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汝兰
浙江在线11月1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淡宁)从仙居县城出发往西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就能抵达皤滩古镇。镇子上有一条东西长2公里、呈“龙”型弯曲有致的古街,两旁鳞次栉比的古建筑,留存着时光的痕迹,由清溯唐。
旅游开发让古村落每逢节假周末就游人如织、分外热闹,然后伴随着工作日的到来恢复平静。
无论是热闹还是安静,是晴还是雨,人们会发现古街88号大宅的门总是敞开着,门口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低头做花灯。
她叫王汝兰,今年82岁。
今年年初,她的名字被列入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她每天手头做的花灯,正是2006年列入第一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仙居针刺无骨花灯。
古街88号,既是皤滩古镇的景点,又是王汝兰的家。从2006年起,景区按月给王汝兰发工资,让她在家“上班”,制作无骨花灯。
王汝兰告诉记者,这灯又叫作“唐灯”,相传制作工艺是从唐代传下来的。花灯玲珑剔透,却不用一根骨架,而是由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纸张拼合而成。
荔枝灯、花篮灯、绣球灯、莲花灯、宫灯……凑近细看,更加惊艳,花灯每一面,都是用绣花针一针针刺出的花纹图案。
王汝兰的许多作品,就摆在她家几十米开外的针刺无骨花灯博物馆里。展厅内很暗,衬托得那些悬挂在头顶的花灯分外明亮,美若星河。
“以前这里家家都会做花灯的。”王汝兰说。特别是临近过年时,做花灯与置办年货一样重要。在人们眼中,花灯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能祛除晦气,带来好运。
老人的话并不难印证,就在皤滩古街的“大明堂”和“大学士府”的梁柱牛腿上,都清晰地雕有“无骨花灯”的样式。
王汝兰对花灯的兴趣,是在伯父王良波那里养成的。王汝兰好静,干完活就待在家里,一次,她看见伯父在做花灯,便被迷住了,从此一有空闲就跟着伯父学做灯。
这一做便是66年。
王汝兰一直以为,做灯只是自己闲时的小爱好。然而上世纪80年代,一位叫吴焕灯的老师傅来村里教授针刺无骨花灯技艺,这激起了已经操劳半生的王汝兰心中的童年记忆,当下便拜吴焕灯为师,从此致力于钻研花灯的灯面图案和式样。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王汝兰,依然能独立完整地制作枝灯、菊花灯、圆球灯、小宫灯、宝石灯、花瓶灯、珠兰灯、花篮灯、喜字灯等20余种单灯。她刺出来的花纹纸面,针眼匀称细腻,有着媲美机器的精细,却也充满了手作的温度。
“就是眼睛不大好了。所以希望能多点人来学。只要肯来,我都教。”王汝兰说。
做一盏无骨花灯,需要经过整整18道的精细工序,但在王汝兰看来,最要紧的是把“针刺”参悟透,这针刺的功夫,需要经年累月的练习。
王汝兰告诉记者,无骨花灯的所有花纹,全部是用12号绣花针针刺出来的,针的直径大约0.3毫米,纸片每平方厘米要扎出100个针眼,一盏花灯因大小不同,针眼少则十几万孔,多则上百万孔。当微亮的灯光穿越针孔,灯的光影忽明忽暗。所以,针刺效果直接影响到灯的透视效果,必须掌握好深浅度和针距,不然就达不到剔透的效果。
也因此,王汝兰认为,学做花灯的首要条件是有耐心。做花灯,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大部分时候是很枯燥的机械作业。
在她的所有徒弟中,学得最好的,是她的儿媳妇陈彩平。也是在今年,陈彩平成为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的省级传承人。
陈彩平住在仙居县城,偶尔也会去皤滩古镇上,坐在婆婆身边,做做花灯。
那是一幅岁月静好的场景:大门左侧,挂着十余盏姿态各异的“走马灯”,右侧门边则支着一张简单书桌,王汝兰与陈彩平并肩坐在桌前,手持她们自制的“针笔”,一针一针往卡纸上刺出图案。她们并不闲聊,安静的空气里,只能听到针刺破卡纸时发出的“噗噗”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