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11幢边上的路灯已有两天没亮。6月28日上午,丰泽社区居民老潘把服务需求信息发到手机上。与老潘同住一个小区的机关党员志愿者周鑫禹主动对接老潘的服务需求,当天下午就更换了灯泡。当晚,老潘和老伴出去散步,看到路灯亮起,连声夸赞:“‘小红帽·点点通’,真灵!”
近年来,天台县探索将机关党建融入基层治理,7000多名机关党员“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但志愿服务的大戏就是没唱响。今年,该县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实践智慧党建,赋能城市基层治理,以“小红帽·点点通”小程序,提供精细化、高水平服务,深入推进机关党员“线上报到、线下服务”。
畅通“服务门”,解困“进得了”
“前几个月,我头都大了!”说话的是天台县赤城街道丰泽社区党总支书记张德存。抗疫伊始,社区严管“小门”,24小时值勤。这还不是张德存头大的原因,真正原因在于社区辖7个居住小区网格、总人口1.4万多,仅有9个工作人员。
张德存说,当时他们是4班轮流,每个网格2个人,一个班次安排14人,一天就要98人,这还不算为居家隔离者代跑代购、公共场所消毒等人力。
“人从哪里来?我们靠机关党员支援。”到丰泽社区报到的有380个机关“小红帽”,这是社区打硬仗的有生力量。但,谁有空谁没空?社区不知道。何时缺人何时不缺人?“小红帽”不知道。
丰泽社区尝试建起专门的工作群,用微信接龙的形式解决志愿服务需求。张德存美其名曰“社区晒‘菜单’,党员来‘点菜’”。不过,效果初显,问题骤至。张德存说:“群里几百号人,你一言我一语,有效信息就被覆盖了。”
实际上,丰泽社区遇到的问题,在天台县乃至全国各地普遍存在。为破解在职机关党员到社区报到匹配度不高、精准性不够、时效性不强等难题,天台县委组织部、天台县委直属机关工委、赤城街道党工委联合探索实践,靶向“诊疗”短板问题,以智慧党建赋能城市基层治理,畅通“服务门”,将机关党员到社区报到机制引向深入。
运用“大数据”,解困“闲不了”
小巷里来了十几个拿着扫把的“小红帽”,一阵风走了,居住在丰园社区的张阿姨不是很认可。她说:“他们就跟小学生交作业一样,做过就飘过了。”
“小红帽”陈强(化名)也不喜欢这样的活动,因为每年党员评定需有一定的志愿服务时间,而自己又不知道社区真正的服务需求,只好“无事找事”,把任务交了。
像陈强这样进社区被“闲着”的机关党员不在少数。天台城区有21个社区,人口约20万,社区力量相对薄弱。偏又经常出现服务的“扣子”与需求的“扣眼”对不上现象,以致部分机关党员进社区流于表面、浮于形式。
如何将居民与社区的服务需求和机关党员的能力、时间嫁接起来,成为解困机关党员进社区精准服务的关键。机关党员到社区报到“小红帽·点点通”小程序应运而生。
赤城街道党工委书记曹洁华说,这个小程序嵌入“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和“社区点单+党员接单”两种信息化运作方式,通过“线上认领、线下服务”的双向结合,真正把机关党员志愿服务延伸覆盖至城市治理神经末梢。
有了这一智能软件,机关党员陈达康很快就在社区找到了志愿服务的用武之地。陈达康白天上班较忙,但晚上和周末有时间,而且他擅长调处邻里纠纷。4月中旬,他在“小红帽·点点通”小程序上注册了个人信息,社区服务平台将他的专业特长、职能优势、个人意愿与社区需求加以智能分析匹配,目前他已参与解决了2起社区纠纷。
构建“生态链”,解困“干得了”
在丰泽社区,记者了解到,社区建立了两个信息库,一个是以社区、居民为主体的需求库,通过手机填写后可随时随地发布需求,后台管理员会在审核后分别按社区需求、居民需求展示,志愿者按需在线上认领;一个是以机关党员为主体的奉献库,可在线提交自己能为他人提供帮助的时间、项目等。
一有时间,徐伟华就会打开小程序看看。在平台公布的2个大类27个小项志愿服务内容中,这个热心公益的“小红帽”已先后参加了政策宣讲、疫情防控、微心愿等6个项目,在平台的服务记录上已获得90分,目前在社区排名和全县总排名中均名列前茅。
县委直属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施卫玲告诉记者,我们出台了《天台县机关党员志愿服务激励办法》,这个系统性的志愿服务激励制度“干货”十足,将极大激发志愿服务的活力,真正以社区组织激活、资源盘活、人才用活推进治理做活。
在进社区服务中,单个“小红帽”的力量相对有限,有时需要发挥团队合力。天台在全县21个社区全部建立“社区大党委”,与74家辖区内的党政、企事业单位达成“契约化”共建,推进机关党员从“八小时内岗位履职”延伸“八小时外为民服务”。
“七一”前夕,提供精细化、高水平服务的“小红帽·点点通”社区服务平台在天台县全面推广。目前,该县正全面启动构建“社区大党委+机关党组织+社会组织+居民自治”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