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诸葛村:守护乡村遗产共奔小康
2021-08-12 14:54:00
来源: 浙江在线-兰溪新闻网 记者 成超

src=http___p7.itc.cn_images01_20200925_c8e1ae3b9a064e669d567978a8266a3e.jpeg&refer=http___p7.itc.jpg

  浙江在线-兰溪新闻网讯(记者 成超)昨天,在兰溪市诸葛镇诸葛村,10多名施工人员对3幢明清古建筑进行木结构修缮、外墙保护、瓦片更换等工作。“从1995年开始,我们村就踏上了集体保护古建筑和开发旅游之路。这条道路不仅带领村民奔向小康生活,也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诸葛坤亨说。

  诸葛村是迄今发现的诸葛亮后裔的最大聚居地,村中建筑格局按“八阵图”样式布列,迄今已有600多年,且保存了大量明清古民居,是国内仅有、举世无双的古文化村落。1991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陈志华、楼庆西、李秋香三位老师带领学生来到诸葛村,开展乡土建筑考察,对诸葛村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十分惊叹。

  在专家的启发下,诸葛村很快意识到:自身文化的独特性,是谋求发展的核心资源,也是全村奔小康的突破口。1995年,诸葛村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整村保护开发的想法。“刚提出这个想法时,大部分村民都不赞同,包括村两委会成员之间也有分歧。”诸葛坤亨说,当时村集体收入不足10万元,近3000人口的村庄,要承担起保护1.5平方公里古村落的任务,实属不易。

  但在大量资源收集和思想统一后,村民的想法有了转变,大家一致认为诸葛村只有把村集体经济搞上去,村集体富了,有实力了,村民才会有信心,村里的工作才会更好做。1996年,200多名诸葛亮后裔赴上海开展旅游宣传活动,大家每天随身带着沉重的宣传资料,逢人便推介诸葛村。凭着这股劲,诸葛村才逐渐有了名气。

  2001年,诸葛村又启动了大规模的改造工程,投入1000多万元,对上塘古街进行恢复,拆除新建房子,修缮古建筑,并重新把水塘恢复起来。“通过改造,古街的面貌焕然一新,不仅吸引了一大批游客,也引进了一批民宿、商铺等,这给村集体和村民都带来了收入。”诸葛坤亨告诉记者,诸葛村以板块形式对古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共规划了十几个板块,在每个板块上都规划了不同的发展模式。该村第一年开始做旅游,收入只有两万元,但到第三年,就有了10多万元,到了2002年则提升到了400多万元,且逐年递增。

  今年75岁的村民诸葛品余,每天最惬意的事情,就是能在自己家中撰写书法。他所撰写的书法作品,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生活,还成为了许多游客最喜欢的纪念品。“我所写的内容都是诸葛亮的文化作品,比如《诫子书》《出师表》等,很多游客看到后,都特别喜欢,最多时一天可以卖出上千把书法扇子。”诸葛品余说,为了方便游客在诸葛村留宿,2008年,他还把自家的房子改造成了民宿,旅游旺季时,他家的民宿住得满满当当。

  不仅如此,诸葛村还组建了旅游发展公司。为了打开市场,推广诸葛村的旅游,村干部亲自跑上海、江苏、江西等市场推广旅游。为了挖掘诸葛文化,丰富旅游参观项目,20多年来,该村潜心收集历史文化资料和物件,创办了乡土文化馆、农耕文化馆、廉政文化馆、中药文化馆等,并于2010年编写完成了50万字的《诸葛村志》。

  “诸葛村是全体村民的,旅游发展要走集体之路,共同致富。”诸葛坤亨说。这些年来,诸葛村坚持古村落资源社会化保护、旅游发展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村集体管理、村民人人参与、公司化运作的新模式。现在,村民免费享受农村社会保险、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保险、有线电视费、奖学金等福利,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还能从村里领到260至350元的生活补贴。

  2020年,诸葛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661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500万元,共同富裕的幸福花朵正在全村绽放。

标签:
编辑:
精彩推荐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版权所有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地方频道  正文

兰溪诸葛村:守护乡村遗产共奔小康
2021-08-12 14:54:00 来源: 浙江在线-兰溪新闻网 记者 成超

src=http___p7.itc.cn_images01_20200925_c8e1ae3b9a064e669d567978a8266a3e.jpeg&refer=http___p7.itc.jpg

  浙江在线-兰溪新闻网讯(记者 成超)昨天,在兰溪市诸葛镇诸葛村,10多名施工人员对3幢明清古建筑进行木结构修缮、外墙保护、瓦片更换等工作。“从1995年开始,我们村就踏上了集体保护古建筑和开发旅游之路。这条道路不仅带领村民奔向小康生活,也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诸葛坤亨说。

  诸葛村是迄今发现的诸葛亮后裔的最大聚居地,村中建筑格局按“八阵图”样式布列,迄今已有600多年,且保存了大量明清古民居,是国内仅有、举世无双的古文化村落。1991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陈志华、楼庆西、李秋香三位老师带领学生来到诸葛村,开展乡土建筑考察,对诸葛村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十分惊叹。

  在专家的启发下,诸葛村很快意识到:自身文化的独特性,是谋求发展的核心资源,也是全村奔小康的突破口。1995年,诸葛村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整村保护开发的想法。“刚提出这个想法时,大部分村民都不赞同,包括村两委会成员之间也有分歧。”诸葛坤亨说,当时村集体收入不足10万元,近3000人口的村庄,要承担起保护1.5平方公里古村落的任务,实属不易。

  但在大量资源收集和思想统一后,村民的想法有了转变,大家一致认为诸葛村只有把村集体经济搞上去,村集体富了,有实力了,村民才会有信心,村里的工作才会更好做。1996年,200多名诸葛亮后裔赴上海开展旅游宣传活动,大家每天随身带着沉重的宣传资料,逢人便推介诸葛村。凭着这股劲,诸葛村才逐渐有了名气。

  2001年,诸葛村又启动了大规模的改造工程,投入1000多万元,对上塘古街进行恢复,拆除新建房子,修缮古建筑,并重新把水塘恢复起来。“通过改造,古街的面貌焕然一新,不仅吸引了一大批游客,也引进了一批民宿、商铺等,这给村集体和村民都带来了收入。”诸葛坤亨告诉记者,诸葛村以板块形式对古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共规划了十几个板块,在每个板块上都规划了不同的发展模式。该村第一年开始做旅游,收入只有两万元,但到第三年,就有了10多万元,到了2002年则提升到了400多万元,且逐年递增。

  今年75岁的村民诸葛品余,每天最惬意的事情,就是能在自己家中撰写书法。他所撰写的书法作品,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生活,还成为了许多游客最喜欢的纪念品。“我所写的内容都是诸葛亮的文化作品,比如《诫子书》《出师表》等,很多游客看到后,都特别喜欢,最多时一天可以卖出上千把书法扇子。”诸葛品余说,为了方便游客在诸葛村留宿,2008年,他还把自家的房子改造成了民宿,旅游旺季时,他家的民宿住得满满当当。

  不仅如此,诸葛村还组建了旅游发展公司。为了打开市场,推广诸葛村的旅游,村干部亲自跑上海、江苏、江西等市场推广旅游。为了挖掘诸葛文化,丰富旅游参观项目,20多年来,该村潜心收集历史文化资料和物件,创办了乡土文化馆、农耕文化馆、廉政文化馆、中药文化馆等,并于2010年编写完成了50万字的《诸葛村志》。

  “诸葛村是全体村民的,旅游发展要走集体之路,共同致富。”诸葛坤亨说。这些年来,诸葛村坚持古村落资源社会化保护、旅游发展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村集体管理、村民人人参与、公司化运作的新模式。现在,村民免费享受农村社会保险、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保险、有线电视费、奖学金等福利,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还能从村里领到260至350元的生活补贴。

  2020年,诸葛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661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500万元,共同富裕的幸福花朵正在全村绽放。

标签:
编辑: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