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城里的台门急速减少 但兰亭有个"绍兴台门第一村"
2019-05-20 09:54:10
来源: 谢云飞 绍兴网-绍兴晚报

001.jpg

  “绍兴城里十万人,台门足有三千零”,这句话是清末民初时期绍兴城里台门之多的真实写照。如今,绍兴城里的台门急速减少,但兰亭街道南部有个古村落,依然称得上是“绍兴台门第一村”。近日,笔者走访了这个被列入第四批全国历史文化村落的紫洪山村。

  村里的台门多达30座

  紫洪山村,坐落在柯桥区兰亭国家森林公园南面。刚到村口,就看到一株千年银杏直插云霄,像一位老人,诉说着千年古村的风雨沧桑。走在这个古村落里,古树、古溪、古桥、古井、古岭道等古迹遗存非常丰富,文化积淀深厚。其中古建筑是最大的特色,据粗略统计,目前分布在紫洪山村5个自然村的台门多达30座,其中保存较好的至少有15座。如张小泉台门、张启发台门、四家头台门、白果树下台门、下章家台门……

  走近四家头台门,笔者看到这个二层楼走马楼式台门的门、窗、檐、墙等都十分齐全,散发着古色古香的气息。据居住在台门里的老人说,“这个台门是由王姓四兄弟合伙建造的,所以称四家头王家台门”。

  离四家头台门二三十米处,又有一座张小泉台门,据村民介绍,该台门建筑用材遵循“纵栎横松”的原则。所谓“纵栎横松”,就是在这个宅院里,纵向的柱子用栎树,横向的梁木用松树。这是因为栎树耐湿,用它做柱子,下端不容易霉烂,而松树则是做横梁的好材料。笔者看到台门里的木雕十分精美,而且保存较好。

  走进下章家台门,笔者感觉里面十分宽敞,居住在此的徐姓老人说,这里目前居住着5户人家。这一台门是紫洪山村占地面积最大的台门,台门空地可以一次性铺设10多张晒谷簟。

  省五星级侨界之家

  由高湾、紫洪、里郑、安山、下家坞5个自然村组成的紫洪山村,村域内山多地少,历史上就有村民出外谋生创业的传统,不少紫洪山人在外面赚到钱后,回家乡建造了一座座台门,而且这些台门老屋都被很好地保存了下来,这就是紫洪山村台门多的原因。

  如前面提到的张启发台门,其主人张启发出生于1875年,虽处于闭塞的山村,但他颇具才智,不愿株守在家,便外出谋生,远至当时的奉天(今沈阳)才定居下来。他当时开设了一家南货店,经营颇为顺手,几年之间,便在当地成家立业,手头也积聚了不少钱,之后他又招呼族人同乡到奉天做生意。了解到东北黄豆、麦粉价廉货好,于是出资叫其侄子张毓康开设了“大通酱园”,请来绍兴制酱师傅,按绍兴方法制售酱油、腐乳、酱菜等产品,一上市大受欢迎,生意十分兴隆。不少乡人也跟着经营酱业,发家致富。此后,不少紫洪山周围村落的人,陆续来到东北及其他城市经营酱园,甚至延伸至东南亚一带。据统计,目前紫洪山村有归侨、侨眷110户,侨港胞1700余人,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省五星级侨界之家”。

  除了台门,紫洪山村还有一座起凤古桥。取名“起凤”,是祝愿从这里走出去的人像凤凰起飞,前程似锦。还有妃子岭、云松岭、紫洪岭、陈家岭等古道,这些古道是过去村民走向外部的通道,虽然如今村子早已通了公路,岭道已经冷落,但村民对岭道呵护有加。他们说,要将古岭道保存下去,要让后人知道,紫洪山人凭着勤劳和智慧,在天南海北打下了一片事业,他们要守住文化根脉,让所有的“紫洪山人”记住乡愁。


标签:绍兴;古村落;笔者;历史文化;张启发;侨界;村民;古桥;自然村;古道
编辑:江小来
精彩推荐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版权所有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乐活城市  正文

绍兴城里的台门急速减少 但兰亭有个"绍兴台门第一村"
2019-05-20 09:54:10 来源: 谢云飞 绍兴网-绍兴晚报

001.jpg

  “绍兴城里十万人,台门足有三千零”,这句话是清末民初时期绍兴城里台门之多的真实写照。如今,绍兴城里的台门急速减少,但兰亭街道南部有个古村落,依然称得上是“绍兴台门第一村”。近日,笔者走访了这个被列入第四批全国历史文化村落的紫洪山村。

  村里的台门多达30座

  紫洪山村,坐落在柯桥区兰亭国家森林公园南面。刚到村口,就看到一株千年银杏直插云霄,像一位老人,诉说着千年古村的风雨沧桑。走在这个古村落里,古树、古溪、古桥、古井、古岭道等古迹遗存非常丰富,文化积淀深厚。其中古建筑是最大的特色,据粗略统计,目前分布在紫洪山村5个自然村的台门多达30座,其中保存较好的至少有15座。如张小泉台门、张启发台门、四家头台门、白果树下台门、下章家台门……

  走近四家头台门,笔者看到这个二层楼走马楼式台门的门、窗、檐、墙等都十分齐全,散发着古色古香的气息。据居住在台门里的老人说,“这个台门是由王姓四兄弟合伙建造的,所以称四家头王家台门”。

  离四家头台门二三十米处,又有一座张小泉台门,据村民介绍,该台门建筑用材遵循“纵栎横松”的原则。所谓“纵栎横松”,就是在这个宅院里,纵向的柱子用栎树,横向的梁木用松树。这是因为栎树耐湿,用它做柱子,下端不容易霉烂,而松树则是做横梁的好材料。笔者看到台门里的木雕十分精美,而且保存较好。

  走进下章家台门,笔者感觉里面十分宽敞,居住在此的徐姓老人说,这里目前居住着5户人家。这一台门是紫洪山村占地面积最大的台门,台门空地可以一次性铺设10多张晒谷簟。

  省五星级侨界之家

  由高湾、紫洪、里郑、安山、下家坞5个自然村组成的紫洪山村,村域内山多地少,历史上就有村民出外谋生创业的传统,不少紫洪山人在外面赚到钱后,回家乡建造了一座座台门,而且这些台门老屋都被很好地保存了下来,这就是紫洪山村台门多的原因。

  如前面提到的张启发台门,其主人张启发出生于1875年,虽处于闭塞的山村,但他颇具才智,不愿株守在家,便外出谋生,远至当时的奉天(今沈阳)才定居下来。他当时开设了一家南货店,经营颇为顺手,几年之间,便在当地成家立业,手头也积聚了不少钱,之后他又招呼族人同乡到奉天做生意。了解到东北黄豆、麦粉价廉货好,于是出资叫其侄子张毓康开设了“大通酱园”,请来绍兴制酱师傅,按绍兴方法制售酱油、腐乳、酱菜等产品,一上市大受欢迎,生意十分兴隆。不少乡人也跟着经营酱业,发家致富。此后,不少紫洪山周围村落的人,陆续来到东北及其他城市经营酱园,甚至延伸至东南亚一带。据统计,目前紫洪山村有归侨、侨眷110户,侨港胞1700余人,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省五星级侨界之家”。

  除了台门,紫洪山村还有一座起凤古桥。取名“起凤”,是祝愿从这里走出去的人像凤凰起飞,前程似锦。还有妃子岭、云松岭、紫洪岭、陈家岭等古道,这些古道是过去村民走向外部的通道,虽然如今村子早已通了公路,岭道已经冷落,但村民对岭道呵护有加。他们说,要将古岭道保存下去,要让后人知道,紫洪山人凭着勤劳和智慧,在天南海北打下了一片事业,他们要守住文化根脉,让所有的“紫洪山人”记住乡愁。


标签: 绍兴;古村落;笔者;历史文化;张启发;侨界;村民;古桥;自然村;古道
编辑: 江小来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