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相继发布消息,2018年三位一体招生入围名单正式出炉。入围北大、清华两所高校的三位一体初审名单,意味着这些学生已经拿到了进入北大、清华的敲门砖。
记者获悉,杭州学军中学、杭二中、镇海中学几所学校是入围大户。昨天,学军中学第一时间统计了该校进入北大、清华三位一体初审入围的学生数,有78名学生入围,省内领先。这其中,以三门选考加英语446分(满分450)成为全省最高分的周暖暖同学,已在北大三位一体初审中入围最高的A+等级。此前,在3门选考加英语总分在440以上的10来名学生也都拿到了A+或A的初审评价,还有3人拿到了北大博雅计划和清华领军计划的优秀级。
记者采访发现,如今,全国高水平大学在浙江的招生,越来越多地通过三位一体、自主招生等形式录取,而且不少名校越来越提前圈地,很多高一高二生就被预录取。
三位一体“初审通过”含金量还是挺高的
先来了解下三位一体这个名词。三位一体招生是浙江省独有的招生选拔形式。即高校依据考生统一高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和高中学业考试成绩按比例合成的综合成绩,择优录取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由高校依据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自主确定评价的内容、标准及方式。
今年,北大计划通过三位一体在我省招生85人,清华计划在我省招生105人。
三位一体和自主招生其实是有完全不同的概念,三位一体仅针对浙江考生,竞争压力相对较小,是我省率先实行的一种自主招生模式,把考生的高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和高中学业考试成绩按照一定比例折算成综合分,最后按照综合分择优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原则上不低于总分的50%;而自主招生则面临全国的竞争,由高校自行组织,一般由笔试、面试两部分组成,考生在通过笔试和面试之后,在高考录取时享受一定的降分政策。
虽然今年北大、清华两所高校的三位一体初审名单已经出炉,但是初审通过不等于已经跨入名校大门,但可以肯定的是三位一体“初审通过”含金量还是挺高的。
记者给大家分析下,以2017年清华、北大招生情况为例。
清华三位一体选拔程序是:初评→初试(笔试)→复试(面试)→入围→录取,其中,初评结果分A+、A、P、F四档。A+,可参加初试、复试,且确定入围;A,可参加初试、复试;P,可参加初试,初试通过后参加复试;F,直接淘汰。
从2017年的情况来看,初评等级不仅意味着程序上的优待,也意味着更高的初评分数。校测结束后,按“初评+笔试+面试”总分确定入围者,人数为计划招生人数的170%。高考成绩公布后,按“校测+高考+学考”计算得出的综合成绩,确定录取,清华去年在我省三位一体招生105人。
北大三位一体的选拔程序是:初审→笔试→面试、入围→录取,其中,初审结果分A+、A、B、C四档。A+,仅参加面试,笔试以满分计,且确定入围;A,需参加笔试、面试,且确定入围;B,需参加笔试,笔试通过后参加面试;C,直接淘汰。
高考成绩公布后,按“校测+高考+学考”计算得出的综合成绩,确定录取,北大去年在我省三位一体招生65人。
也就是说,三位一体初审结果将直接大幅度影响考生是否能够跨入清华、北大的大门。
而自主招生,同样以去年为例。
清华自主招生在我省名额70人左右,每人均能享有一定的优惠。
北大自主招生在我省有100人左右的名额,其中90多人都是通过竞赛(名单在上一年11月就已确定);其余都是通过各类营(体验营、暑期营、金秋营、学科营、文科营等)取得自主招生考试资格,且需要与全国的强劲对手进行进一步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