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渔村突围发展困境 洞头金岙村点“石”成金
见习记者 方涛 通讯员 王艺 责任编辑:周娜 编辑:吴越 2019-06-13 18:35:54
核心提示:
       “每回一次村,就多一份自豪感。”这是包括张素萍在内越来越多金岙村民的共同心声。村里摆脱了产业单一的困局,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进来,成了旅游经济的受益者。石头屋成了强村富民的金屋银屋。

  2017年7月,正当金岙村借助整村综合整治,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之时,台湾中国梦促进会执行会长骆俊宏来到村里,并立刻被当地淳朴的渔村民风和原生态的石头屋群落所吸引。实地考察后,骆俊宏发现,如今的金岙村最不缺的是绿水青山,缺乏只是休闲旅游的内涵,而这正是台湾文创公司的强项。

  唤醒村里闲置资源,给古老的石头屋注入文化内涵。骆宏俊的想法与金岙村两委不谋而合。在洞头政府和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下,骆宏俊带着几十位台湾促进会的会员入驻金岙村,以半屏山特色民俗文化为内核,独具特色的的石头屋群落为“壳”,积极引入台湾文创产业和配套特色商贸,“海峡云村金岙101项目”就此落地。

  骆俊宏希望以金岙村为核心建设一个两岸创业青年的“文创展馆”。项目从村民手里集中租下闲置的石头屋,在保留古建筑原始外貌的前提下,让入驻的台湾文化企业独立设计改造。目前,已完成一期30个同心会馆、30个台湾主题文创展馆、60间民宿建设。

  “风靡台湾的‘猫屋’、最受年轻人欢迎的cosplay,我们把越来越多的文化内容装进原生态的石头屋,游客只要玩起来,自然也就住下来,村里怎么会发展不起来?”

  随着游客越来越多,金岙村也刮起古朴渔村风,讲海洋故事、绘海洋3D墙画、办特色民俗活动……“如今我们村民的渔产品都靠微信销售,村民的朋友圈就是销售网,根本不用担心销路问题。”说起村民的收入,原金岙村党支部书记方后文高兴地说:“村民把闲置的石头屋租出去,每年可为村民人均增收1万元,也为村集体带来每年20万元的收入。”同时,把文化旅游产业搬进了石头屋,村里也摆脱了产业单一的困局,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进来,成了旅游经济的受益者。石头屋成了强村富民的金屋银屋。

  让石头屋“醒”过来、让村民富起来、让海峡两岸的年轻人留下来,金岙村民的“幸福期许”,正一步步成为现实。记者了解到,接下来,金岙村还将继续融入乡土风情,引进产业项目,努力打造集旅游休闲、民俗文化、文创生活等功能于一体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和实践基地。








洞头区金岙村全景

扫一扫分享故事

洞头区东屏街道金岙村

金岙村位于温州市洞头区东屏街道半屏岛的中部山顶,全村陆地面积0.4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978人,户数335户。2017年,金岙村以“古村石韵·写意金岙”为花园村庄建设主题,建设花园村庄、森林公园、生态水景观三大项目,沿线节点布置有氧漫道、露营平台、观海栈道、水体景观等基层设施,并与台湾相关团队就“海峡云村”项目对接,把金岙村融入到海峡两岸同心小镇建设之中。2017年金岙村列入省级美丽宜居示范试点村,申报成功后,围绕“花园村庄”“五水共治”等重大实事工程,并获“2018年温州市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 金岙村以“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理念,融入乡土风情,引进产业项目。同时,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发挥支部组织力,激发党员示范力,壮大经济发展力,发挥风尚引领力,努力打造集旅游休闲、民俗文化、文创生活等功能于一体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和实践基地。 2018年,金岙村已与台湾相关投资方签订合作意向书,并启动民房租赁事宜,将金岙村作为特色民宿集群开发、写生基地等项目,努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新金岙。从环境整治、水资源利用、垃圾分类、生态修复等方面入手,对村子改造提升。 立足于“海上花园”长远发展定位,金岙村积极谋划打造两岸同心乡村振兴示范带,逐步打通了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金岙海峡云村是洞头区“两岸同心示范带”的终点。项目主要吸引台湾的年轻人到石头厝里创业,让年轻人把文创概念带到金岙村来,营造一个年轻人欢乐的氛围,使这里的商机吸引年轻人回乡,与在这里的台湾年轻人共同奋斗。该项目在保留渔村古貌的同时,也引入了台湾的文创产业,让台湾青年留下来,让游客玩起来,让村民富起来。

Copyright © 1999-2018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每回一次村,就多一份自豪感。”这是张素萍在内越来越多金岙村民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