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记者从省医保中心获悉,我省已实现与江苏异地就医门诊费用双向直接结算。目前江苏省试点地区南京、苏州、无锡已开通医疗机构461家,浙江试点地区省本级、嘉兴市本级、嘉善县、湖州市本级、安吉县已开通135家。
“与江苏试点的开通,为我省长三角异地就医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为沪苏浙皖门诊费用双向直接结算全覆盖提供了基础。”省医保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改革红利不断释放
长三角异地就医试点一年间,异地医疗资源实现“互联互通”,为民生事业发展按下“快车键”。
在杭州市江干区笕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来务工人员小张正在自助机前刷卡结算门诊费用。“现在,我在社区医院可以安心看病,再也不需要带着一堆材料赶回老家报销。”他告诉记者。
“江干区是杭州近年发展较快的新城区,外来务工人员、外地迁入居民较多,异地就医需求较大。长三角异地就医的开通,完善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方便居民就诊的服务功能。”笕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周其刚说,今年8月,该中心正式开通异地医保结算,目前省异地挂号66次,收费96人次,结算金额18148.41元。
记者了解到,此前,由于不同统筹区之间参保人员信息存在壁垒,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百姓的门诊费用异地报销需要跑多个部门、盖不同的章。现在,我省异地就医人员通过“浙里办”手机客户端或当地医保中心进行备案,即可在长三角相应统筹区的医疗机构实现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
率先“探路”异地就医
浙江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先行先试地。几年来,我省在住院费用异地报销方面的实践,为长三角异地就医提前“探路”。
早在2016年,我省就已率先与新疆开通异地就医结算。2017年6月,我省省级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完成升级改造,并与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对接,全省所有医保统筹区及开展住院业务的异地定点医疗机构,如期接入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实现联网运行。
根据省医保中心数据,目前,我省共有457家医疗机构开通长三角异地就医。所有统筹区、457家医疗机构与上海市及上海629家医疗机构实现门诊费用双向直接结算。自2019年1月1日至9月30日,我省参保人员在上海医院门诊刷卡直接结算94041人次,费用2330.47万元;上海参保人员来我省就医门诊刷卡直接结算4953人次,费用80.49万元。10月1日至10月22日,我省参保人员已在江苏医院门诊刷卡直接结算61人次,总费用11718.39元,基金支付费用5748.07元。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推进与安徽实现异地就医门诊费用双向直接结算。
继续疏通难点堵点
在推进长三角异地就医进程中,还有哪些难点、堵点?
记者了解到,三省一市的药品目录、医疗服务项目目录均有所不同。“异地就医结算时,参保人员参照的是就医地目录,结算时难以避免药品费用、医疗服务费用与户籍所在地有差异的情况,这给不少异地就医人员带来困扰。”省医保中心工作人员说。
为疏通这一难点,下一步,我省将率先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内试点药品目录、医疗服务项目目录的统一。
我省医疗保障部门将同卫生健康部门,提升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参与异地就医的积极性,促成我省异地就医系统与更多医疗机构联通。
省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将按照完成一家、测试一家、开通一家的原则,继续推进长三角异地就医工作,进一步扩大异地门诊直接结算医院覆盖范围,为参保人员就医提供方便。
10月25日,记者从省医保中心获悉,我省已实现与江苏异地就医门诊费用双向直接结算。目前江苏省试点地区南京、苏州、无锡已开通医疗机构461家,浙江试点地区省本级、嘉兴市本级、嘉善县、湖州市本级、安吉县已开通135家。
“与江苏试点的开通,为我省长三角异地就医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为沪苏浙皖门诊费用双向直接结算全覆盖提供了基础。”省医保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改革红利不断释放
长三角异地就医试点一年间,异地医疗资源实现“互联互通”,为民生事业发展按下“快车键”。
在杭州市江干区笕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来务工人员小张正在自助机前刷卡结算门诊费用。“现在,我在社区医院可以安心看病,再也不需要带着一堆材料赶回老家报销。”他告诉记者。
“江干区是杭州近年发展较快的新城区,外来务工人员、外地迁入居民较多,异地就医需求较大。长三角异地就医的开通,完善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方便居民就诊的服务功能。”笕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周其刚说,今年8月,该中心正式开通异地医保结算,目前省异地挂号66次,收费96人次,结算金额18148.41元。
记者了解到,此前,由于不同统筹区之间参保人员信息存在壁垒,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百姓的门诊费用异地报销需要跑多个部门、盖不同的章。现在,我省异地就医人员通过“浙里办”手机客户端或当地医保中心进行备案,即可在长三角相应统筹区的医疗机构实现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
率先“探路”异地就医
浙江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先行先试地。几年来,我省在住院费用异地报销方面的实践,为长三角异地就医提前“探路”。
早在2016年,我省就已率先与新疆开通异地就医结算。2017年6月,我省省级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完成升级改造,并与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对接,全省所有医保统筹区及开展住院业务的异地定点医疗机构,如期接入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实现联网运行。
根据省医保中心数据,目前,我省共有457家医疗机构开通长三角异地就医。所有统筹区、457家医疗机构与上海市及上海629家医疗机构实现门诊费用双向直接结算。自2019年1月1日至9月30日,我省参保人员在上海医院门诊刷卡直接结算94041人次,费用2330.47万元;上海参保人员来我省就医门诊刷卡直接结算4953人次,费用80.49万元。10月1日至10月22日,我省参保人员已在江苏医院门诊刷卡直接结算61人次,总费用11718.39元,基金支付费用5748.07元。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推进与安徽实现异地就医门诊费用双向直接结算。
继续疏通难点堵点
在推进长三角异地就医进程中,还有哪些难点、堵点?
记者了解到,三省一市的药品目录、医疗服务项目目录均有所不同。“异地就医结算时,参保人员参照的是就医地目录,结算时难以避免药品费用、医疗服务费用与户籍所在地有差异的情况,这给不少异地就医人员带来困扰。”省医保中心工作人员说。
为疏通这一难点,下一步,我省将率先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内试点药品目录、医疗服务项目目录的统一。
我省医疗保障部门将同卫生健康部门,提升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参与异地就医的积极性,促成我省异地就医系统与更多医疗机构联通。
省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将按照完成一家、测试一家、开通一家的原则,继续推进长三角异地就医工作,进一步扩大异地门诊直接结算医院覆盖范围,为参保人员就医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