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味年俗中迎来又一个春节
民俗学家顾希佳眼里的年味,总是与美好相连,与传统相通
这个年,顾希佳过得不算隆重。吃过年夜饭,给孙辈们发完红包,初一再换上一身新装,就算是完成过年的仪式。77岁的他和民俗打了大半辈子交道,这些年不少人觉得年味淡了,不如从前,他倒始终认为这样的“返璞归真”也未尝不可,一代人有一代人自己的年俗。
过年前夕,钱报记者特地走访了杭州师范大学研究员、民俗专家顾希佳,听他讲述这些年来年俗的变迁。
“以前入了腊月,就要开始为过年准备张罗。”顾希佳说在浙江,一般称此作“入年架”。既然进入了“年”的“框架”,自然要为过年准备年货,腌咸菜、杀年猪、抲年鱼、做年糖、酿年酒,还有一家大小所需的新衣新鞋新袜,红红火火地忙上好一阵才能备妥。等到正月,又要到亲朋好友家中拜年走亲,限于交通,往往要延续到正月半的元宵。直到正月底,甚至“二月二”,才算过完年。“满打满算,前后要两个月。”
许多人觉得还是“老底子”有年味,原因多半也在这一步步的仪式感上。顾希佳近些年将目光聚焦节日民俗,还主编了《中国节日志·春节(浙江卷)》。“过去这段时间正好是农闲,闲在家里,正好为来年做做打算。” 他说,农耕社会少有休假,因此趁着过年,正好可以放松。
如今的生活节奏早就有了转变,“现在物质更加丰富,交通更加发达,备年货、走亲戚的时间自然大大缩减了。”在顾希佳看来,过年时间短了,有些传统也不再适合。但年味并没有变淡。演大戏、拜灶神也许是上一代的年俗,赶春运、看春晚、抢红包又何尝不是这代人的年俗呢?“现在可能赶上了春运的火车,才有了过年的感觉。”由此他觉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年俗。
“春节,在过去也叫元旦。”顾希佳介绍道,辛亥革命后,将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而过去的农历“元旦”就改成了春节。
但无论名称、民俗如何更动,春节的意义在顾希佳看来却一直没变。
在杭州,春节的典型习俗就是“扫隔年地”、“留隔年饭”、“留隔年火”。“扫隔夜地”,指冬至前一晚,要将屋内外各地清扫干净;“留隔夜饭”、“留隔年火”,则是要将上一年的口粮与薪火传续到新年。
“脏和旧要提前清理,薪火却要一直流传。” 辞旧迎新,是春节不变的主题。在顾希佳眼里,春节总是与美好相连,与传统相通,更使个体生命乃至整体社会在张弛中富有节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