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美丽乡村建设,练好污水治理“内功”
2020年前,力争全部完成农村污水设施终端升级改造
杭州富阳区场口镇东梓关村 朱啸尘 摄
“现在一到周末,各地来杭州乡村踏青自驾游的游客就络绎不绝。不过,游客多了我们反而担心了。上周末,村里农家乐就接待了上千名游客,结果生活污水没法及时处理。”面对日益增多的游客,桐庐县横村镇村干部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因为村里的污水处理能力有限,如果超载的生活污水处理不了,直接影响村里青山绿水的生态效益,再美的风景都不会长久。”
事实上,这也是目前全市农村污水治理中的一个现状。
记者从市建委获悉,今年起将对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先“全面体检”、后“提标改造”、“扩能增效”,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乡村污水治理能力大升级。
“今年杭州要打好新的‘六场硬仗’,其中之一就是‘打好环境整治提升硬仗’。”市建委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道路,“在去年已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信息化管理市、区两级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城乡污水治理的力度和成效。”
目前乡村污水处理能力吃紧 将对8914个终端进行“体检”
据了解,杭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起步较早,在2009年“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时就已启动污水处理设施终端建设。目前全市已有131个乡镇(街道)、1722个行政村有了8914个污水处理设施终端,多数日处理能力在30吨以下。
“那时设计标准相对不高,日处理能力只考虑了我们常住人口的需要。”横村镇有关负责人介绍,“美丽乡村发展起来以后,每逢节假日高峰期,游客流、返乡流剧增,终端处理能力就跟不上了。”
“因为2015年省里出台了《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杭州早期建设的处理设施,没有处理大肠杆菌工艺,出水水质不能全部符合现行的排放标准,所以,今年我们对这些设施要‘全面体检’,为下一步‘提标改造’提供依据。”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在4月底前完成招投标。
怎么提升乡村污水处理能力? 2020年前完成设施终端改造
“经过全面体检的终端,我们将根据设计标准、日处理能力、运行效益、出水水质监测等指标,结合当前的村庄整体规划、集体经济发展规模、人口居住情况划分等级,梳理出最需要改造的一批终端项目,分步组织提标改造。”市建委相关负责人透露。
根据计划,在今年年底前,按照“纳管一批、提标改造一批”原则,启动第一批提标改造项目,力争到2020年,全部完成杭州农村污水设施终端升级改造。
值得一提的是,全市还将探索建立额定生活污水排放量之外的排污情况进行合理收费机制,确保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农村生活污水设施不仅要提标改造,更要规范标准化运作和维护。”市建委相关负责人同时介绍,上个月市建委受省住建厅委托牵头编制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标准化评价标准》已完成初稿,计划4月在全省范围内展开试点。
“污水设施委托第三方运维公司专业化运维,运维管理好坏很关键。”淳安秀水环保公司负责人胡总认为,“有了统一的评价标准,我们的工作有章可循,更加规范,对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运维成效都有很大的帮助。”
怎么让城乡水环境更美丽?将新建或改造16座污水处理厂
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扩能增效也是此次治污工作的重点。
根据部署,杭州将新建或扩建16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将新增104.3万吨。其中,2018年建成余杭临平净水厂等污水处理设施3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1.3万吨/日;2019年将建成七格污水处理厂四期、城西污水处理厂二期、余杭良渚污水处理厂四期等11座污水处理设施,新增污水处理能力70万吨/日;2020年将建成之江净水厂、城北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3万吨/日。
“所有新建成的污水处理厂不仅要满足污水处理能力需求,还要求部分污水厂出水水质标准明显提升,让美丽乡村水环境更美丽。”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部分建制镇污水处理厂负荷率长期偏低的现状,今年还将加大城镇污水配套管网建设改造力度。
根据计划,今年将新建污水管网86.42公里、改造25公里,合计111.42公里。到2020年底,实现截污纳管和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主城区污水处理率在95%以上,县城达到92%以上,建制镇达到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