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民政温度”托起百姓幸福
2021-01-27 23:42:43
来源: ​浙江在线-婺城新闻网 王静姝 张晓君

  日前,记者来到琅琊镇徐联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85岁的张甘菊奶奶正和老姐妹一同坐在屋里看电视,一旁的食堂传来饭菜的香气。张奶奶开心地告诉记者:“在照料中心,我们这些老姐妹每天都一起吃饭、活动,心情好,身体也健康了。”

  “社工们经常来我家,关心我的生活起居,不方便的时候还帮我们洗衣做菜。”说到社工的贴心服务,城北街道红湖路社区的居民郑奶奶竖起大拇指点赞。

  “现在我们每个月能拿850元低保。”低保户张爷爷乐呵呵地说。

  ……

  小小的一滴水能够折射太阳的光辉。这只是近年来婺城区广大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生活越来越幸福的缩影,也是婺城区民政部门坚持把发展落实到改善民生上的生动体现。

  “十三五”期间,婺城区民政局紧紧围绕“十三五”各项目标任务,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稳步推进基本民生保障体系、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基础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全区民政事业快速发展,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00300894714_86726207.jpg

  养老服务提档升级

  这几年,在婺城生活的老年人享受到的养老服务种类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养老机构多了,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火”了,“互联网+”打造的智慧养老平台建设正全面推进……

  “年纪大了,一个人在家太孤单,在这边能和伙伴们下下棋、看看书,日子充实多了。”日前,88岁的老人宋顺贵坐在城东街道桃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内,和棋友们饶有兴致地“杀”了两盘,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养老中心内,老人们有的坐在藤椅上聊天,有的下棋,享受着安详的晚年生活。

  而对于农村老人来说,农村是他们待了一辈子的故乡,留在农村安享晚年也是大部分农村老人的选择。在雅畈镇雅畈二村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每天到了饭点都能听到阵阵谈笑声。78岁的姜奶奶捧着饭盒乐滋滋地说:“饭好、菜香,有朋友、有保障,我们的老年生活怎么会不幸福呢?”

  “经过改造,我们中心的设施更高级了,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舒服!”琅琊镇山后金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叶阿姨告诉记者,之前这里的条件比较简陋,经过提升改造后,屋里换上了更加舒适的座椅,村里的老人们都喜欢过来活动。据了解,山后金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就设在村委会一旁,附近还有卫生服务站、文体活动中心,完善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一体化的居家养老服务内容,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居家养老照料服务,切实增强了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同时,在家中进行“适老化改造”也是不少老年人的需求。2020年,浙江省政府将“适老化改造”项目列入年度民生实事之一,该项目是为提升生活困难老年群体居家生活品质和生活自理能力,对生活困难(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对象)老年人家庭进行改造的服务项目。改造主要内容包括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善、智能监测跟进、辅助器具适配等五个方面。区民政局联合区财政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优先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享受定期抚恤补助优抚对象和失能老年人家庭进行全覆盖。在对“适老化改造”项目的实施对象、资金标准、工作步骤等方面进行明确后,由专业团队通过入户评估,根据老年人身体状况、住宅实际等特点量身制定改造方案。2020年共完成60户困难老人的“适老化改造”项目,平均每户改造支出6000元,为老人打造了宜居的生活环境。

  老年群体是民政政策关怀的重点群体。“十三五”期间,婺城连续3年将养老服务内容列入全区十大民生实事,不断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升。目前,全区共有养老机构11家,民办养老机构占40%,部分实现医养结合;累计建成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40家,有效解决了全区7000多名老人的吃饭问题。

  民生保障持续加码

  困难群众的冷暖安危一直是全社会的牵挂。2019年,婺城区聚焦困难群众,制定首批13户多重困难家庭、特殊困难家庭联合服务清单。以“定制式”联动帮扶服务机制,为困难群众开出救助“大处方”,零距离给百姓解忧解困。

  “谢谢你们来看望,有了政府的帮助,我们的生活有了更大的希望。”琅琊镇徐联村的周某家里有三口人,妻子刘某因中风瘫痪在床,被鉴定为重残肢体2级,生活不能自理。妻子一年的住院费和医药费,再加上儿子的学费,让身负重担的周某“喘不过气”。

  在了解周某家情况后,区民政局牵头将周某家庭纳入到2019年度首批多重困难家庭、特殊困难家庭联合服务清单中并开展低保动态管理,将周某低保金由3人月发低保金1588元调整为全额救助2310元,还联合村两委定期开展走访慰问。

  同时,区民政局还将周某家庭的实际情况,发到“婺城区多重困难、特殊困难家庭联合帮扶工作钉钉群”中,让各部门“认领”帮扶“任务”。区教育局、残联、妇联、红十字会等部门都对这个家庭进行了帮扶,提供助学、家庭改造等帮助,并为刘某送去了康复仪器,开展“定制式”服务。

  家住白龙桥镇的村民邵某需照料患病瘫痪在床的妻子,无法正常工作,且两个女儿都在读中学,家庭收入微薄。在了解到情况后,为切实解决邵某一家的困难,区民政局一方面及时对邵某一家拨付临时救助金5000元,并根据低保审批程序将全家4人纳入低保。另一方面,还勉励其家人要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信心,并积极与乡镇、村干部沟通,由王路荡村为邵某安排保洁公益性岗位,在村辖区内做保洁工作,每月结算工资,圆满解决了邵某一家缺乏收入来源的问题,为他们带去了解决困难的力量。

  “十三五”期间,区民政局切实加大社会救助力度,逐年提标扩面,做到“把底兜住”“把底兜好”“把底兜准”,抓好社会救助政策落实,开展联合帮扶、深度帮扶,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实现城乡低保救助标准一体化,全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断提高,低保人均月标准达到850元。自“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共发放低保救助金1.05亿余元,累计支出临时救助资金500余万元,近3年来累计发放特困供养经费及照料护理补贴约1777余万元。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为让更多儿童沐浴爱的阳光,“十三五”以来,婺城区还不断加大儿童福利保障工作力度,全面提升其保障水平。提高孤儿和困境儿童保障标准,提高机构养育孤儿基本生活标准至1850元/月,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标准至1480元/月。截至2020年12月底,婺城区共有孤儿和困境儿童58人,累计发放孤儿和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及物价补贴434.71万元。

  社会服务健全完善

  新增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376家;公益创投项目向卫生、教育、司法等13类社会服务领域拓展,累计投入254万元,惠及群众上万人次;累计培育发展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9家,持证社工357名,持证社工占人口比例位列全市第一……“十三五”期间,婺城社会组织治理工作效能进一步提升,构建了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真的没想到,素昧平生的社工们能帮助我这么多,真的太谢谢了!”2020年3月初,城北街道军民社区的居民向光(化名)在微信群里打下了一段发自肺腑的感谢话语。

  49岁的向光,因身患肝肿瘤,正在做放化疗。家中还有年迈的母亲,并且母亲肢体残疾,行动不便,母子二人仅靠低保金和母亲的退休金生活。向母曾在婺城区民政局公益创投“从心开始”军民社区高龄老人关爱项目做过登记,此项目旨在为失智失能老人提供必要的服务。3月初,向母因胸椎骨折需要动手术,必须有人陪同前往医院落实转病房手续,但当日向光本人要在另一家医院接受放疗。焦急的向光就在微信群里向项目负责方金华市智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们发了一条求助信息。得知情况后,社工志愿者们立刻赶到了向母所在的病房,帮忙办理了相关手续。在陪伴志愿者的耐心安抚下,因骨折而疼痛难忍的向母,心情也得到了相应的缓解。

  2020年下半年以来,城北街道红湖路社区的社区学校里每周三下午都能传出欢声笑语,由婺城区弘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的“乐动无忧”社区老人疫后激活公益创投项目在此开展。该项目旨在通过关注社区老人的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社区老人晚年生活。“很感谢社工们组织的活动,让我们大家都聚在一块。这段日子,我们一起学手指养生操,一起唱歌跳舞,社区老人的心因为一场场活动变得更近了。”居民田福仙说。

  近年来,婺城区不断发挥公益创投“小杠杆”撬动社区治理“大力量”作用,将规模较大、专业性较强、运转规范的社会组织注入社区,参与基层治理项目,通过“协议式”引入、“项目化”运转,让专业事有了专业人干,精准助力城市基层治理。2020年8月,婺城区民政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成立了“心喜月”城中街道社会工作站。该工作站是由同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作为承接方运营的惠民利民的居民服务平台,设立于城中街道明月楼社区,向街道居民提供基础类、调研类、增能类、治理类等多项服务。

  据了解,2020年,婺城区“公益创投”项目从原先的六七个增加为21个,创投资金增加到200多万元,项目涵盖社会治理、文化传承、妇女增能、婚姻家庭等多个领域,在较大程度上精准对接了社会需求,促进了社会组织的专业化管理和运营,特别是引导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规范化发展,并促进了志愿者团队的搭建。同时,婺城将社工人才纳入人才生态最优区建设重要内容,建立激励机制对社工考试通过人员给予最高5000元一次性奖励,对新成立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给予3万元经费补助,调动广大社会工作人员参与积极性,从而推进社会工作向前发展,撬动基层社会治理新动能。

  展望“十四五”,区民政局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牢抓住推动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指示精神,围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主题主线,抓好构建“智慧救助”“智慧治理”“智慧养老”“智慧服务”数字民政服务体系的目标任务,补齐民生保障短板,强化社会治理弱项,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民政服务需求,为推进“双城”战略迭代升级,着力打造“幸福名城”贡献民政力量。


标签:
编辑:谈佳轶
精彩推荐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版权所有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乐生活  正文

婺城“民政温度”托起百姓幸福
2021-01-27 23:42:43 来源: ​浙江在线-婺城新闻网 王静姝 张晓君

  日前,记者来到琅琊镇徐联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85岁的张甘菊奶奶正和老姐妹一同坐在屋里看电视,一旁的食堂传来饭菜的香气。张奶奶开心地告诉记者:“在照料中心,我们这些老姐妹每天都一起吃饭、活动,心情好,身体也健康了。”

  “社工们经常来我家,关心我的生活起居,不方便的时候还帮我们洗衣做菜。”说到社工的贴心服务,城北街道红湖路社区的居民郑奶奶竖起大拇指点赞。

  “现在我们每个月能拿850元低保。”低保户张爷爷乐呵呵地说。

  ……

  小小的一滴水能够折射太阳的光辉。这只是近年来婺城区广大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生活越来越幸福的缩影,也是婺城区民政部门坚持把发展落实到改善民生上的生动体现。

  “十三五”期间,婺城区民政局紧紧围绕“十三五”各项目标任务,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稳步推进基本民生保障体系、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基础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全区民政事业快速发展,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00300894714_86726207.jpg

  养老服务提档升级

  这几年,在婺城生活的老年人享受到的养老服务种类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养老机构多了,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火”了,“互联网+”打造的智慧养老平台建设正全面推进……

  “年纪大了,一个人在家太孤单,在这边能和伙伴们下下棋、看看书,日子充实多了。”日前,88岁的老人宋顺贵坐在城东街道桃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内,和棋友们饶有兴致地“杀”了两盘,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养老中心内,老人们有的坐在藤椅上聊天,有的下棋,享受着安详的晚年生活。

  而对于农村老人来说,农村是他们待了一辈子的故乡,留在农村安享晚年也是大部分农村老人的选择。在雅畈镇雅畈二村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每天到了饭点都能听到阵阵谈笑声。78岁的姜奶奶捧着饭盒乐滋滋地说:“饭好、菜香,有朋友、有保障,我们的老年生活怎么会不幸福呢?”

  “经过改造,我们中心的设施更高级了,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舒服!”琅琊镇山后金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叶阿姨告诉记者,之前这里的条件比较简陋,经过提升改造后,屋里换上了更加舒适的座椅,村里的老人们都喜欢过来活动。据了解,山后金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就设在村委会一旁,附近还有卫生服务站、文体活动中心,完善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一体化的居家养老服务内容,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居家养老照料服务,切实增强了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同时,在家中进行“适老化改造”也是不少老年人的需求。2020年,浙江省政府将“适老化改造”项目列入年度民生实事之一,该项目是为提升生活困难老年群体居家生活品质和生活自理能力,对生活困难(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对象)老年人家庭进行改造的服务项目。改造主要内容包括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善、智能监测跟进、辅助器具适配等五个方面。区民政局联合区财政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优先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享受定期抚恤补助优抚对象和失能老年人家庭进行全覆盖。在对“适老化改造”项目的实施对象、资金标准、工作步骤等方面进行明确后,由专业团队通过入户评估,根据老年人身体状况、住宅实际等特点量身制定改造方案。2020年共完成60户困难老人的“适老化改造”项目,平均每户改造支出6000元,为老人打造了宜居的生活环境。

  老年群体是民政政策关怀的重点群体。“十三五”期间,婺城连续3年将养老服务内容列入全区十大民生实事,不断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升。目前,全区共有养老机构11家,民办养老机构占40%,部分实现医养结合;累计建成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40家,有效解决了全区7000多名老人的吃饭问题。

  民生保障持续加码

  困难群众的冷暖安危一直是全社会的牵挂。2019年,婺城区聚焦困难群众,制定首批13户多重困难家庭、特殊困难家庭联合服务清单。以“定制式”联动帮扶服务机制,为困难群众开出救助“大处方”,零距离给百姓解忧解困。

  “谢谢你们来看望,有了政府的帮助,我们的生活有了更大的希望。”琅琊镇徐联村的周某家里有三口人,妻子刘某因中风瘫痪在床,被鉴定为重残肢体2级,生活不能自理。妻子一年的住院费和医药费,再加上儿子的学费,让身负重担的周某“喘不过气”。

  在了解周某家情况后,区民政局牵头将周某家庭纳入到2019年度首批多重困难家庭、特殊困难家庭联合服务清单中并开展低保动态管理,将周某低保金由3人月发低保金1588元调整为全额救助2310元,还联合村两委定期开展走访慰问。

  同时,区民政局还将周某家庭的实际情况,发到“婺城区多重困难、特殊困难家庭联合帮扶工作钉钉群”中,让各部门“认领”帮扶“任务”。区教育局、残联、妇联、红十字会等部门都对这个家庭进行了帮扶,提供助学、家庭改造等帮助,并为刘某送去了康复仪器,开展“定制式”服务。

  家住白龙桥镇的村民邵某需照料患病瘫痪在床的妻子,无法正常工作,且两个女儿都在读中学,家庭收入微薄。在了解到情况后,为切实解决邵某一家的困难,区民政局一方面及时对邵某一家拨付临时救助金5000元,并根据低保审批程序将全家4人纳入低保。另一方面,还勉励其家人要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信心,并积极与乡镇、村干部沟通,由王路荡村为邵某安排保洁公益性岗位,在村辖区内做保洁工作,每月结算工资,圆满解决了邵某一家缺乏收入来源的问题,为他们带去了解决困难的力量。

  “十三五”期间,区民政局切实加大社会救助力度,逐年提标扩面,做到“把底兜住”“把底兜好”“把底兜准”,抓好社会救助政策落实,开展联合帮扶、深度帮扶,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实现城乡低保救助标准一体化,全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断提高,低保人均月标准达到850元。自“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共发放低保救助金1.05亿余元,累计支出临时救助资金500余万元,近3年来累计发放特困供养经费及照料护理补贴约1777余万元。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为让更多儿童沐浴爱的阳光,“十三五”以来,婺城区还不断加大儿童福利保障工作力度,全面提升其保障水平。提高孤儿和困境儿童保障标准,提高机构养育孤儿基本生活标准至1850元/月,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标准至1480元/月。截至2020年12月底,婺城区共有孤儿和困境儿童58人,累计发放孤儿和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及物价补贴434.71万元。

  社会服务健全完善

  新增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376家;公益创投项目向卫生、教育、司法等13类社会服务领域拓展,累计投入254万元,惠及群众上万人次;累计培育发展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9家,持证社工357名,持证社工占人口比例位列全市第一……“十三五”期间,婺城社会组织治理工作效能进一步提升,构建了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真的没想到,素昧平生的社工们能帮助我这么多,真的太谢谢了!”2020年3月初,城北街道军民社区的居民向光(化名)在微信群里打下了一段发自肺腑的感谢话语。

  49岁的向光,因身患肝肿瘤,正在做放化疗。家中还有年迈的母亲,并且母亲肢体残疾,行动不便,母子二人仅靠低保金和母亲的退休金生活。向母曾在婺城区民政局公益创投“从心开始”军民社区高龄老人关爱项目做过登记,此项目旨在为失智失能老人提供必要的服务。3月初,向母因胸椎骨折需要动手术,必须有人陪同前往医院落实转病房手续,但当日向光本人要在另一家医院接受放疗。焦急的向光就在微信群里向项目负责方金华市智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们发了一条求助信息。得知情况后,社工志愿者们立刻赶到了向母所在的病房,帮忙办理了相关手续。在陪伴志愿者的耐心安抚下,因骨折而疼痛难忍的向母,心情也得到了相应的缓解。

  2020年下半年以来,城北街道红湖路社区的社区学校里每周三下午都能传出欢声笑语,由婺城区弘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的“乐动无忧”社区老人疫后激活公益创投项目在此开展。该项目旨在通过关注社区老人的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社区老人晚年生活。“很感谢社工们组织的活动,让我们大家都聚在一块。这段日子,我们一起学手指养生操,一起唱歌跳舞,社区老人的心因为一场场活动变得更近了。”居民田福仙说。

  近年来,婺城区不断发挥公益创投“小杠杆”撬动社区治理“大力量”作用,将规模较大、专业性较强、运转规范的社会组织注入社区,参与基层治理项目,通过“协议式”引入、“项目化”运转,让专业事有了专业人干,精准助力城市基层治理。2020年8月,婺城区民政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成立了“心喜月”城中街道社会工作站。该工作站是由同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作为承接方运营的惠民利民的居民服务平台,设立于城中街道明月楼社区,向街道居民提供基础类、调研类、增能类、治理类等多项服务。

  据了解,2020年,婺城区“公益创投”项目从原先的六七个增加为21个,创投资金增加到200多万元,项目涵盖社会治理、文化传承、妇女增能、婚姻家庭等多个领域,在较大程度上精准对接了社会需求,促进了社会组织的专业化管理和运营,特别是引导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规范化发展,并促进了志愿者团队的搭建。同时,婺城将社工人才纳入人才生态最优区建设重要内容,建立激励机制对社工考试通过人员给予最高5000元一次性奖励,对新成立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给予3万元经费补助,调动广大社会工作人员参与积极性,从而推进社会工作向前发展,撬动基层社会治理新动能。

  展望“十四五”,区民政局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牢抓住推动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指示精神,围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主题主线,抓好构建“智慧救助”“智慧治理”“智慧养老”“智慧服务”数字民政服务体系的目标任务,补齐民生保障短板,强化社会治理弱项,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民政服务需求,为推进“双城”战略迭代升级,着力打造“幸福名城”贡献民政力量。


标签:
编辑: 谈佳轶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