小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父母含辛茹苦地抚养他,现在能为母亲做点什么,心里感觉特别的高兴。
小赵说,以前母亲节的时候,最多就是给母亲发个短信祝福一下,也不敢去表达。今年能在母亲节即将到来之际为她献上这么一份特别的“礼物”,感觉意义非凡。
通过两次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医生表示暂时已经够用了。“身体倒没什么不舒服,就是感觉有点疲累。”小赵说,他会听从医生的嘱咐在杭州多待几天,观察身体状况,同时也能看着母亲完成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
“希望我的这份母亲节‘礼物’,可以帮助母亲顺利渡过难关,我们全家都离不开她。”小赵表示,相比母亲给了他生命,他所做的根本不算什么。如果接下来的手术还需要继续从自己身上采集造血干细胞,他仍然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
今年刚满20岁的小赵,已经连续两天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进行了两次造血干细胞的采集。“这是我这一生中经历的最重要的事,希望妈妈能够快点康复。”昨天上午,记者连线小赵,言谈中发现他性格腼腆,觉得自己做的事情非常普通。“父母的养育之恩还远远无法报答,抽点骨髓给母亲,微不足道。”
母亲被查出急性髓系白血病
小赵家境还算不错,父亲跟着亲戚做点小生意,生活还过得去。母亲刘女士近几年身体一直不太好,就在家里当全职太太,顺便调养身体。
两年前,刘女士因为月经不调,经血量多导致贫血,去年下半年进行了妇科手术。“当时手术是成功的,但术后三个月复查时,却发现血液多项指标存在异常。”老赵说,当医生把检查结果递给他们时,全家人都惊呆了,竟然是急性髓系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属于高危血液疾病,目前一般采取大剂量放化疗后再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不仅需要耗费高额的医疗费用,找到合适的骨髓配型更不容易。“当时医生告诉我们有两种配型技术,一种叫‘全相合’,一种叫‘半相合’。”老赵说,“全相合”要求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和受者的配对完全吻合,而且排异反应较低,同胞兄弟姐妹是捐献首选,但只有25%的配型成功率;“半相合”只要求供者、受者之间的白细胞抗原一半相同就可以了,普通亲属间如有吻合也能进行捐献。
当时刘女士的情况比较紧急,医生就建议他们做“半相合”手术,“由于技术的进步,‘半相合’与‘全相合’疗效接近”。今年3月,老赵和妻子经过多番考虑,给在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读大二的儿子打去电话,还没说完,小赵就回了一个字:“好!”很快,他请了两天假,从天津赶回金华配型。
坚持捐骨髓,每天运动保证健康
小赵与母亲的配型结果出来:符合骨髓移植要求。当时老赵夫妻俩很担心骨髓捐献会给儿子留下一些后遗症,心里特别纠结。让人欣慰的是,小赵没有丝毫犹豫,只是简单地说一句:“既然我最合适,用我的骨髓对妈妈才最好。”不久,医院就确定了子供母“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案。
“造血干细胞移植并不是说移就能移的,需要供者和受者保持一个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小赵特意向医生咨询要如何保养身体,让自己以最好的状态为母亲捐献最有活力的造血干细胞。每天坚持运动、好好吃饭、注意休息,是医生对他的建议。
“我个性比较内向,平常很少主动运动,但为了妈妈,养成了晨跑的习惯。”回到学校后,小赵每天6点起床去操场上晨跑半小时,强迫自己晚上9点钟准时上床睡觉。他说,刚开始真的很煎熬,但一想到母亲还需要他,就有了动力。
在饮食上,小赵变得清淡不少,辛辣油腻的食物也吃得少了,最爱的小龙虾也只能暂时放弃。除了保证自己的身体状态,小赵每天都会给母亲打一个电话,问问“今天感觉怎么样,饭按时吃了吗”。言辞不多,却让刘女士心里充满暖意。
4月28日,医院传来消息,刘女士的身体状态符合手术要求。当天下午,小赵立刻向老师请了20天的假,从天津赶到杭州。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血液病科无菌舱室外,小赵通过监控屏幕,见到了母亲,只轻轻地说了一句:“妈妈,我来了。”
母亲节前夕送上“生命节礼”
在采集造血干细胞之前,小赵必须先经过一系列的身体检查。“我儿子从小就怕扎针,看到血还会晕,3月份配型时看到旁边的人抽血就晕过一次,真是难为他了。”老赵说,捐献前连续5天都要打针、抽血,小赵都咬牙坚持了下来,感觉孩子真的瞬间长大了。
5月6日清晨5点多,租住在医院附近的小赵就起床了,准备去医院进行第二次造血干细胞的采集。8点左右,小赵的两条手臂上被插上采集血液的针管,直到上午11点,采集还未结束。“看儿子躺在病床上,真的很心疼。”老赵说,别看他一米八的个子,身材却偏瘦,连着两天好几个小时的干细胞采集,真担心他吃不消。
“我觉得真的没什么,本来就是为人子女应该做的,感觉没啥值得说的。”小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父母含辛茹苦地抚养他,现在能为母亲做点什么,心里感觉特别的高兴。
小赵说,以前母亲节的时候,最多就是给母亲发个短信祝福一下,也不敢去表达。今年能在母亲节即将到来之际为她献上这么一份特别的“礼物”,感觉意义非凡。
通过两次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医生表示暂时已经够用了。“身体倒没什么不舒服,就是感觉有点疲累。”小赵说,他会听从医生的嘱咐在杭州多待几天,观察身体状况,同时也能看着母亲完成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
“希望我的这份母亲节‘礼物’,可以帮助母亲顺利渡过难关,我们全家都离不开她。”小赵表示,相比母亲给了他生命,他所做的根本不算什么。如果接下来的手术还需要继续从自己身上采集造血干细胞,他仍然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