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 看浙里

200万元起家到全球镍业航母,宁波力勤资源的16年“通关”之路

2025-09-17 15:35:06 来源:潮新闻 作者:记者 许伊雯 通讯员 白丽媛 编辑:龚晓

  在最新揭晓的2025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有5家新晋浙企引发关注。其中,宁波力勤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第461位的排名首次登榜,更以其贯通全球的镍全产业链布局,成为浙江民企深耕战略性资源领域的标杆样本。

  从宁波鄞州的一隅之地起步,深耕镍产业十余载,这家企业如何突破贸易 “小舢板” 的局限,成长为纵横全球镍产业链的 “航空母舰”?又如何在全球资源版图上烙下鲜明的 “浙江印记”?今天,我们一起关注这位低调的行业巨头。

  宁波力勤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跻身中国民企500强

  200万元启动资金,危机中锚定赛道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国内经济运行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彼时,市场弥漫着谨慎观望的氛围,创始人蔡建勇却凭借对大宗商品市场的敏锐洞察,捕捉到了镍金属作为不锈钢核心原料的市场潜力——镍在工业领域的需求根基稳固,而当时行业尚未形成充分竞争的格局。

  那时候,他手里只有200万元启动资金。很多人觉得在危机里做资源贸易风险太大,但从石浦东门海岛走出的蔡建勇,天生有一股勇立潮头的拼闯个性,他认定镍产业有长期价值。在此之前,他已在大宗商品贸易领域摸爬滚打多年,从基层业务员到独立开拓市场,积累了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刻理解,也练就了在波动市场中判断趋势的能力。

  正是这份“敢闯敢试”的魄力,让蔡建勇带领力勤资源以镍矿贸易为起点,开启了深耕之路。从最初为国内不锈钢企业对接海外矿源,到逐步建立稳定的供应链网络,短短几年便将企业打造成国内镍矿贸易的头部玩家。力勤资源成立第一年,进口矿产品总量超过100万吨,年销售额5000万美元,创利400万美元。从2016年到现在,力勤的镍矿贸易量一直保持全国第一。

  而在企业发展的关键节点,蔡建勇的战略决策更是一次次推动力勤实现跨越式发展。2017年,推动并购江苏惠然、西安鹏远,补上镍铁冶炼与设备制造的产业链短板;2022年,带领企业登陆香港主板(股票代码:02245.HK),募资超36亿港元为全球化布局注入资本动力;如今,他又聚焦“绿色镍业”,推动印尼项目扩产与电池级硫酸镍投产,抢占新能源赛道先机。

  从“买矿卖矿”到改写全球镍业格局

  “大宗商品的贸易不代表大宗商品的话语权,话语权需要拥有资源,还要有资源的开发能力。”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蔡建勇对力勤的定位不再是单一的镍矿贸易公司,而是一家全产业链的镍资源公司。

  走进力勤资源的全球布局版图,不难发现其早已跳出“矿商”或“冶炼厂”的单一定位,构建起覆盖镍产业上、中、下游的完整生态网络。

  在上游控资源层面,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力勤在印尼、菲律宾等镍矿资源富集国建立稳定合作基地,如今已跃居全球最大镍矿贸易商之一,贸易量常年稳居国内第一,巅峰时期年贸易量超2000万吨,占国内市场份额近三成。这不仅为企业下游业务提供了充足原料保障,更让浙江民企在全球大宗商品定价体系中拥有了更多话语权。

  在中游强制造的核心环节,力勤完成了一场“技术破壁”。长期以来,红土镍矿的湿法冶炼技术被欧美企业垄断,而蔡建勇团队果断布局印尼OBI岛,通过自主研发与国际合作结合,成功投产全球领先的HPAL(高压酸浸)湿法冶炼项目,不仅攻克了高镁低镍矿处理的世界性难题,还能将低品位镍矿转化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所需的电池级硫酸镍。

  与此同时,企业同步推进RKEF(回转窑-电炉)火法冶炼项目,形成“湿法+火法”双轨并行的技术格局。目前,OBI岛项目已实现“湿法三期达产、火法二期推进”,年处理镍矿能力跻身全球前列,仅这两大项目便贡献了公司2025年中期净利润的60%以上。

  力勤资源编织了一张覆盖镍产业链上中下全球网络

  下游应用中,企业的业务已延伸至贸易、设备制造和销售。最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发,力勤的产品布局精准切入核心赛道,其生产的电池级硫酸镍已成功进入宁德时代、LG新能源等头部电池企业的供应链,而高端镍铁产品则为国内不锈钢企业升级提供支撑。从“工业粮食”到“新能源命脉”,力勤的下游业务延伸,正为中国高端制造与新能源转型提供关键支撑。

  可以看到,力勤资源的崛起正在改写全球镍产业竞争版图。高盛在最新报告中指出:“力勤模式证明,中国民营企业在资源端可以通过技术迭代和运营创新,打破传统矿业巨头的垄断。”随着特斯拉4680电池、比亚迪天神电池等高镍需求产品的量产,力勤资源有望持续受益于新能源革命的浪潮。

  力勤资源业务延伸至下游应用,赋能新特领域

  以“绿色镍业”为引领,持续深耕全产业链

  力勤资源的成长轨迹,正是浙商“四千精神”在资源型高端制造领域的生动写照。

  2009年创业初期,蔡建勇以200万资本起步,带着团队跑遍东南亚矿场,在危机中打开贸易通道;2017年转型阶段,为整合上下游资源,他并购江苏惠然,挺进镍铁生产。整合西安鹏远,开启设备制造。启动印尼OBI项目,迈出国际化、全产业链布局的关键一步;2022年,他带领力勤资源成功登陆港交所主板,获得超36亿港元融资,并借助于此次IPO,发力新能源汽车行业方向。 

  如今,这家从鄞州走出的企业,已构建起“资源全球配置、制造海外落地、市场内外循环”的新格局,成为浙江“地瓜经济”的典型样本 ——“藤蔓” 向全球延伸,在印尼、新加坡等地建立生产与运营基地;“块茎”扎根本土,依托宁波的港口优势与产业配套,持续完善国内供应链与研发体系。

  截至目前,力勤资源已先后斩获“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财富》中国500强”“中国跨国公司100大”“福布斯中国可持续发展工业企业50强”等荣誉。在蔡建勇看来,这些认可不仅是对企业过往成绩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期许。

  荣誉墙

  “做企业不只赚钱,更要承担社会责任,为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下一步,我们要以‘绿色镍业’为引领,持续深耕全产业链,不仅要做全球镍资源的整合者,更要做可持续发展的践行者。”蔡建勇表示,力勤将继续聚焦新能源领域的镍资源需求,推动冶炼技术的绿色升级,在全球镍产业生态中注入更多“浙江动力”,为中国民企参与全球资源竞争探索更多可能。

  (图片由被采访者提供)

编辑:龚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