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双季茭——秋茭种植时节。7月19日早上7点,一辆大型解放牌汽车从龙泉53省道缓缓驶来,停在了龙泉市安仁镇安福村龙松公路口。车身上,“优质茭苗助力(桐乡-龙泉)扶贫结对帮扶”这几个大字特别醒目。
“终于到了,路上足足开了8个小时,茭白种苗还好吧?没有压坏吧?”车刚刚停下,桐乡驻龙泉安仁镇挂职干部钱伟便走上前关切地问道。
据了解,车上满载的是茭白种苗。这批种苗专程从桐乡市董家茭白专业合作社运抵安福村种植基地,开展冷水茭白示范种植,以进一步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带动当地农户增收。
“种苗的时候要用秧绳对齐,做好间距,行距110厘米,株距60厘米,打好田,田抚平,施好底肥……”当天,桐乡市农业农村局农艺师马常念、桐乡董家茭白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永根等农技专家也专程来到了安福村,在茭白田里手把手指导种植户如何栽种茭白。茭白种苗成功定植安福村,也标志着桐乡-龙泉扶贫结对帮扶第一个产业培育合作项目正式落地。
桐乡与龙泉的“茭情”何时开始萌芽?2018年,浙江启动新一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龙泉市与桐乡市建立扶贫协作结对关系,结对帮扶把相隔近1000里的两地连在了一起。2019年3月,双方商讨扶贫结对帮扶框架协议,谋划落实相关帮扶的项目、政策、机制,将在飞地抱团、产业培育、产销衔接、技术指导等方面开展合作,全力推动两地帮扶合作取得新进展。
如何立足长远,通过产业带动从根本上增加“造血”功能,而不是仅仅靠“输血”扶贫模式解决当前困难,是钱伟等龙泉挂职干部探讨最多的话题。通过走访调研,钱伟发现在安仁当地也有少量的野生茭白生长,具备茭白种植所需的基本条件。为提高结对帮扶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龙泉桐乡两地的农技专家、种植户经多次互访考察、探讨交流、分析认证,认为在安福村种植茭白可行。
6月19日,龙泉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专家、种植户一行10人,前往桐乡市万亩茭白生产基地——董家茭白专业合作社,全方位考察了解茭白种植、田间管理、收贮以及生产成本、效益、销售渠道等相关问题,当即决定引进一批桐乡的茭白种苗在龙泉进行试种。
短短30天时间,两地以茭白产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体现了两地农业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更是两地人民浓浓“茭情”的美好见证。
据悉,此次在安福村开展茭白示范种植,通过“村集体+大户”模式,选用龙茭2号等优质品种,采用“茭白+田螺”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预计30亩茭白试验田可亩产茭白2500至3000斤,薄壳田螺50斤左右,秋季茭白亩产总收入5000至6000元。同时可有效带动该村10余名贫困村民通过参与茭白栽植、管护、收割等年均增收3000元。
眼下正是双季茭——秋茭种植时节。7月19日早上7点,一辆大型解放牌汽车从龙泉53省道缓缓驶来,停在了龙泉市安仁镇安福村龙松公路口。车身上,“优质茭苗助力(桐乡-龙泉)扶贫结对帮扶”这几个大字特别醒目。
“终于到了,路上足足开了8个小时,茭白种苗还好吧?没有压坏吧?”车刚刚停下,桐乡驻龙泉安仁镇挂职干部钱伟便走上前关切地问道。
据了解,车上满载的是茭白种苗。这批种苗专程从桐乡市董家茭白专业合作社运抵安福村种植基地,开展冷水茭白示范种植,以进一步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带动当地农户增收。
“种苗的时候要用秧绳对齐,做好间距,行距110厘米,株距60厘米,打好田,田抚平,施好底肥……”当天,桐乡市农业农村局农艺师马常念、桐乡董家茭白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永根等农技专家也专程来到了安福村,在茭白田里手把手指导种植户如何栽种茭白。茭白种苗成功定植安福村,也标志着桐乡-龙泉扶贫结对帮扶第一个产业培育合作项目正式落地。
桐乡与龙泉的“茭情”何时开始萌芽?2018年,浙江启动新一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龙泉市与桐乡市建立扶贫协作结对关系,结对帮扶把相隔近1000里的两地连在了一起。2019年3月,双方商讨扶贫结对帮扶框架协议,谋划落实相关帮扶的项目、政策、机制,将在飞地抱团、产业培育、产销衔接、技术指导等方面开展合作,全力推动两地帮扶合作取得新进展。
如何立足长远,通过产业带动从根本上增加“造血”功能,而不是仅仅靠“输血”扶贫模式解决当前困难,是钱伟等龙泉挂职干部探讨最多的话题。通过走访调研,钱伟发现在安仁当地也有少量的野生茭白生长,具备茭白种植所需的基本条件。为提高结对帮扶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龙泉桐乡两地的农技专家、种植户经多次互访考察、探讨交流、分析认证,认为在安福村种植茭白可行。
6月19日,龙泉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专家、种植户一行10人,前往桐乡市万亩茭白生产基地——董家茭白专业合作社,全方位考察了解茭白种植、田间管理、收贮以及生产成本、效益、销售渠道等相关问题,当即决定引进一批桐乡的茭白种苗在龙泉进行试种。
短短30天时间,两地以茭白产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体现了两地农业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更是两地人民浓浓“茭情”的美好见证。
据悉,此次在安福村开展茭白示范种植,通过“村集体+大户”模式,选用龙茭2号等优质品种,采用“茭白+田螺”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预计30亩茭白试验田可亩产茭白2500至3000斤,薄壳田螺50斤左右,秋季茭白亩产总收入5000至6000元。同时可有效带动该村10余名贫困村民通过参与茭白栽植、管护、收割等年均增收3000元。