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5月7日讯(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王艳 通讯员 潘玮 陈伟)日前,绵延数十里的盘山公路上,一波客人正向着距离景宁县城近80公里的家地乡坪坑村前行,他们的目的地是浙南闽东红军纪念馆。纪念馆的党员义务讲解员吴明美早早就换上了红军装,在纪念馆门口准备迎接来自景宁建设局的20多位客人;坪坑村党支部书记周圣平挨个打开纪念馆的灯,逐一检查设备。
上午8时20分,客人们到达目的地。“早就听说这是浙南唯一的综合性闽东红军纪念馆,这次带着大家一起来学习,过主题党日活动。”景宁建设局机关支部党员童小平说。纪念馆内部分为三大板块,内容涵盖闽东苏区的创建,闽东红军浙南游击区的形成,坪坑村保卫战,还有景宁县的红军战士、中共七大代表周志苍和庆元县第一个党支部书记胡正礼的故事。
纪念馆建造的过程不容易。为了节省开支,村党支部书记周圣平自己设计纪念馆外观,不会画设计图,只能用笨方法——蹲在现场,和施工的师傅不断沟通,材料选择更是亲自上手,省钱又保质;家地乡的干部夏一海,半年时间里,跑遍了丽水、温州、福建各大红色纪念馆和党史办去挖掘史料,也成了浙南地区各大史学专家的“老熟人”。为了校对纪念馆的文字内容,乡党委书记吴文伟带着团队,白天黑夜加班近两个月,看了20多个版本。历时14个月的筹备,纪念馆终于在2017年8月1日开馆,完成坪坑村人民多年的愿望。
纪念馆开馆至今,来参观学习近万人,给这个海拔800多米,两省三县交界处的小山村带来了人气。客人多了,村里人也忙碌起来了,人心也齐了。原先,这个仅有700多人的小山村,村民收入单一,妇女老人劳动力闲置多。如今,农家乐办起来了,农民的野菜,土蜂蜜等农产品还没下山,就被客人抢光了,村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有时,纪念馆讲解员不够,一些村民就自发当起临时讲解员,自豪地讲述坪坑村的革命故事。
看到坪坑村的改变,家地乡其他几个村的干部经常凑在一起商量乡村治理事宜,“我们也要努力挖掘自己的文化和生态资源,做好村里的各个项目,比学赶超,让大家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石碧村党支部书记张小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