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报制图:顾光帼
浙江在线6月1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吴振宇)技术人员在笔记本电脑上点击鼠标,一台上锁的轿车居然自己打开车门、摇下车窗。前不久在杭州举行的一次网络安全展会上,“车载诊断系统”漏洞演示让人瞠目。
伴随互联网融入社会生活各领域,网络安全越来越受关注。《浙江省互联网发展报告(2017年度)》(以下简称“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全省有72.8%的网民认为自己遭受过个人信息泄露问题。
在技术的汹涌浪潮下,个人是否还能安享“平静”?又如何为我们的网络生活构筑防火墙?
玩APP可能泄露信息
每次看到手机陌生来电,杭州市民刘先生都会异常烦躁:十有八九又是骚扰电话!从去年购置新居后,刘先生就经常接到房产销售、居室装修相关的来电推销。“我很害怕个人信息泄露后被利用。”他说。
刘先生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去年,短信、电话骚扰、个人信息泄露、网络电话诈骗成为浙江网民认为遭遇最为频繁的网络信息安全事件。
专业机构通过对省内数家移动互联网应用商店70余万个应用程序的监测,发现含有病毒的应用程序2万余个,占监测总数的近3%。比如能够生成“老照片”等特殊形象的应用,很多人玩得不亦乐乎,殊不知也会泄露个人信息。
网络安全专家告诉记者,用户上传照片后,程序提供方可以获得照片的时间、位置信息从而对用户进行定位,同时照片可能携带手机信息。用户的手机号码、位置信息如果与个人照片匹配,就能形成更加精准的个人信息。虽然这类营销通常并非以窃取信息或诈骗为目的,但一旦数据泄漏或被黑客盗取,后果难以预计。
新领域需法律规范
去年5月,丽水警方在捣毁一处电信网络诈骗窝点时,发现了在互联网上出售专门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的钓鱼网站的相关犯罪线索,经过3个月的连续侦查,终于破获一起特大电信网络诈骗案。警方捣毁了分布于全国12个省市的电信网络诈骗窝点40处,抓获涉案人员540人。初步查明受害人近万名,涉案总金额达1.6亿元。
去年,我省破获通讯(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4.22万起,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1.48万名,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居全国首位。
针对网络安全事件,我省编制出台了应急预案,并建立一支技术支撑队伍。比如去年勒索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爆发,我省迅速向社会发布风险预警,并提供有效解决方案,最大程度减少了勒索病毒对我省经济社会产生的严重影响。
“即便如此,全省网络信息安全隐患仍不容小视。”省网信办负责人告诉记者,网络基础设施遭遇全球性高危漏洞侵扰,基础通信网络和金融、工控等重要信息系统面临严峻挑战,具有隐私窃取、恶意扣费、资费消耗、诱骗欺诈等恶意行为的移动应用程序带来严重的安全问题。
“当下,进一步细化网络安全领域的法制建设尤为迫切。”中国网络空间战略研究所所长秦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针对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领域,必须用法律作进一步规范。同时对个人隐私信息的使用与保护、网络平台企业责任等进行详细的法律界定,依法对违法行为进行有效的打击和处罚。
呼吁更多“安全卫士”
近日,记者在杭州滨江区一处写字楼里看到网络安全工程师杨勃时,他正在和同事们密切注视着值班中心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的数据,对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安全预警信息进行分析。就在与他们一窗之隔的会议室里,另一组研究人员正对刚刚接到的预警信息进行防御会商。
杨勃有着10多年网络安全从业经历,现供职于一家大型网络安全服务企业,负责这个名叫“风暴中心”的团队。他们利用大数据与安全情报分析技术,全天候为几十万家政府机关、金融机构等提供网络安全预警与分析服务,每天处理数百乃至上千起网络攻击等安全警情。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我省信息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已超过2万亿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浙江的网络安全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形成了以杭州为核心的网络安全产业高地。截至去年底,我省拥有网络安全企业130余家,从业人员超过21000人,产值(含安防产业)近1000亿元。
让杨勃倍感欣喜的是,他们的团队中有了越来越多的年轻面孔。“对网络安全核心技术的研究和探索,人才培养是关键因素,积极推动更多专业人才投身网络安全技术领域,才能不断迸发创新创业的活力。”
“网络安全需要不断研发新技术领域的安全课题,从而有效应对新的挑战。”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渊告诉记者,核心技术不仅是企业发展的生命,更事关整个区域和国家的产业竞争力,这在网络安全产业中尤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